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测绘中的精度与准确度

时间:2022-10-12 11:02:43

探讨测绘中的精度与准确度

摘 要: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测量的结果的准确性被称为仪表的精度。参考误差越小,仪器的精度越高,性能越好。而在参考误差较小和仪器的范围一致的情况下,往往都是通过使用相同精度的仪器,进而压缩测量的范围,这种做法有助于减少测量误差。在工业测量中,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和测量的准确度,通常都是采用删除误差和去掉正负号的方式来提高测量效果。本文指出,测绘学科之间和仪器精度的概念不一致的问题的过程中,对其中存在的测量平差成果的滥用现象进行分析,进而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和改正。

关键词:精度 精确度 测绘

在测绘工作中,测量仪器出现的问题是最为常见的,但就测绘工作而言,精度乃至准确度的概念分析还不够明确,精度、精确度乃至精密度如何更加的使其准确还存在着一定问题。精密度即是测量结果的精确度是否更多的离散结果的程度,反映被测的敏感程度的分辨率的测量结果,通过测量的误差范围内的大小,以评价区间大小的方式来进行工作。这主要是从所谓的随机误差引起的;精度是指多个测量结果的偏差程度,主要来自系统误差,其表达式多为系统定位错误和示值有效位。

一、精度概念问题

在仪器科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应用之中,测量的可靠性和精确的测量结果是评价测绘工作质量和效益的关键。可靠性的评估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的密切程度。精密的概念的精确度,准确度的精度和准确性。所谓的精度即是在目前的测量工作中测量结果的精确度是更多的具有离散程度,是反映被测物理量敏感程度和分辨率灵敏度的测量结果,通过测量的误差范围内的大小,以评价进行,这主要是从所谓的随机误差;精度是指多个测量结果的偏差程度,主要来自系统误差,其表达式为系统错误。也就是说,测绘精度在实际测量过程中产生唯一的随机误差,甚至也可以说这是由于机械的随机性能产生的随机误差特性,甚至是造成误差性的描述,这种现象更多的表现在测量加工零件的精度的不准确和差异之中,而不是对测量结果的绝对误差范围描述。测绘的准确性的追求其是知识一种简单而又单纯的重复性追求模式,而不是追求的真正价值方法的测量结果与测量的可重复性。由于测绘精度的测量结果的数学计算期望的离散程度的描述,不涉及到真正的价值,甚至也不是强调分辨率和有效的,所以有更低的测量分辨率可达到更高的精度的逻辑。

二、综合精度问题

精度问题是目前测绘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问题形式,从精密测试方法的综合指数可以看出:所谓的综合性精密经纬仪经纬仪的实际轴系误差,偏心误差消除,聚焦误差,避免了处理后的残差离散度评价,但质量主要是有关拨号描绘不均匀的错误,一个错误的评价。虽然综合性精密测距仪的加乘常数错误,错误校正周期治疗后的残差离散度评价中删除汽提处理后残留的部分或个别指标的“全面”目标的做法,再次添加到混乱的准确性字冠的主要错误。

然而,从精密测试方法的综合指数可以看出:所谓的综合性精密经纬仪经纬仪的实际轴系误差,偏心误差消除,聚焦误差,避免加工后的残余误差的离散程度评价,主要是表盘描绘不均匀的错误,一个错误的评价。虽然综合性精密测距仪的加乘常数错误,错误校正周期治疗后的残差离散度评价中删除。汽提处理后残留的部分或个别指标的“全面”目标的做法,再次添加到混乱的准确性字冠的主要错误。也就是说,所谓的“准确性”是分解的意思,而不是只是一般意义的实际精度进一步解剖。

三、精度计算方法问题

测定精度之间的接近值,准确度表示测定结果与实际值的密切程度。精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只有在消除系统中的错误的前提下,精度高,准确性也高,精度差,测量结果是可靠的。差是用来衡量的分析的结果的精确度,准确度误差表示。最能证明水准测量点位误差的离散度和水准测量闭合差的离散度没有数学上的直接或间接关联的证据就是:

1、水准标尺的尺长比例改正误差(系统误差)对水准测量点位误差的影响是直接的,而它对水准环路闭合差却不产生影响;2、测量参考起点本身的误差对每一个测量点的精度的影响是直接的,但它却也不影响环路闭合差;3、仪器的分辨误差对每一测量点的精度的影响是直接的,但分辨误差足够大时却反而能导致闭合差为零。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以闭合差来评价精度,才有了甚至测量结果的精度反而比测量参考起点的“精度”更高的反逻辑,才有了“精度”越测越高的反逻辑,才有了经过绵延数千公里测量路径而“精度”丝毫不受损失。实际上,测量成果的精度=测量参考源的精度+测量过程的精度损失量。所以一般的原理是:测量过程实际都是精度的损失过程,被测量的结果的精度不可能超过测量参考源的精度,只能是相对的和局部的定论。

四、改正数问题

测绘界习惯于将许多误差剔除而用残剩误差来评价精度,而把那些所剔除的误差命名为改正数,这一命名就为剔除的合理性暗示了依据:改正数嘛,改了自然就没了,当然也就不影响精度。但这些改正数都是些什么呢?其实就是系统误差。前边提到的经纬仪轴系误差、度盘偏心误差,测距仪的测距加乘常数误差、周期误差等都是系统误差。

这就是测绘思维的一个理论基础:系统误差是稳定的,稳定的误差是可以改正的,改正了就不影响精度。所以系统误差就是改正数,改正数就可以为任意大小。事实恰恰相反,绝大部分系统误差其实都是不稳定的,其所谓的系统误差的“稳定”只是仅仅相对于随机误差随机性而言的,根本不是绝对的稳定,“改正数”处理方法不是不讲前提条件的。实践中许多劣质仪器的系统误差的计量检验结果每年都不相同甚至差异巨大的事实就是例证。

正因为系统误差的不稳定属性,仪器的设计师们常常为此绞尽脑汁,而这与测绘界的一个简单的“改正”处理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反差。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个“改正数不影响精度”的思维,所以就有了存在巨大偏差的仪器也是合格仪器的高论。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个“改正数不影响精度”的思维,所以就有了甚至仪器存在非原理性系统误差的设计错误,但按我国测绘仪器计量规程仍然属于“合格仪器”的奇闻。事实上,许多文献对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分类相对性、对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之间的辨证关系都有非常充分的论述。这应该受到重视。

五、结尾

显然,如果将测量的重复性和改正数这样的精度理念引入仪器学,仪器的设计师们定然会欣喜若狂。因为他们很容易想到让仪器的测量示值永远为0,让改正数等于真值,至于改正数的大小则和测绘学一样甩给计量部门解决。一个示值永远为0的仪器当然是测量重复性最高的仪器了。撰写此文诣在指出问题,希望引起学术界重视,从而理顺逻辑体系,促进跨学科交流,避免滥用成果的现象,避免形而上学的简单化思维。

上一篇:简述质量技术监督抽样调查中的问题与对策 下一篇:6月9—19日九江地区强降水过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