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芬太尼在声带息肉摘除手术中的应用及术后护理

时间:2022-10-12 09:22:46

瑞芬太尼在声带息肉摘除手术中的应用及术后护理

【关键词】 瑞芬太尼;声带息肉;摘除手术

声带息肉的发病率日渐增加,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声带息肉摘除术在更多的基础医院也能开展。因而在临床中重视该病种病人的护理也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一个途径。声带息肉摘除术的特点是手术操作刺激强度大,手术时间短,术后的疼痛轻微。常规的物可以满足手术的要求,但病人术后恢复时间长,而且还容易出现喉头水肿,严重者危及生命。笔者在工作中发现瑞芬太尼恰好适合声带息肉手术的应用,经检索发现还没有瑞芬太尼在声带息肉摘除手术术中的应用及术后护理的系统的报道。

1 一般资料

本实验经过盘锦市第二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选取我们选取盘锦市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2年7月进行的60例声带息肉手术病人,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在32岁到62岁之间,术前病人ASA分级为1-2级,肝功、肾功、血糖、血压等无明显异常或者经过内科系统治疗后均在正常水平范围内。

2 方 法

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病人入室常规监测血压、脉搏、末梢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开放静脉通路,输入生理盐水。吸氧排氮5分钟后实施麻醉诱导,实验组:依次经脉注入咪达唑仑2毫克,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丙泊酚1.5-2㎎∕㎏,瑞芬太尼1.5ug∕㎏,然后经口插入气管导管(男6.5﹟女6.0﹟),术中麻醉维持采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依据监测指标调整用量。对照组麻醉诱导过程为依次经脉注入咪达唑仑2毫克,芬太尼0.04㎎∕㎏,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丙泊酚1.5-2㎎∕㎏,然后经口插入气管导管(男6.5﹟女6.0﹟),术中麻醉维持采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两组病人麻醉苏醒后送回病房。

观察指标:麻醉诱导前(T1)血压、心率;插管即刻(T2)血压、心率;术中置入支撑喉镜时(T3)的血压、心率;手术结束后的苏醒时间;苏醒后是否有躁动等并发症的发生,返回病房后连接监护仪时(T4)的血压、心率及脉搏血氧饱和度,以及病人是否有头晕、恶心及呕吐等发生。

3 结 果

两组病人不同时刻血压及心率比较,没有明显差异,表明:瑞芬太尼及芬太尼在声带息肉手术中均能满足手术需要;但将两组病人术后返回病房的状态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表明:实验组病人生命体征更平稳,病人苏醒质量更好,麻醉风险更小,详见表1、表2。

3 讨 论

本研究表明,瑞芬太尼及芬太尼都可以在声带息肉手术中应用,但应用瑞芬太尼的病人,术后末梢血氧饱和度更好,苏醒质量更高,麻醉后并发症更少。这与瑞芬太尼药物的优点有关。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的u受体激动药,具有快速、强效、超短效、的显著优点,因而可控性极好,不仅有利于术中的血流动力学调控,并且有利于术后从麻醉中迅速苏醒。瑞芬太尼易被血液和组织中的非特异性酯酶消解,代谢不受肝肾功能影响,其镇痛作用比芬太尼强(1.34:1)静注起效快[1],作用时间短[2],这使瑞芬太尼在短效手术中应用优于芬太尼。以往的研究表明,瑞芬太尼更能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的不良反应,钱小伟[3]等报道瑞芬太尼呈剂量依赖性减少或终止气管插管后的心率增快;同时,通过对心肌的直接抑制作用,组胺释放、迷走神经兴奋等方式使血压降低。这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瑞芬太尼在声带息肉摘除手术中的应用,可以明显改善病人的苏醒质量,有利于术后护理

参考文献

[1] 刘晓芬,胡宪文,李云.帕瑞惜布钠复合吗啡对瑞芬太尼致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影响.中华麻醉学杂志,2010,30(5):545-548.

[2] 王鹏,吴永伟,刘启明.瑞芬太尼在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中合适剂量的临床观察.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8):802-803.

[3] 钱小伟,金孝岠,李士通,等.不同剂量雷米芬太尼对全麻诱导期血液动力学和血浆皮质醇的浓度影响.临床麻醉学杂志,2006,22(7):652-654.

上一篇:头孢类菌素不合理应用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急救观察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