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议城市道路相关路基施工技术

时间:2022-10-12 01:13:50

简议城市道路相关路基施工技术

[摘要]近年来,伴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对于公路大建设也显得尤为重要,我省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在设计与施工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运用了先进的勘察技术、测量手段,为公路路基设计提供了可靠技术资料。路基作为公路的基本载体必须得到重视关注,其施工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路基工程质量的优劣。从路基的填压、排水、防护等几方面简单介绍了当前广泛使用的公路路基施工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道路;路基施工

一般来说,公路整体稳定的基础就是公路路基施工工程,伴随着高等级公路建设项目的不断扩展,高等级公路对路基施工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同时也要求施工技术得不断提高,所以要做好路基工程必须做好路基施工工作。

1.路基填土以及压实

公路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很大程度取决于路基填料的性质及其压实的程度。从现有条件出发,改进填土要求和压实条件是保证路基质量最有效和经济的方法。

1.1路基填料

根据《公路路基设计规范》中路基填料的要求,对路基填料的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给了量化的标准,采用承载比试验值表征路基土的强度,引入了路床的概念。对上路床的的填料提出了限制的条件,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底以下 0~30cm 的路床填料 CBR 值大于 8,对下路床及其下面的填土,也都给出相应的规定值。当路基填料达不到规定的最小强度时,应采取掺合粗粒料、或换填、或用石灰等稳定材料处理。

1.2路基压实

当前路基施工,普遍采用了大吨位的压路机,碾压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规范规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底面以下 80~150cm 部分的上路堤其压实度必须≥95%, 对其它等级公路当铺筑高级路面时, 其压实度亦应按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标准采用。此外,还增加了对路堤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 93%的规定。

1.3特殊潮湿地区路基土的压实

在特殊潮湿地区,路基上的压实是相当困难的,规范对此做出了若干调整:一是压实度标准可根据试验资料确定或较表列数值降低 2~3个百分点;二是对于天然稠度小于 1.1,液限大于 40,塑性指数大于18 的粘质土, 当用于下路床及其下的路堤填料时,可采用规定的轻型压实标准;三是改善填料的性质,在土中掺加生石灰,通常可以获得预期的效果,也可采用新型吸水材料加固。

1.4黄土路基填筑及压实

1)黄土路堤施工时,应做好填挖界面的结合(纵向),清除坡面杂草,挖好向内倾斜的台阶。如结合面陡立,无法挖成台阶时,可采用土工钉加强结合。若地基土层具有湿陷性或较高的压缩性,且容许承载力低于路堤自重压力时,可考虑采用重锤夯实,石灰桩挤密加固。 2)黄土含水量过小,应均匀加水再行碾压;掺灰后应将土、灰拌匀,其最大干密度应通过击实试验确定。 3)老黄土透水性差, 干湿难以调节, 大块土料不易粉碎,使用前应通过试验决定措施。路床填料不得使用老黄土。新黄土为良好填料,可用于填筑路床。黄土路堤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大于10cm 的块料, 必须打碎, 并应在接近上的压实最佳含水量时碾压密实。

2.路基路面排水

水是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另一重要因素,许多路基病害是由水的侵蚀造成的,另外,从保护环境、不损害当地农田水利设施考虑,也必须做好路基排水,形成排水系统,并与地区排水规划相协调。在路基施工中,应重视施工排水,防止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水患,给路基、路面施工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公路排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2.1地下排水

地下排水,即减少地下水、农田排灌水对路基稳定性及其强度的影响。地下水排水设计可以采用适当提高路基最小填土高度或在路基底部设置隔水垫层等办法。在施工前开挖临时排水边沟,排除施工期地表水并降低地下水,同时在路基底部掺加低剂量石灰处理,设置40cm 厚的稳定层等,可起到较好的效果。

2.2路表排水

路表排水,除将路面、地面的水迅速排出之外,应最大限度地减少雨水对路基、路面质量的影响,减少因路表水排水不畅或路表水下渗对路基、路面结构和使用性能产生的损害。对于路表排水设计,一是可以通过路面横坡、边沟、边沟急流槽等将路表水迅速排出路基以外。二是设计中央分隔带纵向碎石盲沟、软式透水管及横向排水管将施工期进入中央分隔带的雨水及运营期中央分隔带的下渗水迅速排出路基之外。三是设计泄水孔以迅速排除桥面水。四是采用沥青封层、土路肩纵横向碎石盲沟或排水管将渗入路面面层的水引出路基之外。路面渗水的排水设计,通过设置沥青封层、土路肩纵横向碎石盲沟和排水管,将渗入路面面层的水引出路基之外。

3.路基防护

路基的修筑改变了地层的天然平衡状态,以及路基暴露在空间,不断受各种错综复杂的自然因素侵蚀,因此需要进行各种类型的防护。路基防护主要有三个方面:

3.1坡面防护

坡面防护的目的是防止地表水流的冲刷、坡面岩土的风化剥落以及与环境的协调。通常措施是采用石砌圬工防护,混凝土预制块护坡,连片的及带窗孔的护面墙。此种防护起到改善生态环境、美化景观和坡面防护的三重效果。石砌圬工防护的使用仍较普遍,混凝土预制块护坡多用在路堤边坡,连片的及带窗孔的护面墙用于路堑边坡。破裂的或易于风化破碎的岩石路堑边坡采用锚杆挂铁丝网或高强塑料网格喷浆或喷射混凝土以及喷射纤维混凝土防护也有较好的效果。但由于石砌圬工及混凝土防护存在造价高、易破损等诸多问题,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建议大力推广既能改善生态环境、美化景观,又一劳永逸的种草防护技术。

3.2冲刷防护

防护沿河路基边坡免受冲刷仍多采用直接防护。传统的砌石、抛石、铁丝石笼、挡土墙等有所改进,用高强土工格栅代替铁丝做石笼,用聚脂或聚胺脂类土工织物混凝土护坡模袋做成的护面板防护受水冲浪击的边坡,很能适应土体不均匀沉降。

3.3支挡防护

挡土墙用于支挡防护目前仍占主要。石砌的重力式挡土墙多用于石料丰富、墙高较低、地基较好的场合;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悬臂式挡土墙、扶壁式挡土墙和板柱挡土墙其受力比较合理,墙身圬工体积小,也已广泛应用于公路路基的防护。垛式挡土墙易于调整墙的高度,并采用预制构件拼装,是一种特殊型式的挡土墙。

综上所述,要做好公路路基工程,必须做好其施工工作,在施工中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加以应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才可以确保其使用的可靠性以及其使用寿命。

上一篇:浅谈沥青施工技术对公路建设的重要性 下一篇:探讨水泥砂浆地面施工中的质量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