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调控什么

时间:2022-10-12 09:05:56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调控什么

[摘要]我国小学教学有重视备课的好传统,许多老师课前精心设计教案,并按着教案上课。但是,不少老师的课堂教学只是按着预先的设计“走教案”,较少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命状态。课堂教学应当焕发生命的活力。教师要教师有一定的调控艺术。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 教学调控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调控是指教师为获得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采用控制论的原理,根据课堂上学生的表现,针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等作必要、及时地调控,小学数学教师课堂调控能力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的效果,探索小学数学教学课堂调控方法,有效组织教学,是实现“省时高效”的必由之路,那么,实施调控策略,提高课堂效率,都要调控什么呢?下面请跟随笔者一同步入小学数学课堂中。

一、要针对教学目标实施调控

教学目标是教学系统的起点与归宿,教学的每个环节都要有相应的目标予以明确。

1.教学目标是调控关键

教师在课前,就要明确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都有哪些,学生应该采用什么方式掌握,要达到何种程度,不要过高也不宜偏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达到较好学习效果,做好调控准备,因此,在教学之初,就要调控好教学目标。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找准方向,例如:新世纪版小学数学三年上册第四单元“乘法”,第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可确定为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通过以旧引新的方式。让学生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开始学习,并适时创设现实情境,为学生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提供可能,所以调控教学目标,教师的问题设计以及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就显得尤为重要。

2.学习内容是调控重点

教与学的内容是连续发展的,不可断章取义,每个环节,每个层次的学习内容一定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组织调控,及时调控并减少无关内容的生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内容常常会被分解,很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统领全局,科学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必须给学生呈现明确、完整的知识结构,让学生获利知识的同量,掌握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能力,善于区分主次,现象与本质的东西,要有效利用好40分钟,集中精力完成教学目标中的主要学习任务。

3.教学过程是调控难点

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交往的过程,更是生生互动的过程,也是学生主体展现的过程,教师及时把握学生动态,把握教学调控方向,在过程中随时巧妙调控,就显得困难重重,因为课堂中的学生是灵动的个体,无法预知生成的问题,教师的主导,最终通过调控,要体现在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中,真正实现自我调控,这就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情,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准确判断学生可能发生的问题,并准备相应的策略,这个调控也是动态不可预知的。

二、要针对教学时间进行调控

根据国家课程标准的规定,小学生一节课应在40分钟内完成,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合理分配讲、学、练的时间,达到当堂任务当堂完成,不能总是习惯性的拖堂,影响正常的课间休息时间,这就要求教师不断调控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向40分钟课堂要质量,不同年龄的孩子,在课堂上所能接受的知识信息量也不同,所以精讲精练,例如,三年级(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第七单元“年、月、日”,通常这一内容,老师都会拖堂,似乎一节课很难完成,所以针对这一内容,有很多内容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知道的,老师就不用讲;有关年月日的常识,学生能说的,就让学生完成,教师要侧重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规律,掌握必要的方法即可,教学时间的控制,就是避免课堂时间过紧或过松,依据控制论的方法。一定要给自己设计的问题与活动留有余地。

三、要针对课堂练习进行调控

练习作为教学重要环节,往往被老师理解为是学生自我控制环节,其实不然,有效调控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和应用基础知识,而且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练习要精,调控策略是:练习一定要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不可随机安排,这一调控在备课时就可以预设了,同时练习目的性要强,要有目标意识,充分了解所设计的每一个练习的价值,这一点我们还要从教材的设计出发,认真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要围绕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层层加深,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为最终目标。

四、要针对学习兴趣调控

心理学认为,好奇心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因之一。是喜欢数学并学好数学的一种心理倾向,激发学生兴趣,会更好地推动学生进行学习。

小学生的课堂有效注意时间仅15分钟左右,所以教师调控时,将重点,难点内容安排前15分钟之内,那么,在学生注意力开始不集中的时候,怎么办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及时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评价语,奖励小红花,评优等方式,刺激学生的兴趣点,以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

五、学生学习情绪的调控

学生学习是否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其程度高低和学习情绪密切联系。一要注意学生之间情绪的相互影响。教师要及时捕捉情绪的信息源,优选如兴趣、愉快的情绪加以扩散,而对消极的情绪信息源进行负反馈控制,使课堂处在适宜的气氛中。例如对积极发言的学生加以赞扬;对难得发言的胆小学生加以鼓励;对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热情加以肯定,采用集体影响个人,个人影响集体的形式助长学习情绪的高涨;又如对学习涣散的学生采用提问的方式使之振作精神,对纪律松散的学生运用暗示的手法,对骄傲自满因而不注意听讲并对教师讲解表示“轻蔑”的学生提问难度较大的问题等等。

基于以上几方面,小学数学课堂,教师要对学生所要学习内容统筹安排,充分预设,目标明确,教学中及时把握学生动态,采取相应对策,以期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适时进行教学调控,同时要注重精讲精练,在教学中,除了教学内容本身,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兴趣等诸多方面进行调控。实施因材施教原则。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习对象,科学有效地设计教学流程,优化多种调控策略,实施动态调控,以实现省时高效的理想目标。

上一篇:让学生成为“运算器”教师成为“控制器” 下一篇:校园电子商务运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