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菊切花大棚栽培技术

时间:2022-10-12 06:33:35

非洲菊切花大棚栽培技术

台州市椒江区花卉产业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速度很快,目前全区花卉种植面积近67hm2,以非洲菊、、百合等鲜切花品种为主,年产鲜切花1000万枝,年创产值2500多万元。

台州市椒江冬领鲜花种植专业合作社为椒江区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基地和设施农业明星企业,专业从事鲜花生产和销售,拥有鲜切花生产基地23.3hm2,钢架大棚65000m2,主栽非洲菊、康乃馨、等10多个鲜切花品种,年产鲜切花580万枝,年创产值600多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该社自2008年从以色列引进非洲菊品种,生产的“绿丰”牌非洲菊在2012年第三届的浙江省鲜花展示展销会上产品评比中荣获银奖。

台州市椒江冬领鲜花种植专业合作社已摸索一套大棚非洲菊切花高产栽培技术。现总结如下:

1 整地搭棚

1.1 整地作畦

非洲菊根系发达,栽植床至少需要有25cm以上的深厚土层,土质应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以微酸性为好,定植前施足基肥,每100m2施三元复合肥(15-15-15)15kg、腐熟厩肥500kg。深耕细整,拌入消毒杀菌剂。常规栽培时,作高畦或宽垄,畦宽1~1.2m,畦高或垄高25cm,做成一垄一沟形式,垄宽40cm,沟宽30cm,床面平整、疏松。

1.2 大棚搭架

一般按每棚宽9.1~9.3m(包括沟),棚内净宽7.7~7.8m,每棚长约70~80m,棚高3.4m左右,用热镀锌钢管搭架,坚固棚架,防台风、雨雪压倒。

2 定植

2.1 种苗选择

种苗最好采用组培苗,即用茎尖或幼嫩花蕾组织生产的苗,它具有生长势强、产量高、质量好的优势,且易保持品种的遗传性状,根据栽培的面积确定不同花色的种植比例,以利于销售。组培苗一般前期生长较缓慢,株体较小,因此在定植前最好先用10cm×18cm的营养钵寄养,定植时脱盆带土移栽。

2.2 定植时间

周年均可定植,但从生产及销售的角度考虑,4~6月份较为理想。

2.3 定植方式

每667m2栽4000株左右。最佳种植方式为1畦3行1浅沟,双行交错栽植。穴距20~25cm。栽植时注意使根颈部位略高于土表,以免引起根腐等病害。定植后浇定根水,宜在沟内灌水或使用滴灌系统。

3 栽培管理

3.1 温度

非洲菊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0~25℃,超过35℃则停止生长,低于10℃则生长显著减慢,低于4℃则停止生长并易受冻害。因此在夏季,棚顶需覆盖遮阳网,并掀开大棚两侧塑料薄膜降温;在冬季,封紧塑料薄膜,并要在棚内增盖塑料薄膜。遇晴暖天气,中午揭开大棚南端薄膜通风约1小时。应注意大棚内的夜间温度,低于4℃时应采取加温措施。

3.2 光照

非洲菊在阳光充足环境下花朵发育最好,对日照长度无明显反应,但在夏季应采取遮荫措施,可使花茎较长,对生产切花有利,同时可降温加湿。

3.3 灌溉

应采用滴灌或沟灌系统,以能在花朵下面或植株旁浇水为宜。幼苗期应保持适当湿度,以利于蹲苗,促进根系发育良好,并迅速成苗。要特别注意不要使水沾到叶丛中心的生长点上,以减少花芽腐烂、茎腐病等病害的发生和保证切花质量。

3.4 施肥

非洲菊为喜肥宿根花卉,氮、磷、钾需求比为15∶8∶25。在追肥时应注意补充钾肥,用量一般为每100m2每次施尿素0.2kg、磷酸二铵0.2kg、硝酸钾0.2kg。一般春秋季5~7天追肥1次、冬夏季10~15天追肥1次。

3.5 灌水

定植后苗期应保持适当湿润并蹲苗,促进根系发育,迅速成苗。生长旺盛期应保持供水充足,夏季每3~4天浇水1次,冬季约半个月浇水1次。花期灌水应注意不要使叶丛中心沾水,防止花芽腐烂。另外,灌水时可结合施肥。

3.6 摘除老残叶及花蕾

非洲菊基生叶丛下部叶片易枯黄衰老,应及时清除,以利新叶与新花芽的萌生,一般每株只需保持12~18片功能叶即可。在非洲菊首次出现花蕾时应及时去除,以保证植株的健壮发育。有些非洲菊品种在春秋季会产生过多的花蕾,应及时摘除过多花蕾,每株保留不同发育层上的3~5个花蕾,以协调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并保证切花的均匀生产。

4 病虫害防治

4.1 主要病害防治

非洲菊主要病害有叶斑病、白粉病、病毒病。叶斑病可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白粉病可用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或7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进行防治,每7~10天1次,连喷2~3次。病毒病防治应把好进苗关,并及时防治蚜虫,减少传毒媒介,发现病株及时清除并销毁。

4.2 主要虫害防治

非洲菊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白粉虱、潜叶蛾、菊虎等,可通过加强栽培管理、人工捕捉以及喷药进行防治。可用50%辛硫磷乳剂1200倍液进行喷杀,或用敌杀死、氯氰菊酯、吡虫啉等药剂防治,通常8~9天1次,但喷药对花色有不利影响,花期不宜采用。

5 采收

5.1 采收

非洲菊种植后7~9周即开始产花,其最适采收时期为最外轮花的花粉开始散出时。一般单瓣品种需花朵2~3轮雄蕊成熟,重瓣品种需要更成熟一些才采收。宜在清晨植株水分较充分时采收,要求花朵完全展平。采花时要摘下整个花梗而不能做切割,因为切割后留下的部分会腐烂并传染到敏感的根部,还会抑制新花芽的萌发。采下的花整理后,将花梗底部切去2~4cm,切割时要斜切,这样可以避免木质部导管被挤压。花梗底部是由非常狭窄的木质部导管组成,对水分传输有阻碍作用,切去之后,花朵吸水更加容易,这对避免花颈部开裂和弯曲很重要。此外,采花时空气有可能被吸进导管而阻止花朵吸水,切去一部分花梗也除去了导管中的气泡。

5.2 保鲜

采后立即放入水中送往包装车间及时处理,以便花梗吸水,延长其保鲜时间。较多的花梗浸入水中有利于花朵吸水,其长度以10~15cm为理想。环境温度过高会使花朵因为蒸腾作用而失去过多的水分,以10~15℃为理想。水分的丧失会引起非洲朵的衰老,因此,在整个采后处理过程中都要避免干燥和吹风,最好将环境的相对湿度提高到70%。

上一篇:舟山晚稻杨梅生态栽培技术 下一篇:祁连山林区天然林资源保护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