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Word制作课程表》“学讲方式”案例分析

时间:2022-10-12 04:13:19

《用Word制作课程表》“学讲方式”案例分析

2014年,徐州教育局“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改变学与教的方式,使学习变得更主动、有趣、活泼、愉悦,使教学活动更有目的性、针对性、实效性,使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变得更有成效、更具教育和生活意义”。作为一名计算机老师,我开始探究“学讲方式”在计算机技能课中的应用,我面对的是职业中学计算机专业对口单招班一年级的孩子,他们活跃、聪明、好动、缺乏毅力,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没有很扎实的基础,怎样在课堂上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怎样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怎样在有效的时间内掌握所学知识,怎样让他们建立自信……这些都成了我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有效实施教学计划的核心,通过对“学讲方式”的学习,我仿佛在教学中找到了一条新道路,茅塞顿开,开始追寻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以下是我参加优质课比赛的案例,通过这个案例,分析我对“学讲方式”在计算机技能课中的应用的思考。

一、案例主题

通过找茬游戏,一步步让学生发现不同,发现知识点学习《用Word制作课程表》。

二、案例描述

1.课堂开始,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

课堂开始,用两分钟时间给学生变个小魔术。伸出一个手指头,问学生:这是几啊?学生答:老师用一个丝巾故作神秘地盖上伸出的手,问:谁愿意上前吹一口仙气?有学生自告奋勇,这时学生已被老师吸引住,开始活跃起来。学生争着要来吹口“仙气”,其他学生则好奇地观察老师要做什么。在学生吹过后,老师说:“变。”打开丝巾,伸出三个手指头,并说,变成了三,学生哄然大笑。

2.依据学生爱好,设置找茬游戏,一步步引出知识点。

我没有直接给出教学目标,而是设置了找茬游戏,让学生自己总结知识点。课前,我将做好之前的课程表和做好之后的课程表,每几个知识点做一个对比,让学生根据两张图的对比,找出不同,不同点就是知识点。我事先分好小组,通过小组讨论、竞争、得分,看哪个小组说的不同点全面、正确,最后进行奖励。在我给出一组对比后,每个小组都会积极讨论,并写下不同点,小组中进行整合,并派组长代表发言。我及时纠正专业术语,并补充。

3.互帮互助,完成知识点。

在学生找出知识点后,我没有揽下操作工作,而是让学生自行探索,并开始竞争,看哪个小组最先所有组内成员都完成了,并做得最快,我巡查时发现错误操作,并记下来。最快的那组选代表到教师机上进行讲解并演示操作步骤,我演示错误操作举例,并让学生注意,避免类似错误。最后让学生在制作好的课程表中填上喜欢的课,然后随机抽取演示,有个学生全部填写“体育”,学生看到后很兴奋。

4.团队合作,总结知识点。

我给出两个问题: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这时,我随机点名总结。

5.欣赏Word制作的作品,引起学生学习欲望和要求,并布置作业,在实验报告中总结知识点,并写出操作步骤。

三、案例反思

对于职业中学孩子来说,学习是一件让他们头疼的事,由于没有良好的基础,没有学习定力,可能枯燥的开始更会让他们讨厌课堂,一开始的小“魔术”让他们幽默了一把,并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从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改变课堂教学的沉闷。

教学设计要“以学定教”,这些孩子几乎都玩过找茬游戏,正好本节课知识点学习能借鉴找茬游戏有所体现,所以我运用游戏方式和竞争机制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每组找茬中设计三个左右知识点,通过小组讨论,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培养,通过代表发现知识点,并说出来,吻合“学讲方式”中学进去、讲出来的初衷,充分认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潜能。学习内容只有通过学生自主感知、领悟、实践才能内化为学习成果,每个学生都有能力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学习内容,学生的自主学习要通过教师安排适当的学习任务,激发兴趣,唤醒主动性,调动内驱力才能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是个渐近的过程,自主学习程度需要由浅入深地发展。

在第三个环节中,学生小组根据找出的知识点,完成知识点操作,并互帮互助,小组内所有学生都完成才能宣布小组完成,充分认识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依据理论为:教育理论和实践证明,“一对一”的教学效果最好。在班级授课制、大班额条件下授课,通过组内讨论、互助、质疑、共享,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一对一”教学的可能性。小组合作学习让老师有更多时间精力深入学生中间,了解掌握学情,把握学习中的共性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指导。依据“学讲方式”,不仅让学生学会,还能讲出来,更好地巩固知识点,这个环节小组推荐同学到教师机上演示操作,并讲解操作步骤,“讲出来”、“教别人”是自主主动学习方式之一,在学会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概括、梳理形成自己的学习成果,并能正确、清晰、条理地讲给别人听,讲的同时巩固知识点。并在讲解的时候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信。在学生操作时,老师巡视不要在教室中盲目走动,而要“停一步”,在需要帮助和指导的学生课桌旁发现问题,“一对一”教学;在学生演示的时候不要忙于指出问题、给出答案,要“缓一步”挑明,给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留下“讲出来”的“话题”;在交流展示、质疑拓展中,不要变成“教师秀”,而要“退一步”,把黑板和讲台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讲出来”;在组织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在切身操作过程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教育。

在第四个环节中,老师抛出问题,由学生自行思考总结知识点,在教学任务即将完成时,不要急于总结、概括,而要“踱一步”,给学生留想一想、悟一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讲出来”学习成果。根据遗忘特点,让学生及时在课堂上对本节课知识点进行总结,当堂巩固。

在第五个环节中,让学生欣赏作品,培养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兴趣,课后作业中更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本次课课堂设计依据“学讲方式”,教师要变课堂教学的“主宰者”为学习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协助者,实现让学生“学进去,会学习,讲出来”的学习方法,通过这种学习步骤让学生学会学习,并能自己总结学习方法,把老师从课堂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人,通过现代信息化及多媒体应用让课堂变得更有趣、更多样。这种教学方法更适合中职学校学生,让他们爱上学习、学会学习。在此次教学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小组中有一些同学不愿意参与讨论,甚至每次回答都是那几个同学,没有达到人人过关达标的要求,这个问题我会注意在今后课堂设计中寻找更好的解决办法,以更好地完成课堂教学。课后学生反映,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让他们觉得有趣,觉得知识点很清晰,学得很扎实,理解得很深刻。

在今后计算机操作课上,我将更深刻地学习“学讲方式”,通过信息化营造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形式,依据“学讲方式”理论,找到更适合中职学生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模式,更好地完成教师的使命。

上一篇:高中数学课堂问题导学之高效提问 下一篇:如何优化初中政治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