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疗法治疗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

时间:2022-10-12 01:47:53

三联疗法治疗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那格列奈、罗格列酮联合用药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SFS)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PG)控制和胰岛β细胞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选择38例用磺脲(SU)类药物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改用甘精胰岛素、那格列奈、罗格列酮联合治疗3个月,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观察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餐后最高血糖(PPG),24小时血糖达标时间段,空腹基础C肽值(F-CP)和餐后C肽值(P-CP),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结果:血糖控制理想,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那格列奈和罗格列酮联合治疗能有效控制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并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关键词】磺脲类药物失效;糖尿病,2型;三联疗法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13-1916-02中图分类号:R5文献标识码:A

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欠佳,是因为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磺脲类药物作用逐渐减弱,以致继发失效,血中胰岛素水平下降,加之长期的胰岛素抵抗(IR)所致。本研究采用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IG)以补充基础胰岛素,并联用快速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药物那格列奈和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治疗,能明显改善该类患者的血糖和胰岛β细胞的功能,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T2DM患者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39~67岁,DM病程6~19年,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T2DM诊断标准,长期足量(3个月以上,15 mg・d-1)口服磺脲类(SU)药物,且空腹血糖(FPG)仍未达标, FPG>10.00 mmol/L,HbA1C>9.5%,经优降糖敏感试验明确为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者,无严重心、肝、肾功能异常。下列患者不作为观察对象,应激状态,妊娠期糖尿病,其它内分泌系统疾病。

1.2方法:对入选的38例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那格列奈和罗格列酮3种药物联合治疗,(1)甘精胰岛素(商品名,来得时,赛诺菲 安万特)起始剂量为0.1 U・kg-1・d-1,早餐前1次皮下注射,根据FPG水平,每3天调整甘精胰岛素用量,调整目标:FPG 3.9~6.0 mmol/L, 血糖超标1 mmol/L加用1U甘精胰岛素,出现低血糖时,减用2~3 U甘精胰岛素。(2)那格列奈(Nateglinide,商品名,糖瑞,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起始剂量60 mg,每餐前即刻服用,1~2周后逐渐调整剂量,调整目标PPG<10.0 mmol/L,(3)马来酸罗格列酮[商品名,文迪雅,葛兰素史克(中国)集团公司]2~4 mg・d-1,治疗时间3个月。

1.3血糖监测:采用雷蓝牌皮下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24小时的血糖全程监测,记录FPG 、2hPG 、PPG、24小时血糖达标时间段。

1.4C肽和HbA1C测定:采用放免法测定C肽空腹基础值和餐后分泌值,免疫显色法测定HbA1C值。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SPS11.0软件包在计算机上进行,所有数据以x±s表示,治疗前后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

2结果

2.1血糖控制情况:见表1。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3讨论

T2DM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以每年10%的速度衰减,这可能是造成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的主要原因,此类患者胰岛素抵抗(IR)随病程而进一步加重,终使血糖长期不能达标,需要改用胰岛素或其它药物治疗,目前完全用胰岛素替代治疗,宜出现低血糖和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我们采用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补充治疗,以满足机体基础胰岛素需要量,控制空腹血糖,加用快速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剂那格列奈,以控制餐后高血糖,二者合用起到模拟生理胰岛素分泌的作用,同时应用罗格列酮增加脂肪、骨骼肌、肝脏等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IR。郎江明等报导:应用胰岛素泵输注胰岛素强化治疗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可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恢复对磺脲类药物的敏感性[1],甘精胰岛素为胰岛素的特慢类似物,化学结构为A21上的天门冬氨酸被甘氨酸所替代,B链羧基末端加2分子精氨酸(B31 Arg,B32 Arg),结构的差异,使得甘精胰岛素与胰岛素生长因子的亲和力较人胰岛素增强6~8倍,甘精胰岛素对某些细胞DNA合成和分裂有促进作用[2],甘精胰岛素能抑制胰岛细胞凋亡,作用明显强于人胰岛素[3]。本研究观察到应用甘精胰岛素后,血清C肽水平升高,提示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作用时间维持24小时,血药浓度平稳,无峰值,所以能更好地符合基础胰岛素分泌,使空腹血糖控制良好。

由于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所以应用那格列奈可重新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那格列奈与磺脲受体结合,能抑制细胞ATP敏感K+通道,增加细胞内Ca2+浓度,促进胰岛素分泌,调节胰岛素分泌模式,恢复1相分泌,匹配胰岛素分泌高峰和血糖高峰,该药代谢极快,作用时间短而迅速,因此既降低餐后高血糖,又不发生空腹时的低血糖。马来酸罗格列酮激活脂肪、骨骼肌、肝脏等Ins所作用的PPARγ 核受体,调解Ins基因表达,增加多种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另一个作用为增加葡萄糖转运体(GLuT-4)作用,使葡萄糖的转运增加,血糖降低。

总之,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罗格列酮对磺脲类药物失效患者的PG,HbA1C 控制良好,并能明显改善胰岛细胞功能。

参考文献:

[1]郎江明,魏爱生,陈发胜,等.胰岛素泵改善磺脲类药物继发失效患 者敏感性作用的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2,10:183.

[2]Kurtzhals P,Schaffter L,Sorensen A,et al.Correlations of receptor binding and metabolic and mitogeneic potencies of insulin analogs designed for clinical[J].Use Diabetes,2000,49:999.

[3]黄云红,蒋筠,吴艺捷,等.格列吡嗪控释片联用甘精胰岛素的疗 效及细胞功能变化[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22(4):321.

收稿日期:2007-02-0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糖尿病视网膜病... 下一篇: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围手术期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