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后期复习冲刺的几点建议

时间:2022-10-12 01:29:34

高三地理后期复习冲刺的几点建议

在高考冲刺阶段怎样进行地理学科的有效复习,已经成为高三学生、教师、家长所关注的问题。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谈几点建议。

1 联系实际,强化运用

考生在后期要注意把理论和实际相联系,把地理原理、地理规律与当前热点问题或热点区域联系起来,关注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关注社会发展和当前的热点区域,如我国发生的大范围、高强度的旱灾,玉树大地震,上海世博会,打击索马里海盗,北极争夺战,哥本哈根会议等。

2 突出审题,规范答题

在后期复习阶段考生更要重视审题习惯的培养,提取有效信息、删除无效信息、防止干扰信息,找出题干中的已知、可知、未知,还要联想需知。审题时重在对有用信息的提取和原理的运用,要善于找出关键词、抓住关键词,划出已知数据,将“复杂关系简单化,图表信息文字化,抽象条件具体化,隐含条件显性化”。要敏锐地觉察图表中的图名、图例、注记等相关信号,发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排除干扰,抓住问题的实质,理清方法和思路,准确求解。同时还要排除定势思维的干扰,善于联想所学的地理原理与规律进行科学的逻辑推理、归纳与综合。

下面是规范答题步骤。

1)要熟悉必要的答案结构,如成因类(自然原因、人为原因)、气候成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资源问题(开源、节流、储备)、评价、影响(利与弊)、地质作用(内力与外力)、条件(有利与不利)、区位因素(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地理规律(时间变化与空间分布)等。

2)要列出答案模版,如河流水文特征要素:补给水源(降水、地面积雪、冰川积雪、地下水);流量大小、流量变化情况(汛期时间、长短);流速、水能大小(上中下游);含沙量大小;结冰期(有无、长短);凌汛(哪些河段)。

3)要考虑特殊方面,如考虑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经济位置、相对位置等;看时间特殊性,包括所处历史阶段、发生季节等;看地理事物特殊性,包括地质地貌类型、农作物、工业部门等。

4)整理答案语言,要求做到:要点全面,不遗漏、无多余;顺序合理,先主要后次要、先自然后人文;富有逻辑,前因后果、有理有据;地理原理和实际情况相结合;使用地理专业词语;简洁精炼、不嗦、不拖沓;书写工整、格式整齐,不涂画;格式整齐,尽量做到条理化、要点化、序号化。

5)可以适当应用技巧,如在没把握的前提下,根据目前的高考开放性试题的评分标准可以适当的多写几点,但一定要切记不能违背地理原理;答案尽量具体详细,但如果没有把握的话,可作适度模糊处理,否则可能自露马脚。如三峡水能丰富的原因可以答成阶梯交界处,落差大;如果没记清,答成位于一、二阶梯交接处就错了。

3 心态要好,相信自己

学地理最重要的是细心。就拿一张地图来说,上面的每一点信息都有可能成为考试内容,稍不留神错过一点的话很可能就会出错。地图是地理的重头戏,有时甚至会比书本还重要。山川、河流、城市,把它们的地理位置记清楚。要争取第一遍时就记熟。因为记地图有一个特征,一旦记住了就不会轻易忘记,所以与其隔一段时间复习一次,还不如刚开始就认真地记好。通过平时的应用加深印象,省去复习的时间。

4 要看书,理解地记忆

地理和政治、历史不同,常识性的东西更多些,因此记忆也不会太难。但是要记的东西也很多,要舍得花时间,自己想窍门,比如谐音记忆法或者形象记忆法等。在学自然地理时,理解的东西会多一些,因为这部分已经有点接近理科的东西了,但只要肯花时间多想一些问题,学起来也不会太难。人文地理方面,记忆的东西要占比较大的成分,多背几遍,争取一遍比一遍用的时间少,每一遍都能发现一些以前没有注意到的更细的东西。在高考前的那段时间里,主要是看提纲和卷子,要特别留意那些能与当前时事联系起来的内容,比如某个特定的地区,或者是环境污染这一类的问题等。

5 应该重视对知识的归纳整理

文综地理试题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考查,而思维品质来自平时的思维活动和有意识的思维培养。但许多学生在思想上存在一个误区,认为大量做练习、经常的频繁考试就是思维训练了。其实不然,思维活动的效果来自多方面,练习和考试只是培养思维能力的一种方式,而不是全部。因此平时要注意多渠道、多手段对知识进行串联,找到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特别要多对知识进行归类整理,目的是能从中找到知识的共性和规律性,以利于知识的迁移和灵活应用。

(作者单位:河北省玉田县林南仓中学)

上一篇:新课改下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下一篇:高中音乐欣赏的教学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