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和实验创新

时间:2022-10-12 07:02:40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和实验创新

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创新教学方法的探索性研究,提出了具有“独创性”的教学方法――“倒置法教学”,并对这种方法进行了必要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教学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深受大多数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倒置法教学;创新教学;教学方法;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18-0113-02

1 “倒置法教学”的提出

在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先上机操作,后进行理论教学,是否会让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呢?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尝试了这种 “倒置法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于“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的第2、3、4、5、7章内容,并对三个月来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大多数的同学认同和欢迎这种新的教学方法。

2 “倒置法教学”适用范围

“倒置法教学”是针对“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提出来的,它不适合理论性较强的课程的教学,但是,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来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我们建议可以在实践课时占总课时比例接近或大于50%的课程教学中使用。同时,对不同课程内容的教学也不可以一刀切,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法。

3 “倒置法教学”的实施步骤

(1) 实践课。场地:多媒体机房。

第一步:上机指导:教师首先演示实验内容的操作方法,学生模仿。

第二步:结合配套的“实践教程”,学生进行上机操作。

第三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带普遍性的问题集中解答。

(2) 理论课。场地:多媒体教室。

第四步:理论内容的多媒体教学。

第五步:教师提出相关的理论问题,学生进行讨论、回答。

第六步:回到第一步继续实践。如此循环,直到完成本章的教学内容。具体的实施步骤如图1所示。

4 “倒置法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由于学生的计算机基础不一样,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其他的措施来补充“倒置法教学”中的不足。

(1) 结合分层次教学来弥补“倒置法教学”的不足

1) 成立班级“计算机辅导员”,每个班级选择5~7个计算机操作能力相对比较好的同学担任,每个同学负责4到6个同学的计算机辅导任务。期末根据各自负责同学的最后考试成绩和这些的同学反映,分别给“辅导员”在最终成绩上加分 (例如1~5分不等) ;同时在其他方面给予优惠。

2) 增加课外辅导时间,对基础比较差的同学,每个班级每周增加1个晚上(3小时)的课外辅导时间,针对同学们提出的理论问题进行解答。

3) 不定期和同学们进行书面或在线沟通。通过这些手段,我们可以及时地了解同学的想法和意见,从而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2) 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提高实验课的理论知识的含量

1) 在上实验课的时候,随时随地穿插所涉及的相关理论内容,以弥补理论后学的不足。

2) 上实验课时由于学生问题较多,一个指导教师可能来不及辅导解答,可以让“学生计算机辅导员”一起协助老师辅导学生上机。

(3) 采用“倒置法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是要选择合适的课程内容,对“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课程而言,教学中我们选择了其中的第2章(Windows操作系统) 、第3章 (Word) 、第4章(Excel) 、第5章 (PowerPoint) 和第7章 (FrontPage) 这五章内容。选择这五章内容的理由是可操作性强。

其次是上机指导不可以少,实验课的地点最好选择在有多媒体投影仪的计算机机房里进行,一边演示一边让学生模仿练习,这样有利于及时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错误,引导其正确进行实践操作。

第三,在上机练习中,实践教程是关键。对于高职类的学生,教学一定要做到“因材施教”,要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采用“寓教于乐”的趣味案例以提高学生完成实验的积极性。

5 “倒置法教学”实施效果调查及分析

我们设计了如表1所示的学生调查表,以反映出学生对“倒置法教学”的接受和认同程度。

班级:填表日期:

采用上述表格进行调查,我们对三校生(中专、职高学生)和普高生分别进行了统计,表1为三校生和普高生调查结果的统计表,同时分别给出了对应的饼形比例图(图2、图3) 。

从图、表上可以看出,三校生和普高生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绝大多数学生都表示了赞成

6结论

我们认为,“倒置法教学”的创新思想和教学理念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特别是对于“实践课时”比例较大的课程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具有独到的优越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必须结合其他方法(如分层教学),灵活运用,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吴林华(1965-),女,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技术系副教授,电子邮件:

上一篇:高职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着眼学生自主学习 构建校本实验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