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山村的“幸福密码”

时间:2022-10-12 12:50:21

位于新津普兴镇的袁山村通过统筹城乡发展演绎了山村的巨变。这个被成都市确定为市级贫困村的小村庄,短短几年时间,摇身一变,由袁山村变成了袁山社区,从贫困村变成了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袁山村的幸福密码究竟是什么?

秋菊的“城里生活”

尽管是正午,少有人在家。袁山社区一期的大多数房门都紧闭着,“好多都上班去了!”何秋菊因为在村委做卫生工作,正巧在家。

走进何秋菊的家,记者发现不但宽敞漂亮,还充满了现代元素,电脑、家庭影院、卫生间、厨房、餐厅、客厅、储物间一应俱全,天然气、自来水、电、光纤已经开通,“几年前,我家住的是青瓦房,没有自来水、也没有天然气……”

标志着何秋菊一家过上城镇化生活的,不仅仅是居住条件和生活设施的改善,更有生产方式和收入模式的改变。

“我老公在附近的硝矿厂上班,一个月两千多。我在村委打扫卫生,一个月有700元钱,到家走路只要几分钟,还能照顾儿子。家里的田租给种植大户,每年收租金。”

小俩口如今过着幸福的日子。而在几年前,秋菊想都没想过会过上这样的“城里生活”。

与秋菊家一样,袁山社区的居民们都过上了这样的生活,幸福而惬意。

家门口的挣钱机会

“大姐,你这工艺丝袜花咋卖的?”“20元一支。”袁山社区的胡秀珍周末常在家门口卖丝袜花,“我们这现在环境优美了,瞧,那些农家乐多漂亮……很多人来玩,有外省的,还有外国人,我就卖给他们。”

在袁山社区,像胡秀珍这样做丝袜花的妇女有400多个。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惊叹于这里的村民仿佛有用不完的挣钱机会,只要愿意劳动,就会有一份不错的收入。

袁山村五峰村联合党委书记李伟介绍说,在促进农民向新型社区集中的过程中,袁山社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循环经济,壮大村集体经济,帮助村民充分就业,实现安居乐业。目前,仅袁山村的各类产业就能提供1000多个岗位,还不算做丝袜花这些自创的岗位,而劳动力只有600多人,以前在外打工的很多人都回村了,可以照顾家,又能赚到钱,去年整个村人均收入7080元。

袁山村民的幸福生活是成都市实施城乡统筹后全市500多万农民生活的一个缩影。

上一篇:“20万元”的民意杠杆 下一篇:一张卡承载的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