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面板的16.7M色之争

时间:2022-10-12 08:41:02

众所周知,液晶面板的性能基本决定了LCD显示器的综合表现。以往给消费者留下的印象是TN面板在色彩和可视角度方面都差强人意,尤其是6bit的16.2M色显示效果非常一般;而MVA和IPS面板则是高端的象征,16.7M色显示器让不少人趋之若鹜。但是,随着新一代改进型TN面板的出现,TN面板也打上了16.7M色的标记,这在业界形成了争议。

今天我们辩论的话题是:改进型TN液晶面板的16.7M色到底是幌子还是真实表现?

正方观点:改进后的TN液晶面板完全达到16.7M色效果

反方观点:所谓的16.7M色并不可靠,TN液晶面板摆脱不了低端形象

第一回合

背景知识:8bit液晶面板的16.7M色显示代表什么?

从色彩的角度来说,无论是CRT还是LCD都有真彩显示这样一个概念,其含义是指在R.G.B(红绿蓝)三个色彩通道都具有在物理上显示256级灰阶的能力。所有的CRT显示器都具备真彩显示能力,而LCD显示器方面则不尽然。目前,8bit液晶面板可以显示16.7M种颜色,尽管距离真彩的24bit还有不小的距离,但是已经表现不错。反观6bit面板所实现的16.2M色,它与8bit面板之间的色彩差距还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设计用户会更加敏感。

正方

TN面板不等于16.2M色

以往,我们认为TN面板只能是6bit色彩.而事实上这是限于当时TN面板灰度级数不够。而现在,改进后的TN面板完全可以搭配8bit驱动IC,真正实现8bit色彩输出。在很多媒体中.我们经常看到“VA类面板一定是8bit,而TN类面板一定是6bit”的说法,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谬误。从概念上来说,所谓的“液晶面板”就是“基板玻璃+背光模组+驱动板”组装的合称,但是真正决定色彩的部分还包括一个驱动IC,而驱动IC部分由显示器厂商自行选择。可以这样认为:使用TN类面板结合8bit驱动IC的显示器也是8bit LCD,但是由于以前TN面板无法支持8bit且整体表现一般,因此其色彩表现并不出色。而现在,TN面板已经大幅度改进,搭配8bit驱动IC自然可以做到16.7M色显示。

反方

TN面板的16.7M色“水分太多”

TN面板在本质上和VA类以及IPS面板有着很大的区别,主要是灰度级数不够,而且这一情况并没有因为改进的工艺而得到大幅度改善。我们并不否认改进后的TN面板的确比以前的TN面板色彩更好,但是要说已经实现16.7M色,那娃然有“噱头”之嫌。而且改进后的TN面板依然只有160度可视角度,这与VA类面板还是差距不小。

第二回合

背景知识:帧速率控制技术

客观来说,帧速率控制技术的确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具体的实现过程在各大液晶面板厂商手中却是大有玄机。部分液晶面板因为本身的品质不佳,因此无法很好地利用这项技术,这也就使得其色彩表现力明显逊色一些。当然、我们不能认为有了优秀的帧速率控制技术就可以使得6bit TN面板的笔记本电脑屏幕等效于8bit面板,而仅仅是一种补充。

正方

帧数率控制技术让TN面板彻底“翻身”

以三星近期推出的B-IN Ⅲ液晶面板为例,它主要通过帧速率控制技术改改进色彩表现,也就是利用视觉惰情的人体生理特性。适当的控制帧速率,再加上对相邻帧之间的颜色进行一定的控制,让用户在LCD显示器观看动态画面时,可以看到本不能显示的颜色,从而达到更加理想的色彩表现。如果用一些IPS或是VA类面板的LCD显示器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整体色彩表现的差距已经微乎其微。从这一点来看,改进型TN面板的16.7M色就值得肯定。

反方

帧数率控制技术并非新花样

其实帧数率控制技术在VA类以及IPS面板上也有应用,这几乎是任何液晶面板技术都具备的,只不过近期部分厂商将其作为宣传改进型TN面板的噱头。也许帧数率控制技术本身也在进步,这帮助了TN面板实现更加理想的色彩表现。但是我们要说的是,这并不能改变其6bit 16.2M色显示的事实,毕竟优化技术不等于提高色彩位数。

第三回合

背景知识:8bit驱动IC搭配TN面板的效果

8bit驱动IC芯片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TN面板颜色先天不足,但是这并不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法,直接暴露出来的问题是可见的像素抖动以及无法得到253、254、255这三种灰度。即使应甩了像素抖动技术,此时能够显示出来的色彩也只有0到252灰阶的三原色。但是,现在改进型TN面板的灰阶能力其实是介于6Nt与8bit之间,因此这种驱动IC略微高于面板的搭配的确也是合理的。

正方

16.7M色的TN面板不仅仅是三星B-N Ⅲ

在近期很受关注的22英寸液晶面板中,很多TN面板都实现了16.7M色,这可以视为是整个TN面板技术的整体提高。奇美新一代TN面板在16.7M色的基础上还实现了300cd/m2的亮度和700:1。与奇美22英寸面板表现接近的还有同样来自台湾的瀚宇彩品22英寸面板,而且其特殊的工艺能够实现1200:1的高对比度。此外,LG与飞利浦合资建造的LPL面板也值得关注,这也是基于TN类型的基础上实现16.7M色,并且这类面板可以配合LG的锐比(DFC)技术实现更高的超高对比度。

反方

TN面板的16.7M色太过依赖于驱动IC

我们认为与其说这是TN而板技术的进步,不如说驱动IC的技术进步。现在,这些TN面板的灰度级数确实有所改善,但是远没有到媲美与VA类或是IPS面板的地步。对于厂商而言,此时如果搭配6hit驱动IC,那么无异于浪费TN面板辛辛苦苦的改进。而在搭配8bit驱动IC之后,其实际表现并没有充分利用到8bit IC的16.7M色显示。

评审团结言

改进后的TN面板所展现出的色彩效果提升是值得肯定的。客观来说,改进后的TN面板介于6bit与8bit之间,也就是说肯定比以前的16 2M色显示效果好.但是还没有达到真正的16.7M色效果。既然现在16.7M色已经在TN面板上普及,那么这就是最理想的性价比之选。作为理智的消费者,我们认为没有必要执著于细微的差别而付出更多的价钱,毕竟现在IPS或是MVA面板的LCD在价格上难以令人接受。

上一篇:3000:1高对比度是否只是数字游戏 下一篇:LED背光技术让笔记本屏幕更近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