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Powerpoint和几何画板走进数学课堂

时间:2022-10-12 08:17:48

让Powerpoint和几何画板走进数学课堂

摘 要:几何画板具有极其强大的运算功能和图形处理能力,可使抽象的感念形象化,让Powerpoint和几何画板走进数学课堂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而制作Powerpoint演示幻灯片有一些原则和方法,在此笔者对这一问题做简单阐述。

关键词:Powerpoint;几何画板;提高课堂效率;最优化

中图分类号:G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4-094-2

网络资源的共享、无限扩展的知识信息链接,都使电脑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优势。Powerpoint和几何画板简便易学,是非常好的教学工具,掌握了这两种软件,就可以天天让多媒体课件走进数学课堂,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我们教师若能合理利用校园网和互联网上的共享资源,再因地制宜地自制教学课件,就能充分利用计算机速度快、储存量大、易操作等优点,为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数学教学内容有时比较抽象,传统的教学手段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计算机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进行动态展示,加强学生的直观印象,这样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中有时难以克服的问题,化静为动,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几何画板具有极其强大的运算功能和图形处理能力。利用几何画板中的测量功能,很容易再现数学概念的动态发现过程,例如:初三的三角函数定义很抽象,往往是一章都学完了,学生还不知道什么是正弦函数,笔者告诉学生所谓y是x的函数,就是y只随x的变化而变化,笔者用“几何画板”任意画一个直角三角形,度量出∠A的大小和∠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拖动三角形的顶点A,使三角形的形状、大小、位置改变,学生很容易发现:当∠A的大小改变时,∠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也在变化。将ABC缩放(即:保持∠A的大小不变),学生也很容易发现:当∠A的大小不变时,尽管ABC的大小在改变,但∠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并不发生改变。可见∠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只随∠A的变化而变化,因此∠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A的函数,我们把这种函数命名为正弦函数,像这样用几何画板来讲,学生就好理解的多,再将做好的几何画板的片子链接到Powerpoint,上课用起来就非常方便了。

几何画板便于学生在变化的图形中发现恒定不变的几何规律,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让学生发现定理、猜想结论,同时,加深对定理的印象。例如:讲弦切角定理时,笔者用几何画板做如下设计:任意画直线AD切O于点A,度量出圆周角∠B和弦切角∠CAD的大小,改变点B至最特殊的位置:让AB经过圆心O,观察弦切角∠CAD与所夹弧所对的圆周角∠B的关系,引导学生猜想出:弦切角等于它所夹弧所对的圆周角。以A点为端点,继续旋转AC边,改变弦切角∠CAD的大小,观察弦切角∠CAD与所夹弧所对的圆周角∠B的关系,验证了学生的猜想――弦切角等于它所夹弧所对的圆周角。由于计算机字体规范、图画清晰、课容量大,再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透彻分析、讲解的优势与信息技术条件下利用技术突破数学教学难点的优势有机地结合,就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从而达到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空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空间还给学生的目的。使学生乐于学习!

像圆心角、弧、弦、弦心距之间的关系定理,切线长定理等等,这些课用几何画板效果都非常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加上设置新的教学情景,巧妙引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中学生有意注意时间比较短,没有情感的脑力劳动又很容易使他们产生疲倦,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饱满的情绪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学习就成了他们的负担。怎样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变的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可以借助多媒体通过声、像、动画等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为学生创设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大脑始终保持兴奋状态,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学生一旦对数学产生兴趣,将乐此不疲,废寝忘食,自觉自愿也不觉得辛苦,怎样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是我们教师一直要专研的课题。

Powerpoint演示幻灯片的制作非常简单,自学很快就可以学会,但要做一个优质的课件不是一蹴而就的。

数学课件的制作必须遵循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不遗余力地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传统的板书和投影在效率和清晰度上都与Powerpoint无法媲美,多媒体的使用可以大大缓解学生学习的压力,使学生更加热爱学习,从而提高了学生积极主动的意识,因此我们应大力提倡利用网络资源的共享和自制教学课件,让Powerpoint和几何画板广泛普遍的走进数学课堂。

利用多媒体设计的教案、课件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易修改,易保存,方便快捷的粘贴、复制功能为我们的教案修改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能让教师从繁重的备课书写中解放出来,一个优秀的教学案例很可能不是由一个教师一次形成的,而多媒体的这一特点也正为终生从事教育事业的老师们为教学的精益求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备课平台,而且资源的共享可以大面积,大幅度地提高广大教师的素质,在这一点上我校的数学教师有深刻的体会。

制作Powerpoint演示幻灯片有一些原则和方法。

首先数学课件的制作必须关心课件的教学价值,应围绕课件的教学目标,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按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表现形式,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特有优势。

PowerPoint幻灯片本身从来不是演示的主角,学生才是主角。幻灯片仅仅是人们用来帮助学生倾听、感受或接受教师传达信息的工具,所以不要让幻灯片喧宾夺主,不要制作得过于繁杂,过分追求“外在美”,课件的制作应清爽、实在。

幻灯片应该留有大量的空白空间,不要被迫用妨碍理解的标识或其它不必要的图形或文本框来填充这些空白区域。幻灯片上的混乱越少,它提供的视觉信息就越直观,主题就越突出。无关的颜色图片尽量少,配色和拥挤的排版让学生很疲倦,一张片子字不要过多。如果您设计的Powerpoint幻灯片杂乱无章、文本过多、不美观,就不能在演示的时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有效地传递重要信息。一节课片子不能太多,20张左右比较好,多了教师常会把不住幻灯片切换的速度,就不再能结合传统教学的优势。放Powerpoint演示幻灯片要有一定的间歇,不仅能带给学生视觉上的休息,还能有效地将注意力集中到更需要教师口头强调的内容中,例题的过程切忌大片地切入,应一行一行地切入,像教师板书的速度,教师绝不能将背朝向学生,逐字阅读幻灯片上的文字,或只当一个放映员。幻灯片的目的在于支持教师的叙述,而不是使教师成为多余的人。如果没有教师的解说,再优秀的PowerPoint幻灯片也几乎没有什么意义。至少计算机不可能代替教师的情感教育,也就不可能完全代替教师的教学。

另外不要在所有幻灯片之间添加特效,避免使用PowerPoint中的嘈杂音效(如过渡幻灯片时使用的掌声或电铃声等)。最多使用两到三种类型的过渡特效。在色彩、音响、内容的切入退出设计上应遵循简约性原则,不要画蛇添足。幻灯片之间过渡的动画太多而忽视数学本身的本质因素,造成对数学教学活动的干扰,会使学生丧失兴趣。

字体可传递微妙的信息,所以字体的选择很重要,在整个幻灯片演示中应使用相同的字体,补充字体不要超过两种。数学课件字体用Arial比黑体好,因为要用到许多英文字母,字体应比较大,如40号且加粗,几何图形的线条粗一点好,6磅都可以,这样学生可以看得比较清楚。课件的操作要简便灵活,一节课的链接不要太多,投影的画面要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布局突出重点,减少无益信息的干扰。

建立一个视觉主题,但避免使用PowerPoint模板,各科教师都用这些模板,没有新意,让学生看了昏昏欲睡。您可以制作自己的背景模板,然后您可以将这个PowerPoint文件保存为设计模板(扩展名为.pot),方便以后使用。

上一篇:浅谈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困境的破解策略 下一篇:实干·实验·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