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进行中小学体育课教学的组织

时间:2022-10-12 12:20:40

论如何进行中小学体育课教学的组织

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体育教学怎么改,怎么进行新要求下的体育教学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体育新课程教学改革更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拥有自己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突出学生的创造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师严格对课题的控制,体育课堂的这些特点和教学改革不是削弱教师对课堂的宽严有道,相反,要求体育教师要有更高的宽严有道课堂的能力,体育教师作为课堂的主要组织者,如何更好地提高对体育课堂的宽严有道,自然和谐就成了广大体育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教师在学生心中具有较高威信。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人格上是和学生相等的,所以在教育学生时要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充分信任每一个学生,必须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真诚,学生才能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对于有缺点有错误的学生,决不能一味的训斥或是尖刻的挖苦,伤害学生的尊心,使学生从内心里“亲其师,信其道”,产生对老师的好感、敬爱和信赖。所以,教师要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建立融洽、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将真诚、友善、奉献播撒在教育过程中。这样教师才能在学生心中具有较高威信。同时学生也尊重你,信任你这也是一位教师宽严有道课堂的基础。

二、教师要准备充分,不打无把握之仗。

1、要充分备课。

大多数人认为:上体育课很简单,用不着备课,上课时,教师安排学生运动就是了。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体育课与它与其他科的课一样,每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要完成教学任务就一定要备好课,否则无法达到目的。那么,怎样才算备好课呢?我认为备好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明确要求,熟悉教材内容。教师要熟练掌握所教的技术动作,要熟知其动作要领;并能估计到学生练习时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及能定出行之有效的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同时也要掌握所教技术动作与前、后课的教学内容,单元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

?第二,结合教材,学生的特点确定教学任务、重点、难点,为解决重点、难点设计好辅练习内容,让学生顺利掌握重点,攻克难点。

?第三,结合教材、学生的特点、场地器材的实际,确定最佳的组织、教学方法。

2、教师还要从语言和技能上做好充分的准备。

体育教师作为课堂的主要组织者要从精神上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注重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示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作示范能力是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学两个最基本的技能,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示范能力对于提高体育教师宽严有道在体育课堂有重要的作用、富有激情、善于启发、铿锵有力、抑扬顿挫的语言是宽严有道好课堂的媒介。宽严有道好课堂要求教师在授课中必须注意提高语言的艺术。讲授中应视内容的重点、难点一字一句铿锵有力,并掌握节奏,速度适中,声音洪亮,语调有高有低、有快有慢、抑扬顿挫地讲解清楚;还应视学生听课的神态,特别应注意采取启发式教学方法,适时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加强教与学的相互呼应,加强师生的双向交流,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真正把知识学到手。这就要求在讲课前一定要练习,讲求语言准确、语调分明、语气得体、语速恰当,有意识地练好口才,提高语言表达质量。体育教师在提高课堂宽严有道语言上要做到:第一,教师语言声音要洪亮、清晰。由于体育教学课堂是在室外,空间相对比较大,体育教师的语言必须让学生在更大的空间中能够听清楚。

三、掌控好课堂教学环节。

1、要组织好一堂课的开端。

好的开端是一堂课成功的一半。教师要采用恰当的开课技巧,创设良好的情境,使全班学生很快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具体做法是:首先,组织好教学情境。上课铃响,教师立即组织列队,要环视全班学生,检查有无缺席,情绪怎样,同时也以自己的饱满的精神状态为示范,暗示学生要振作精神,尽快进入教学情境之中。其次,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感的氛围。教师要把自己对学生的期待及对教材的情感,尽快融入教学的情感中,使学生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促使他们表现出与教师配合的积极性。

2、要抓好课堂秩序的管理。

管理好课堂秩序是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有助于师生教学情绪的稳定及师生双方信息的交流。有的教师只顾自己讲,不顾学生听不听;对私下讲话、干其它事的视而不见;甚至有的对学生乱哄哄的讲话声淹没了教师讲课声的现象也视而不管,导致课堂纪律涣散。作为一门课的体育教师,应该教书育人,管教管学,履行职责,严格管理。除了专心致志地讲好计划讲授的内容外,必须时刻关注学生听课情绪,控制课堂教学纪律。当发现有些学生听课注意力不够集中时,要运用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调控学生的学习情绪,以平衡教学活动。如出现少数学生违纪影响多数学生听课的现象时,则应及时教育制止,提出批评,要求改正。也可以在重点、难点之处借助语速及语调的变化来提醒或警示困倦者。还可以利用在重、难点中举出一些富有情趣的实例,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用隐含针对性的语言,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警觉,从而达到使学生精力集中,把心收回来的效果。

3、引导注意规律指向学习内容。

有效地唤起和组织学生的“注意”是学生学习和掌握课堂学习内容的基本条件。利用教师“变位讲课法”引起学生的警觉。由于教师授课的方位与其他课不同、给学生视觉、听觉都带来新感受,更能拉近师生之间的时空距离和情感距离,从而使课堂教学效果妙不可言。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勇于探索和尝试,按照学生学习的规律和特点,从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要不断地学习,扩大知识面,多参与临床实践,及时进行教学总结,并且敢于正视自己的不足,善于和同行交流经验,不断完善、充实自己以提高宽严有道课堂教学的能力。

上一篇:浅谈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下一篇: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