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在信息化工作会议的发言

时间:2022-10-12 06:54:04

干部在信息化工作会议的发言

近年来,我市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信息产业厅的关心指导下,积极推进“区域信息中心城市”建设,把信息化建设与产业升级发展、城市管理运行、群众工作生活紧密融合,在信息产业发展、政务及社会信息化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载体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大力推动信息产业发展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信息产业发展,把信息产业作为特色主导产业,以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促进和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推进产业发展,形成整体合力,强化市信息化领导小组的组织推动作用,研究解决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加快信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大力加强产业载体建设。逐渐形成了以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园(CIIIC)为核心,全国软件出口创新基地、全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国家动漫产业基地、齐鲁软件园等多个国家级园区协同发展的产业布局,产业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CIIIC取得阶段性成果,国家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化基地揭牌,山东华芯半导体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为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项目的落地打下了良好基础。今年上半年软件产业完成销售收入84亿元,占全省56%,同比增长29%;软件外包完成3525万美元,同比增长50%;动漫游戏相关企业达103家,比去年年底增加33家,动漫游戏年生产能力超过7000分钟。

二是着力加强产业规划引导。通过制定《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明确产业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截至目前,全市基本形成以计算机服务器、通信网络设备、数字家电和半导体元器件为主要产品的产业集群,半导体照明、太阳能光伏、射频识别(RFID)等新兴产业取得快速发展,涌现出浪潮、中创等一大批在国内占有较高市场份额的知名企业。

三是努力优化产业发展环境。通过出台《进一步加快软件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扶持政策,设立软件产业专项资金,面向骨干企业开展“全方位,零距离”服务,建立软件外包出口“绿色通道”,为软件外包企业解决社保基金缴纳、专业人才落户和软件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等实际问题,进一步优化了软件产业发展环境。

四是加强人才培养引进工作。注重推进大专院校、培训机构和骨干企业的交流合作与资源共享,先后建设了一批信息技术人才实训基地和实习基地,建设“中日IT桥梁工程师示范交流基地”,逐步建立起人才实训、证书考试、人才测评及就业派遣“一条龙”服务体系。

通过多措并举,全市信息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今年上半年,全市信息产业销售收入322亿元,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柱和先导产业。

二、强化平台建设,加快资源整合,深入推进政务信息化工作

我市政务信息化工作采取“一个平台多个系统,一个系统多种应用”的建设模式,以市公用信息平台为依托,坚持应用主导、效益驱动,扎实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利用。

一是建设全市统一的公用信息平台。目前,平台接入单位达323家,上网计算机超过1万台,80个单位通过平台统一出口接入因特网,81个网站在平台托管,59项信息化应用系统依托平台开展,市公用信息平台在全市政务信息化建设中的核心支撑作用增强,分散建设、重复投资的局面得到改善。

二是积极推动跨部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财税增收信息化工程实现了工商、税务、民政等35个部门的信息交换与共享,几年来累计完成600多万条信息的交换和共享,强化了税源监控体系,使税款年新增2.8亿元,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行政审批信息化工程实现以网络为支撑的“一站式”审批、并联审批和行政审批业务的网上监督,21个部门54项审批项目实现在线申报与预审批,提高了行政审批业务的透明度和工作效率。政府资金网上结算信息化工程实现资金结算业务信息的实时处理和交换,工作效率提高50%以上,提高了政府资金集中结算工作的透明化和规范化。

三是着力提高政府门户网站的公共服务水平。我市政府门户网站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按照用户分类需求提供了“公民办事”、“企业办事”、“网上受理”、“查询咨询”等栏目,包含100项便民服务事项,实现了一站式受理、一站式反馈。网站开通以来的访问量已超过1000万人次,连续6年被评为国家、省级优秀政府网站。

三、坚持关注民生,提升服务水平,扎实推进社会信息化建设

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通过典型示范,部门联动等形式,以点带面,推动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建设,促进了管理服务水平的提升。

一是推动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建成市、区两级城市管理、指挥、监督平台,采用万米单元网格划分和部件、事件管理等技术手段,建设数字化城管系统,实现对城市建设的精确管理和快速服务。

二是推进信息化社区建设。采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方式,扎实推进“厅(信息服务厅)、屏(信息显示屏)、线(便民服务热线)、站(社区服务网站)”四位一体的信息化社区建设。目前已经建成26个便民信息服务厅和30个便民信息屏,实现通信、有线电视、机票、客车票等缴费服务,受惠居民达10万户。

三是启动城市“一卡通”工程。以市政公用领域为试点,初步实现市内大部分出租车和公园的“一卡通”缴费,并计划向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推进,争取打造成城市生活“一卡通”。

四是积极推进各领域为民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市公安局开通了方便居民申办二代身份证、护照、自编预选私家车号牌等业务的公安服务在线,网上直接办理业务占比达80%以上;市卫生局建成药品采购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了医院药品“随要随送”,增加了药品采购透明度,使药品平均价格下降35%;社保五项社会保险的收缴、结算、发放、监管全程网络化管理,市民5分钟内即可办理完毕手续;劳动、民政、工商、税务、物价、环保等部门为民服务业务信息化覆盖达到100%,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服务水平,深受群众好评。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持续推进和创新的工作。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全省信息化工作电视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兄弟城市的宝贵经验,围绕建设区域信息中心城市和“中国软件名城”的发展目标,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动力,加快信息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到年信息产品制造业和软件业销售收入分别达到800亿和700亿元,实现五年翻两番的目标;以促进城市管理创新和提升服务水平为目标,完善全市统一的政务信息平台,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公共基础信息开发利用,加快建设信息化社区、城市一卡通、农村信息化工程,提升城市信息服务水平,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为全省信息化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一篇:领导在市区常委会上的发言 下一篇:领导在外资企业会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