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标签,这件小事

时间:2022-10-12 04:46:55

2007年5月,刚上大二的我一个人去往湖南旅行。深夜中绿皮车一路南下,已经是凌晨三四点,车上“火腿肠”“方便面”“红茶绿茶”的叫卖声逐渐消失,人都睡得东倒西歪,这时,列车员突然大声喊道:“醒醒,醒醒,前面就是河南啦。”

我不明就里,便问身旁的人。他的笑很奇怪,至今仍记得:列车员提醒的是咱们这些不下车的人,河南就要到了,要注意自己的行李啊。

若干年后,我断不会再孤身一个人去旅行,却明白了邻座那笑容中的微妙。就是这些年,中国大陆对河南的歧视何其普遍!“十亿人民九亿骗,河南人民是教练,总部设在驻马店”“河南籍员工已招满”“警惕河南籍敲诈勒索团伙!”不知不觉中,嘲弄河南人俨然演变成了一种集体狂欢,人们仿佛进入佯醉状态,无论任何时候,任何角落的坏消息,择吧择吧都要插在河南人头上。

地域攻击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物。山西多是煤老板暴发户,东北人霸蛮无理惹是非,新疆遍地小偷切糕党……无处不在的污名化,正如一张张标签,贴在了各自脑门上。中国人见面初识,都会互问家乡、行业、年龄,嘴多之人再加上居住城市、毕业院校、工资收入什么的。这固然是寻找共同话题的方式,但也是一种快速定位。随着标签一张张贴在对方身上,所有这些标签附带的固有印象就会一一附着在对方身上。

然而贴标签并不仅限于“河南人”,若是将“河南人”替换成“凤凰男”“处女座”“绿茶婊”“文科生”“男人”……似乎也一样成立。

“某某就是/都这样!”

这是贴标签的经典句式。如果你一不小心成为例外,动摇了标签党的经验世界,那对方便立刻掉马回枪:“你真不像个河南人。”“你这么想得开,怎么可能是处女座?”“你不傻啊,一点都不像个博士。”

聊天需要共识,贴标签无疑是取得共识的捷径。饭桌旁,聚会上,如果你事事都一拆为二,说得无比辩证有理,那“不会聊天”的标签,注定是甩不掉了。

为什么会如此?

世界是复杂的,人性却喜易避难。乡村生活没体验过,大理洱海边的客栈不算么?没读过《论语》,可我听过百家讲坛哦;没见过凤凰男,喏,网上最近不是曝出了奇葩男的征婚帖么;某部电影看不懂,去豆瓣刷分啊,在海量评论里,无须看片,你也一定可以掌握该片精髓……如果能用自己有限的人生经验去归纳无限的世界,用概念化的集合名词将林林总总的事物分“盒”归类,何乐而不为?

歧视他者所能带来的源源不断的优越感,也绝非摆事实讲道理可以体验到的。但这种小群体的优越感能持续多久呢?殊不知,贴标签虽然省力酸爽,但归根结底,是对他者的无知,亦是对自己的无知。

上一篇:走投无路就放他去菜市场 下一篇:抒澎湃,续风雅 试驾北京现代第九代索纳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