讹传“苏”的杜撰掌故

时间:2022-10-12 03:37:43

2005年11月20日《钱江晚报》都市版,刊出一篇题为《苏堤还是苏,乾隆爷写错字》的报道。文中说,市民沈先生经过西湖苏堤时,发现御碑亭内石碑上刻的是“苏春晓”四字。“苏堤”因何写成“苏”?细心的沈先生对此提出了疑问。报道接着说:

记者带着疑问请教了花港管理处办公室的冯刚。他解释说,乾隆当年南巡为西湖留下了不少墨迹,其中很多都是这位老爷子个性的体现。“苏春晓”是因为苏堤是位于湖中的位置,乾隆觉得在湖中观赏景色须用耳来听,于是就自作主张把“堤”写成了“”字。如果你乘坐环湖电瓶车时,行至此处司机就会向你讲述这个传说了。

我想《钱江晚报》都市版刊出这篇文章的用意,是为了向许多与沈先生有同样疑问的广大游人,作出一个准确的解答。可记者的一片好心,却作了一次错误信息的公开传播。

在古代,“”与“堤”是同一个汉字两种不同的写法。你只要翻开《现代汉语词典》及《辞海》,查一下“堤”字便会发现,“堤”字后面有个括号,括号里有一个“”字。这说明“”是“堤”的异体字。因此“苏堤”写成“苏”这在清代是允许的,并非乾隆自作主张的生造字。说到“”字,早在汉代许慎所编的《说文解字》中就可以查到。许慎作注说:“,唐(塘)也。”

荒唐的是花港管理处的工作人员杜撰了一个掌故,以为乾隆觉得在苏堤赏景须用耳朵来听,因此改“堤”为“”。殊不知这个“”字左旁的“阝”,在古汉语中并不是耳朵的“耳”,而是沿用至今的“阜”字。所以在《说文解字》或《康熙字典》里,要查找“”字,它并不在“耳”的部首里,而是要到“阜”的部首里才能找到。

“阜”的本义是一片隆起的土地,并由此引申为土山、土堆等等。在沿用至今的汉字中,仍有陆、陵、隘、陂、阪等一大批与土筑有关的文字,因此古代的堤字左旁为“”,也就不难理解了。由此可见字左旁的“阝”,跟“耳朵”与“听觉”实在是风马牛不相及。这个杜撰的掌故,只会给人落下笑柄。

西湖乃是我国源远流长的凝聚着历史文化的一道风景,作为景区的管理部门,肩负着传承西湖历史文化的重任,不应该信口开河,杜撰掌故。而媒体作此报道的记者倘若语文功底稍好些,也完全可以直接对此作出解释,不必颇费周折地去请教这么一个“伪问题”,以致让这可笑的杜撰掌故堂而皇之地上了版面。

上一篇:报纸广告整合经营的“罗盘” 下一篇:新闻侵害公民名誉权与法人名誉权之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