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手机月消费的实证研究

时间:2022-10-12 04:31:45

关于手机月消费的实证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伴随着新世纪信息技术的普及,手机作为现代社会便捷的通信工具,迈着坚定的步伐

走进了大学生消费群体。

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

对电子产品有着尤其旺盛的精力和热

情,手机、电脑、

MP3

已成为许多当代大学生必不可少的三大装备。调查显示,手机在目

前校园中的普及率高达

80%

;由于联系工作的需要

,

手机在毕业班的普及率甚至接近

100%

面对如此之高的手机普及率,

我们作为手机使用的个体,

想了解群体对手机的使用情况,

月生活费支出的比例是多少、主要用于哪些方面、

是否受年级、性别、

话费价格等因素的影

响等等,于是我们小组三人设计了这次关于手机月消费与影响因素的课题研究。

二、问卷设计

本文是计量经济学的课程论文,

所以模型中要求有很多能够量化的信息,

即要求获得很

多数据。

结合我们的论文题目——手机话费,

我们开始时想了很多跟数据有关的问题,

比如

家庭收入、

月生活费、

通讯录人数等等,

但最终排除掉影响不大的因素后还剩下家庭收入和

月生活费。

由于家庭收入和学生月生活费存在线性相关,

所以在设计问卷时就只选取了和话

费关系最紧密的月生活费这一能够量化的问题,再加入其它定性的问题即构成了这张问卷。

由于问卷中有个别题目涉及个人及家庭隐私,

所以我们的问卷一律采用匿名形式。

问卷

的问题包含:性别、年级、手机月话费、个人月生活费、手机卡种类、主要联系人、主要联

系方式、对话费标准的满意程度等若干项。问卷见附录一。

三、问卷实施

考虑到实施的方便性以及大学之间的相似性,我们的问卷全部对林大的学生发放。

在进行实际调查前,

我们进行了一次小范围的预调查。

其中手机月话费和月生活费两题

原本为选项题。

但经过预调查,

发现仅靠选项答题不能获得令我们满意的数据,

于是我们把

问卷的这两道题改为自填式问题。

为了调查手机话费在男女生以及不同年级大学生之间的差异,

我们采用了分层抽样方式

发放问卷,

具体方式为大一到大四每年级男女生各

10

名,

总共

80

份问卷。

由于回收过程中

有遗漏及废弃问卷,

为了保证样本的质量,我们一共发放了

93

份问卷,

收回

80

份。

得到的

数据见附录二。

上一篇:升降平台租赁协议 下一篇:扩大内需和调整消费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