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琴精灵”的七彩人生

时间:2022-10-12 05:40:26

刘月宁,女,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孔子学院办公室及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与体验基地主任。中国民管学会扬琴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国际扬琴协会理事。第十二届全国政协教育界委员。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副会长。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九三学社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印度友好协会理事等。曾任美国密歇根大学、乌克兰立谢科国立音乐学院、捷克维瓦诺夫斯基国立音乐学院客座教授。

1987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并留校任教至今;1994年获中央音乐学院文学硕士学位;2008年获匈牙利罗兰大学哲学博士学位。2004―2005教育部公派访问学者在匈牙利李斯特音乐学院从事音乐教育研究;2008―2009美国福特基金“亚洲学者”在印度德里大学音乐系从事印度音乐文化研究。作为中国音乐文化的交流使者和11年前中国最年轻的扬琴教授,刘月宁的足迹遍及欧、亚、美等大洲30余个国家和地区。2005年应捷克扬琴协会的邀请,成为国际扬琴赛事历史上的第一位中国评委。2006年为表彰她在国际文化交流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被匈牙利教育部及乌克兰国立高等音乐艺术学院授予荣誉证书。2007年作为首位中国扬琴音乐家,应墨西哥扬琴协会特别邀请,率团参加拉美国际扬琴艺术节。2008年创建中国第一个"茉莉花"扬琴重奏团,并应邀于8月24日奥运会闭幕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音乐厅首演“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发行CD《茉莉花开》。刘月宁教授已在海内外发行个人演奏专辑17张,出版专业教学教材系列10余套,发表学术论文、著10余篇、部。2010年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第一本国际扬琴领域译著――《东欧扬琴音乐文集》,填补了中国对扬琴这件世界性民族乐器在学术研究领域的空白。2011年与著名泰戈尔作品翻译家白开元先生合作出版中国第一本《泰戈尔歌曲精选集》。2013年以优秀成绩,结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014年出版《当东方与东方相遇――中印之夜・刘月宁与印度音乐家新作品音乐会》专集。

音乐时空:提起您的名字,多数人首先想到的便是“扬琴演奏家”,事实上,您还曾跟随著名古琴演奏家李祥霆先生学习演奏古琴,这两件乐器在您的生活中分别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刘月宁教授:所有乐器都是表达情感的工具,对我而言,与扬琴是天赐的缘分,它是我接触音乐的契机。而古琴则是我的选择,由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崇敬和热爱,我选择了这件古老的乐器。

音乐时空:可以说,您的人生是不断跨学科、跨领域、跨界别的过程,您在匈牙利访学时期又对音乐教育产生了极大兴趣。

刘月宁教授:人生就是一个学习与感悟的过程,当时并没有考虑到所谓的“跨学科”、“跨领域”、“跨界别”,只是当作学习的机会。匈牙利是音乐教育大国,柯达伊的音乐教育理念给我感触颇深,音乐教育的目的是要“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人”。

音乐时空:后来,您又远赴印度访学,谈谈这段经历吧。

刘月宁教授:我是以美国福特基金“亚洲学者”身份在德里大学音乐系进行为期9个月的学习,师从印度扬琴(桑图尔琴)大师希夫・库玛・莎尔玛,他是一位将印度扬琴从民间音乐提升到古典音乐的先驱者,在印度古典音乐界有很高的声望。访学期间,我在加尔各答举办了“首次中印扬琴二重奏‘对话’”;在贾坎德邦举办了“首次中印民乐三重奏‘印度・中国’”;在克什米尔举办“首次中国音乐讲座音乐会”等多场中印音乐文化交流活动,印度所有主流媒体都进行了相关报道。

音乐时空:中国扬琴与印度扬琴(桑图尔琴)有哪些区别呢?您是怎样进行融合的?

刘月宁教授:首先,演奏技法不同。中国扬琴的琴槌是竹制的,敲击时会产生很多颤动的音响;印度扬琴(桑图尔琴)的琴槌是木质的,演奏时要放在琴弦上来回滑动。其次,音乐风格不同。中国的扬琴音乐如同水墨画一般清丽脱俗;印度扬琴音乐更多的是宗教的冥想色彩。第三,文化背景不同。两个国家的扬琴音乐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

尽管两种扬琴都具有独特的民族性,但是也存在一些共性。我们要做的是坚持中国扬琴民族性的同时,寻找二者的共性,最终达到完美的融合。

音乐时空:作为“音乐外交家”您的足迹已经遍及欧、亚、美等大洲30余个国家和地区,今年有什么新计划呢?

刘月宁教授:众所周知,扬琴是一件已经有4000多年历史的古老乐器,它的发源地是在中东地区,今年我与伊朗音乐家有合作计划,期待扬琴的“寻根”之旅。

音乐时空:目前,音乐孔子学院也是您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第一所音乐孔子学院成立至今已有近三年,取得了哪些进展呢?

刘月宁教授:2012年6月,经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的批准,中央音乐学院与丹麦皇家音乐学院合作建立了全球首家以“中国音乐国际教育与海外文化传播”为核心的孔子学院,为此,中央音乐学院专门成立了“音乐孔子学院办公室”,代表学院与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及境外大学合作建设管理音乐孔子学院,同时举办多种形式的中国音乐海外传播文化活动及研究项目,与世界各国分享美妙的中国音乐。

自成立至今,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孔子学院办公室与丹麦皇家音乐学院相关部门通力合作,以音乐孔子学院为平台举办了多项在欧洲广受好评的音乐文化活动,其中包括2012年6月的“音乐孔子学院揭牌典礼暨庆典音乐会”,2013年5月的“音乐孔子学院首届音乐节暨启动仪式”,2013年8月的“音乐孔子学院丹麦皇室夏季城堡专场音乐会”,2014年10月的“音乐孔子学院第二届音乐节暨中国日系列活动”等等。

同时,通过音乐孔子学院办公室派往丹麦的学院教师及音乐特长教师志愿者,也先后在多所丹麦高中开展中国乐器教学与讲座,并在2013年11月的立陶宛中国音乐周、2014年3月丹麦驻华大使馆官邸文化交流等活动中展示了高水平的中国音乐。

此外,中央音乐学院“孔子音乐学院办公室”还在国家汉办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下,组织承办了多项音乐文化交流与研究项目,这方面包括2013年12月的“首届中国音乐文化海外传播国际高端论坛及主题音乐会”,2014年7月的“首期北京/天津音乐孔子学院‘音乐夏令营’”,2014年10月的“‘纪念孔子学院成立十周年’中央音乐学院代表团欧洲巡演”以及2014年与中国唱片公司合作出版的《百首中国经典音乐作品》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好地集中全国音乐文化领域的人才与资源,满足日益增长的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要求,由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正式批准的“汉语国际推广基地――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与体验基地”于2014年9月落户中央音乐学院。

音乐时空:“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与体验基地”是怎样的工程?

刘月宁教授:“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与体验基地”是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孔子学院办公室的基础上建立的全国唯一以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为核心的新平台,协调国内外艺术院校与科研机构等多方面力量,具有教学、演出、科研与体验等多种综合型功能。“基地”以项目的形式举办各类中外音乐文化国际教育与交流活动,今年1月3日举办的“‘同一首歌’中德少年合唱团新年交流音乐会”就是“基地”揭牌的第一个项目。

音乐时空:音乐孔子学院的课程是否会被丹麦皇家音乐学院纳入教学计划?

刘月宁教授:我们的中国音乐文化欣赏课将于今年9月成为丹麦皇家音乐学院的选修学分课程。

音乐时空:您在去年接受网易采访时提到建立中国音乐文化海外传播数据库的倡议,现在教育部是否已经落实?

刘月宁教授:这是全国政协的提案,也是个庞大的工程,目前正在进一步洽谈中。

音乐时空:您很重视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兼顾外国受众的审美习惯,在具体教学、演出中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呢?

刘月宁教授: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2013年专门举办了《与世界分享中国音乐――首届中国音乐文化海外传播国际高端论坛》。事实上,中国音乐在国外真正做到传播是很难的,因此,我们的核心理念是分享。

音乐时空:听说您马上又要到美国举办音乐会,谈谈这次演出计划好吗?

刘月宁教授:此次赴美将有三场音乐会,第一场是我的“当东方与东方相遇”主题系列音乐会在美国的“第四场”,我将与印度西塔尔演奏大师合作演奏中国名曲《花好月圆》、中印即兴作品《拉格・春天》和泰戈尔歌曲please bear in mind等多首独奏和重奏作品,我的优秀研究生米炫晔,在此场音乐会中,也将有精彩的展示。第二场是我和米炫晔与韩国音乐家的合作音乐会。第三场是我的讲座音乐会专场,为美国观众介绍世界扬琴四大体系以及中国扬琴代表作品展演。

上一篇:音乐文化产业基地模式研究 下一篇:关于乐队常用术语Glissando和Portamento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