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难题

时间:2022-10-12 10:48:45

学困生素质教育中的一个难题

摘要:素质教育的实行,教育对象由选拔择优转变为全部毕业生,不仅增加了中学生数量,更主要的是扩大了学生之间的差异,特别是在数学学科上的差距。如何面对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彻底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对数学教师而言,解决好数学学困生的问题则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学困生 师生关系 结构 习惯

当前,全社会都在高呼素质教育,如何解决好数学学困生的问题是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困生”走出困境,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完善和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此,就如何使数学学困生发生转变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是涉及到心理学,教学论等多方面的综合科学。教师不光是知识的传授者,还肩负着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重任。学困生也渴望教师对自己“公平对待”、不歧视、不讽刺、不打击、不揭短。因此首先对学困生抱有诚挚的爱,平等的尊重,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热爱学生,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转化学困生的思想前提和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教师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里,例如,教师提出问题时,随之对学生投去一个充满信任的,亲切的目光,一张和蔼可亲的笑脸等都能给予学生很大的鼓励。教师心中有学困生、学困生心中才会有教师,师生情感上的一致性,会引起双方信息的共振,此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教学效果最佳。教师平时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尤其要克服师道尊严的作风,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研究学生,倾听他们的困难和要求,积极热情的帮助他们释疑解难,使他们体会到师长的温暖。教师平时对学生态度的结果会延伸到课堂教学中,学生由衷地对教师充满了敬意,喜欢这位教师,才会乐于接受教师的教学。

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结构和教学效果密切相关。确定教学结构要符合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由此,我按照以下五个环节进行:

1.复习引入:复习旧知识,引出新知识,这一环节力求简洁。

2.出示教学目标:这一环节是我这学期中新增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目标很有必要,可使学生有目的去听去想。出示目标的方式有时是口头点明,有时写在小黑板上,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做到在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

3.重难点层次分明:启发诱导精讲重点难点,从而达到分层落实目标的效果,不要以为在差班讲难题是对牛弹琴,关键是要铺好台阶,一步步加深,一步步增大难度,,学生也是能理解的。

4.例题讲解:例题讲解时引导学生发现解题规律,掌握思考方法和解题方法,数学题目千变万化,但其规律和类型却是有限的,引导学生抓解题规律,用规律指导练习是提高质量,减轻作业负担的根本途径。引导学生总结什么类型的题应该从什么地方入手,通常用什么方法,学困生的教学,更多的是引导他们总结规律并给他们指明,然后让他们应用规律,反复练习,提高他们对各种方法的熟练程度。比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和二面角,教会学生见到一道题,先看能不能用原始方法简便的做出来,如果用原始方法很难找出平面的斜线在平面中的射影,则求斜线与平面的法向量所成的角,若算出来的是锐角,则用90度减去该角:若是钝角,则用该角去减90度;若很难找出平面与平面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则直接求两个平面的法向量所成的角即可,而这些规律对于差班的学生,讲课时不给指明,学困生是很难发现的。

5.课堂练习:习题选择要注意紧扣目标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题量适中,难度适中,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并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矫正。

三 、降低作业要求,分层布置

对于数学作业,应以课本为主,不搞偏题、怪题,不搞题海战术,题量适中,结合学生能力,拉开档次,不搞一刀切。如果一味追求统一,这样势必造成学生应付了事,也就出现了大面积的“复制”,根本不能达到课后巩固知识的作用。所以我采取分层布置作业的方式,学困生做A组题,中优生加做B组题,这样就避免了学困生“吃不了”和中优生“吃不饱”的现象。

四、答疑贵在启发

鼓励学生多问问题。但对学生的问题,不是只回答怎么做而应通过启发学生如何解疑,每次我都只给学生启发,让学生思考这道题都涉及到一些什么知识点,以前有没有做过这种类型的题,如果做过,让他找出来,对比分析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换了条件,还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来解决,如果不能,该作何新思考,如果不会再给他引导,指出他在思考的过程中思路出现障碍的原因,从而让学生自己通过理解而得出正确的结果,使他们从中找到成就感。如此下来,既能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钻研精神,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及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学生思想的误区,以问代答,比正面回答效果好很多。

五、培养良好的改错习惯

要想提高差班学生的数学成绩,培养学生良好的改错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学困生基础差,学习习惯差,作业出错是在所难免,若不养成改错习惯,提高成绩则会成为一句空话,当然,使学生自己主动地去改错并不容易,需要一段时间的监督和培养,自第一次作业开始我把作业中出现重要错误的学生全部留下,要求他们自己检查错误所在,原因所在,学生对错误原因大都认为是马虎,不细心,其实粗心、马虎的原因大多是知识学的不透彻,一旦对知识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后就不会粗心马虎以致出错了。正如学生对1+1=2已达到相当熟练程度,因此不会出错一样。给学生逐个分析是哪些概念,定理,法则还没有达到相应的熟练程度,并帮助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现在学生已养成了自己检查错误原因并自己改正错误的好习惯,当天的作业发下去,他们都会把做错的题再在后面做一遍。

森马的广告词是:穿什么你就是什么。而我想说的是,即使是学困生,只要你把他当作优生来教,他就一定会成为优等生。

上一篇: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下一篇:爱,让生命像花儿一样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