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生在琅琅书声中成长

时间:2022-10-12 02:42:10

让小学生在琅琅书声中成长

语文学科是一首流淌着情感的诗歌,语文教学能否充分展示出本学科独特的诗意,朗读是至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小学语文教学中,借助声情并茂的朗读,既可发展学生的思维,更可激发学生的真情,培养学生浓郁的语感,提升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因此,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朗读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感知,在朗读中体悟,在朗读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如何突破朗读教学的瓶颈,还课堂一片琅琅书声呢?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萌生想读的欲望

朗读,需要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倾注百分百的情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走进文本,读出课文的“味”。试想,如果学生游离于课文之外,对朗读缺乏内心的冲动,完全是被动,应付式的朗读,怎么能读出文本中蕴含的情感。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发自内心地去读,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吸引他们自觉的倾注情感,只有这样,朗读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才能吸引学生。在教学中,我针对小学生好动、好胜、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使他们从内心深处升腾起朗读的冲动。如在执教《拉萨的天空》一课时,我首先用多媒体课件呈现了一组拉萨天空的图片。学生立即被眼前湛蓝剔透、纯净的画面吸引了,他们情不自禁的发出了赞叹。我乘机问道:“拉萨的天空怎么样,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大家想不想去了解一下这让无数人梦牵魂绕的地方?”学生在美丽的画面和老师煽动性的语言的激发下,急不可耐地翻开课文读起来。为了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拉萨天空的湛蓝,让人无限神往,我又出示了几幅图片,让学生细细欣赏,慢慢品味。此时,学生再读句子时,文本中已完全融入了学生向往的情怀,内心的感动,其发乎深层的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自然随着琅琅书声流淌出来。

二、合理取舍,让学生沉浸在善读的氛围中

古人对做人提出要求,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同样,在朗读教学中,也要有所读,有所不读,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也应讲求“精”,要瞄准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尤其是那些蕴含丰富情感,透露出哲理的语段,要指导学生细细品味,慢慢咀嚼,读出其中内在的感悟。如那些遣词造句灵巧、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课文;对人物之间对话、细节、神态、心理描写鲜活灵动的句子;含义深刻、语句隽美的语段;还有那些学生不易理解的,对突出主题,提纲挈领的中心句等内容都是教师应该着力的对象。如在教学《永远的白衣战士》一文时,我进行朗读指导时,让学生重点抓住课文中第2自然段到第7自然段,而对其它自然段则一带而过。因为这几个自然段将叶欣面对危险时一直冲在前面,为了病人和同事的安全,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高贵品质表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叶欣在面对危险时的语言和动作,教师指导学生用心品读,充分感受了主人公的无私无畏的精神。

大胆有效地取舍,科学合理的选择,既避免了眉毛胡子一把抓的不分轻重缓急,又能集中精力和时间,将其用在点子上,使目标更明确,感悟更充分,训练更有效,切实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三、科学指导,引导学生步入会读的境地

小学生的情感世界虽然是丰富的,对周围事物也充满了好奇,但毕竟由于其接触事物有限,对很多文本的表现手法也感觉陌生,教师在朗读教学中,及时的给学生示范,科学的给学生以指导,教给学生借助抑扬顿挫的语言,适度恰当的肢体动作来辅助朗读,都可催发良好的朗读效果。如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执教《小稻秧历险记》一课时,班上一位学生在朗读到杂草被喷雾器大夫用化学除草剂喷洒后,有气无力地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时,声音洪亮,底气十足。于老师针对这一现象,幽默地启发:“要么是你这棵杂草抗药性强,要么就是这个化学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我来给你再喷洒一点。”说完,他朝着那位同学做了个喷洒的动作。在于老师风趣幽默的引导下,那位学生豁然开朗,有了切身的体验,再次朗读时,他耷拉着小脑袋,语言也显得有气无力了。

一些文质兼优的课文片断,在老师精心指导和正确、流利的范读下,自然会将学生吸引到优美的语境中,使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所顿悟。

四、合理评价,让学生徜徉在乐读的天空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我们在朗读教学中,同样应以欣赏的目光、以宽容的心态对学生的朗读,对学生在朗读中表现出的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不宜过分强求、给予指责与挖苦。在学生读的不够贴切的地方,应该适当的给予点拨,但形式尽可以活泼一点,轻松一点。如一次公开课上,一位教师教学《题临安邸》,其中一句“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表达了诗人对南宋朝廷的强烈不满,部分学生在朗读时却似乎陶醉其中,丝毫看不出不满的样子。他此时给予评价:“大家好像也被这‘暖风’熏醉了……”同学们一听,会意地笑了。在接下来的朗读中,学生也都读出了诗中蕴含的诗人的强烈不满。

朗读是引领学生步入语文殿堂的敲门砖,朗读也是与作家心灵沟通的桥梁,朗读更是引导学生提升自身语文素养的催化剂。让我们在孩子幼小的心田播撒爱读,乐读的种子,让书香永远伴随着孩子茁壮成长!

上一篇:数学操作活动之我见 下一篇:优化设计数学复习流程 提升复习课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