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沥青配合比原材料检测的重要性

时间:2022-10-12 12:12:49

探讨沥青配合比原材料检测的重要性

摘要:本文介绍了沥青配合比设计的必要性,阐述了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设计方法,并对影响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因素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探究,最后提出了一些增强沥青配合比原材料检测的措施,给探讨沥青配合比原材料检测的重要性带来了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沥青配合比; 原材料检测; 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P632+6 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道路建设的相关科技也得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热拌沥青因为其行车舒适、容易维护及噪声低等优良特点,现在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在了道路建设中,尤其是质量要求较高的公路建设中。但是随着近年来沥青公路建设的实践,发现部分工程有明显的低耐久性与早期易坏的突出问题。造成这些问题有因为设计的,也有因为施工方自身问题产生的,比如施工工艺、沥青配合比、材料质量等。在这之中,沥青配合比是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如果沥青配合比不满足施工标准,即便是使用再好的材料和施工工艺,也不能达到既定的工程效果。下面主要探究沥青配合比在施工中的应用,以体现沥青配合比原材料检测的重要性。

2、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

根据我国现在的《公路沥青路而施工技术规范》,其中所规定的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通常是指马歇尔设计法。马歇尔设计法主要是利用不同的级配和沥青用量,从而使其混合料达到目标空隙率。其包含的设计步骤大致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是混合料类型的确定。混合料类型的确定主要是根据相应的规范级配和实际工程的设计级配来综合确定的;第二是原材料的选择。当相应的材料达不到试验单一规格集料的质量指标技术要求,但是其集料配合比所表示出来的质量指标满足相应要求时,这种情况是符合工程实际要求的。此外在受热易变质的集料方面,尽量利用经拌和楼烘干以后的集料进行下一步的检验工作;第三是在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内调整不同的矿料级配。其主要是把0.075mm、2.36mm、4.75mm等大小筛孔的通过率放在实际设计级配的上方、中值及下方。一般来说,混合料中的天然砂用量要小于集料总量的百分之二十。

3、影响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因素

合料的合成级配等级主要是由矿料的合成比例来决定的。因此,在工程开始应该首先明确所用的混合料是粗型(G型)还是细型(F型)的。一般来说,对于重载多、交通繁忙等路段,应尽量选择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并且在施工设计方面一般利用骨架密实型结构,同时实际施工中也需要较高的设计空隙率;而对于重载少、交通较少等路段,应尽量选择细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并且在实际施工中也要有较低的设计空隙。除此之外,在实际工程中为了保证所建设的道路拥有高温抗车辙能力和低温抗裂性能,在其配合比设计方面应该尽量的采用粗集料用量,同时科学的减少细粉在工程施工中的用量,从而达到中等粒径集料较多的效果,进而形成相对来说较为平缓的S型级配曲线。根据道路施工设备和公路等级要求,工程设计的实际级配范围应该小于规范级配。在这之中4.75mm和2.36mm的通过率在上下限差值方面应该小于百分之十二。在明确道路施工设计级配范围时,设计出来的沥青道路应该满足耐久、稳定、密水及抗滑等多个方面的要求。因此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工作应该考虑到各个层面对其功能方面的要求,并且在施工中应保证沥青混合料能更加容易的摊铺和压实,从而避免其出现不良的离析现象。

4、增强沥青配合比原材料检测的措施

就目前的沥青道路施工现状来看,影响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原材料本身的质量、检测试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测试仪器的精确性、测量数据计算的严密性等等。就目前而言,为了做好沥青配合比原材料检测工作,最大程度的降低检测的误差,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4.1 原材料方面

在道路工程施工中,应该严格的对原材料进行检测,并加大对原材料质量的重视力度,同时对于各种碎石备料的质量也应该有较高的要求。在实际施工中,各级检测人员应该充分明确材料质量对于道路质量与寿命的重要性,从而严谨的进行工作,其中的技术指标主要有矿料的级配、颗粒的形状、坚固性与粘附性等级、沥青和填料的质量等。

4.2 设备方面

在设备方面,首先应该保证各个检测设备的检测精度满足工程施工所要求的误差范围;其次要对各级检测设备进行定期的校准与保养工作;最后在实际检测工作中,应该保证其检测流程在各个环节都满足规章制度的要求,从而增强检测的精度。一般来说,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所需要用到的设备有称量仪器、马歇尔稳定度测量仪、试件保养用的恒温水浴与烘箱等。这些设备对于整个工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其精准性对于沥青配合比原材料的检测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这些设备使用以前,应该先对其进行预检,满足要求以后才能投入使用;在检测进行中,如果发现所遇荷载增加很小的情况时,不仅仅要对所用的设备仪器进行必要的检查,还应该对其测量结果进行科学的修正。

4.3 操作人员方面

提高相应操作人员在沥青配合比原材料检测中的技术,应该首先增强对相应操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应定期的进行技能演练或者是培训课程,从而从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提升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使其在工程中的操作流程满足相应规章制度的要求。对相应操作人员基础知识的培训,能够使他们进一步的了解沥青配合比原材料检测的检测理论与原理,从而面对工程实际建设中出现的小误差和其他突况时,能够及时的采用相应的措施。此外,在对原材料进行平行检测试验,应该极可能的保证其试验的精准度,并把误差明显较大的数据剔除出来,从而进一步的减少试验中的误差。

4.4 设计与施工方面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的实际一般包含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及配合比设计验证三个方面,在最后还要明确级配所允许的波动范围,给下一步的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生产配合比设计试验应该与目标配合比的设计保持一致。在工程中所使用的马歇尔实验,其技术标准沥青最佳用量的选择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设计沥青混合料时,应该结合工程实际选择相应的设计孔隙率,从而满足不同道路的功能需求。在实际工程施工中,还应该根据相应的实验数据来选择沥青的最佳用量,并通过生产配合比验证、拌和楼试拌、对试验段进行铺筑等。此外,相应的检测人员应该在检测完成以后,进行必要的跟踪测试,从而对沥青配合比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5、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道路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而沥青配合比原材料检测作为道路建设的重要部分,在未来的发展中必将有其新的意义和内涵。本文经过科学合理的探究,从各个方面对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从而体现了沥青配合比在其原材料检测中的重要性,给广大道路施工技术人员到来了操作性较强的实践意义。因此在实际生产施工中,相应的技术人员更应该充分考虑影响沥青配合比的各个因素,提高检测仪器与操作人员的精度,从而最大程度的降低检测的误差。

参考文献

[1] 葛秀平,忠,焦红,齐京玫. 试析榆绥高速公路路面工程中SBS改性沥青的应用[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2,09:69-71.

[2] 南通恒通混凝土有限公司 王勇军. 混凝土原材料的检测与控制方法[N]. 中国建材报,2007-08-14B03.

[3] 潘登科. 温度和加荷速率对水工沥青混凝土性能影响分析及三轴卸荷试验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

[4] 周世才. 世界主要国家沥青混合比设计和质量评定发展情况(续)[J]. 市政技术,1994,Z1:106-115+105.

[5] 天水公路总段 赵建峰. 浅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控制[N]. 甘肃法制报,2009-08-17A07.

上一篇:刍议光影之于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下一篇:刍议智能配变电监控终端的设计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