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明礼仪入手培养好习惯

时间:2022-10-12 08:52:37

从文明礼仪入手培养好习惯

时下,有许多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把玩过的玩具随意乱扔,不会收拾屋子,整个房间乱糟糟的等。其实,这些都是孩子没有良好行为习惯的具体体现。针对部分学生目前的这种状况,我觉得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应先从文明礼仪入手。

一、抓实开学教育,形成良好氛围

每当新学期开始,我首先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上好第一节礼仪课。具体做法:首先对学生提出要求明确、具体详细的文明礼仪常规,使每个学生心中有数,然后重视第一次文明礼仪训练,既要让学生明白“理”,又要训练“仪”,学练结合,以练为主,使学生知道怎样去做,让学生慢慢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式,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

例如开学初训练学生坐、站、走的姿势,我在前面摆一套学生桌椅,给学生做坐的示范:头要正,身要直,脚放平,目视前方。然后,用标准的立正姿势站在学生前面示范站姿。随后,我对学生进行反复训练,让他们“起立、请坐”,直至达到动作迅速、整齐划一。

为了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我在黑板上画了两棵小树苗,一棵是直的,一棵是弯的,然后对学生说:“这棵小树苗是直的,长大也是直的;另一棵小树苗是弯的,长大也是弯的。你就好比一棵小树苗,现在是直的,将来也是直的;现在是弯的,将来也长不直。”有时我也会画一棵挺拔茂盛的大树和一棵弯曲的老树,问学生愿意像哪棵树。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像直直的大树!”这时我会让学生起立,昂首挺胸,眼望前方。我巡视每一个同学,检查他们的站姿。有了良好站姿的基础后,再练升国旗仪式。我让全体同学立正站好,眼睛望着国旗。同学们反复演练,认真琢磨。就这样,规范的训练在孩子们的脑海中打下了讲文明礼仪的烙印。

二、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做活礼仪工作

根据儿童心理去做活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工作,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树立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育学生见到老师或客人行45度鞠躬礼,教师也要做到,给学生起到示范作用。比如平时学生向教师问好,每次教师也要点头或招手向学生问好。我在路上碰到班里的孩子,都会主动和他们打招呼。如果我做错了事或者错怪了他们,也敢于向学生道歉说:“对不起!”学生为我整理讲桌,我会笑着说:“谢谢!”望着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教室,我会对同学们说:“你们辛苦了!”这种教育的效果胜过千言万语。在教育教学中我注意仪表端庄,以身示范,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小学生在行为实践中的榜样,除教师外还有同学,学生也希望自己能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教师可根据他们爱受表扬、具有上进心这一心理特点,在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规范训练时,坚持正面教育,注意树立典型,用礼仪榜样去感染学生,为其他同学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2.强化训练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为学生树立文明礼仪的榜样之外,还应该进行不间断的强化训练,使学生渐渐养成文明礼仪的好习惯。例如,在学校就向老师问好这一要求,不断地在班内进行定时或不定时的强化训练,使学生形成习惯,见到老师便自然而然地问好。

3.争先评优

无论多好的办法或做法都离不开完善的奖惩机制,在学生形成文明意识、养成良好习惯之后,我们还要对表现出色的学生进行奖励。结合学生参加的各种活动,学生的日常表现以及校外反馈,可以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考核,每月评出“文明礼仪之星”。

三、文明礼仪常抓不懈,习惯一抓到底

养成教育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出现反复是正常现象,应对学生充满信心,抓反复、反复抓,扎扎实实,坚持不懈。比如,每当看到校园内有纸屑时,我都提醒学生弯腰捡起,慢慢地,他们就养成了习惯,看到地上有纸屑便主动去捡。

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是让学生在认识和实践的循环往复中由被动变为主动,最终把懂文明、讲礼仪内化为自己的一种素质。只要我们持之以恒,一抓到底,学生一定会养成好习惯。

文明礼仪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树立自信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提高学习主动性、自觉性等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通过礼仪教育,我班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同时也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我将不断努力,尝试更好的教育策略,促使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再上新台阶。

上一篇:打造和谐班级四招 下一篇:网络研修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