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诊断方法的评估

时间:2022-10-12 01:40:21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诊断方法的评估

摘要:目的 分析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应用核医学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54例疑似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并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血清 PTH 检查、B 超检查及SPECT/CT 断层融合显像,并对比临床诊断结果。结果 SPECT/CT 断层融合显像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均高于B 超检查,P

关键词: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PECT/CT;诊断

Abstract:Objectiv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nuclear medical diagnosis of 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 applications.Methods 54 cases of suspected 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 parallel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with surgery,all patients underwent serum PTH examination,B-ultrasound and SPECT/CT fusion imaging tomography and compared clinical findings.Results SPECT/CT tomography fusion imaging diagnostic accuracy rate of 92.59%,a sensitivity of 94.44%;B-ultrasound diagnostic accuracy rate of 62.96%,a sensitivity of 79.63%;two sets of data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

Key words: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SPECT/CT;Diagnosis

对于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病因,以甲状旁腺腺瘤最为常见,其次为甲状旁腺增生,而最严重为甲状旁腺癌。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需影像学检查、结合高血钙、低血磷、高甲状旁腺素,综合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1]。对此,为进一步提高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效果,本研究旨在分析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应用核医学诊断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于2014年3月~2015年12月在娄底市中心医院疑诊治疗的54例疑似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并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血清PTH检查、B超检查及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其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36.9~63.7岁、平均年龄(52.9±3.5)岁;病程0.4~2.8年、平均病程(1.5±0.8)年。

1.2 B超检查阳性判断 采用西门子xp14L6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其探头频率在8~10MHz,患者采用仰卧位,进行常规检查,检查内容包括对甲状旁腺上下的动脉位置进行明确,明确病灶的大小边界、有无包膜和内部回声情况、观察是否有细小的钙化,有无衰减征象,对周围的血供情况进行检查;B超的阳性标准:甲状旁腺体积增大或甲状旁腺区肿块,呈圆形或卵圆形,多位于甲状腺下动脉后方,为均匀或欠均匀的偏低回声,常有包膜,包膜光整,边界清晰,如合并出血或囊性变时内部可显示无回声或混合回声,可见丰富的血流环绕肿块或深入肿块内部,血流多来源于甲状腺下动脉;动、静脉血流,阻力指数均小于0.65。

1.3 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阴阳性判断标准 采用静脉注射99mTc-MIBI双时相法,对甲状旁腺病灶处进行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配针孔及低能高分辨准直器,平面显像矩阵256×256,ZOOM 3.20,扫描野均为颈胸部。

阴性判断标准:15min表现为甲状腺放射性摄取,而2h显像甲状腺摄取明显减淡,无其它增浓影;阳性判断标准:显像15min表现为甲状腺放射性摄取,2h再次显像可见甲状腺影像减淡,若出现放射性摄取增高或浓聚灶异常影响;PTH参考标准值为12~88pg/L,以PTH大于88pg/L,则判断为阳性。

1.4确诊标准 为手术后病理切片。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手术切除54例疑似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并行手术治疗患者的病变甲状旁腺组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确诊50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其中病因为38例腺瘤、10例单纯甲状旁腺增生、2例甲状旁腺癌;此外,4例非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其中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腺瘤样结节患者,1例腺瘤样甲状腺肿患者;SPECT/CT断层融合显像正确诊断50例,其中47例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3例为非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漏诊3例,均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误诊1例,为非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诊断准确率为92.59%、灵敏度为94.44%;B 超检查正确诊断34例、漏诊12例、误诊4例,诊断准确率为62.96%、灵敏度为79.63%;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

3 讨论

SPECT/CT 断层融合显像作为核医学最常用的显像设备,广泛适用于各类疾病,适应范围广及安全性高;可鉴别诊断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2]。大量研究报道,SPECT/CT 断层融合显像具有融合图像的功能,可显著提高SPECT/CT 断层融合显像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敏感度、准确率及特异性。本研究结果提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应用SPECT/CT 断层融合显像的诊断效果显著,诊断准确率及灵敏度较高,为精确定位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病灶提供依据。此外,由于个体差异性,非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如结节性甲状腺肿伴腺瘤样结节患者、腺瘤样甲状腺肿患者的病灶内可存在无代谢功能的液体,导致SPECT/CT 断层融合显像的定位不准确,而CT图像根据形态变化的病灶,容易误诊为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3]。在SPECT/CT 断层融合显像诊断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研究中,不同病理学性质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病灶对显像剂的洗脱速度具有差异性;此外,异位的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病灶,作为漏诊或误诊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张文军,郑立春,张晓明,等.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双时相显像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0)3559-3560,3564.

[2]盛矢薇,朱瑞森,樊友本,等.99mTc-MIBI SPECT/CT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价值[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1(10):1423-1427,1435.

[3]张连娜,杨芳,冯瑾,等.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SPECT/CT诊断[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4,20(1):64-67.

上一篇:动物园里出巨贪 下一篇:燥则润之 舒爽一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