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置入术对患者血清CRP及IL_2水平的影响及临床价值

时间:2022-10-12 03:17:49

冠状动脉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置入术对患者血清CRP及IL_2水平的影响及临床价值

[摘 要]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置入术对患者C反 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2(IL_2)的影响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入选51 例Braunwald分级ⅡB级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进行择期冠状动脉腔内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置入 术。于术前、术后2h、术后14h留取血清样本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CRP水平,保存血清样 本于-20℃冰箱一个月,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IL_2水平。结果 45例患 者成功置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术前、术后2h、术后14h血清CRP水平分别为9.5±3.8、11 .8±5.6、22.8±11.2mg/dl(P<0.05),血清IL_2水平分别为50.8±23.5、42. 1±15.3、6.3±3.5ng/ml(P<0.05)。进一步进行亚组分析,19例置入Cypher支架 与23例置入Firebird支架的患者CRP与IL_2水平无统计学上的差异。结论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置入术后CPR水平逐渐升高,IL_2水平逐渐降低;CRP与IL_2均可作为冠状 动 脉支架置入术后炎症反应强弱的指标,两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本组患者Cypher支架与Fire bird支架对CRP与IL_2的影响无统计学上的差异。

[关键词] 雷帕霉素洗脱支架;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2

中图分类号:R543.3

文献标识 码:B

文章编号:1009_816X(2008)01_0031_02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再狭窄是制约这一技术应用的主要 问题,炎症标志物水平随PCI术后的不同时期和阶段而呈动态变化,检查血清中的炎症标记 物对反映早期血栓形成、血管内膜增生及血管重塑具有重要意义,进而对再狭窄的相对风险 做出预测。本文于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对支架置入术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 白细胞介素2(IL_2)的动态变化进行观察,现报道于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入选51例Braunwald分级ⅡB级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近一个月的无心外因素 参与的休息性心绞痛,但48小时内没有发作),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腔内雷帕霉素洗脱支架 置入术。女性21例,男性30例。年龄35~76(48.8±13.2)岁。入选患者均除外感染性疾病 、出血性疾病、白血病、严重肝病、严重肾功能不全及肿瘤。为了避免坏死组织对炎症介质 水平的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被除外。

1.2 方法: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对有PCI术适应症的患者行支架置入术, 所有患者选择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Cypher支架或Firebird支架),在同一患者需要多枚支 架时尽可能选择同一类型支架。对入选患者于术前、术后2h、术后14h分别留取静脉血4.5m l,24h内分离血清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CRP水平,保存血清样本于-20℃冰箱一个月,应 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IL_2水平。CRP及IL_2试剂盒由R&D公司提供。

1.3 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 ,多组比较用SPSS 11.5软件,先用ANOVA进行多样本间均数比较,如组间差异有显 著性,进一步用LSD法进行多重比较。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α=0.05)。

2 结果

2.1 一般状况:51例入选病例中有45例患者成功完成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置入术,平均置入 支架个数2.0±0.93枚(1~4枚),其中19例患者置入Cypher支架、23例患者置入Firebird 支架、3例患者置入两种支架。6例未能实施支架术中有4例患者因多支病变择期行冠 状动脉搭桥术,2例患者行强化药物治疗。

2.2 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前后CRP与IL_2的动态改变:冠状动脉雷帕霉素药物洗 脱支架置入术后CRP水平逐渐升高,IL_2水平逐渐降低(PCI1)。CRP水平术后2h较术前(PCI 2)明显升高(P<0.05),术后14h(PCI3)较术后2h明显升高(P<0.01);IL_2 水平,术后2h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14h较术后2h明显较低(P<0.01) ,见表1。

2.3 Cypher支架与Firebird支架对CRP与IL_2的影响:对本组患者进行亚组分析,有19例 患者置入Cypher支架,平均置入支架个数1.91±0.85枚(1~4)枚;23例患者置入Firebird 支架,平均置入支架个数1.95±0.97枚(1~4)枚,两组患者置入支架个数无显著性差异 (P>0.05)。对两亚组患者CRP与IL_2水平术前、术后2h、术后14h CRP与IL_2水平进行 对比分析,Cypher支架组与Firebird支架组患者CRP与IL_2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 ),见表2、3。

3 讨论

近年来炎症反应在冠脉支架置入术(PCI)后再狭窄形成中的作用已受到高度重视。许多研究 发现,血管损伤可能是PCI术后再狭窄的重要刺激因素[1],PCI术引起的局部炎症 反应与引起AS的慢性炎症反应具有一定区别,PCI术导致的是以血管内皮细胞剥脱和破裂为 特征的血管壁损伤促发的血管壁炎症反应,机械损伤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占据主导地位。在 支架置入损伤斑块后,其促炎因素(炎症介质或细胞因子)暴露出来,这些因素具有较强的间 接或直接的启动凝血瀑布过程,即炎性反应又可通过启动凝血途径和引发血小板聚集,最终 导致血栓形成。PCI术后炎症反应在一定程度上与靶点处血管壁急性炎症反应的强弱有关, 又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术前机体免疫炎症系统被预先激活程度的影响,一系列基础和临床证据 已证实支架术后促发的血管壁炎症反应与以新生内膜增殖为特征的再狭窄间存在因果关系[2,3]。

炎症标志物水平随PCI术后的不同时期和阶段而呈动态变化,CRP作为一种炎症反应标志,在 一组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报道发现[4],血清CRP水平大于3mg/L的冠心病患者,冠 状动脉内成形术和冠状动脉腔支架置入术中病变处及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CRP 水平小于3mg/L者,反映出CRP较高者其冠状动脉病变中炎症反应强于CRP较低者。近来有报 道[5],PCI术后CRP升高远期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增加,提示术后CRP升高对选择性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患者远期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本文发现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CRP水 平逐渐升高,提示PCI术后血管内膜炎症反应显著,这一炎症反应可能是再狭窄形成的机制 之一。IL_2在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中处于中心地位,在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网络中扮演 着关键角色[6],Takeshita等研究发现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中IL_2水平明显低 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本文发现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IL_2水平逐渐降低 ,CRP水平逐渐升高,推测IL_2在临床上 同CRP一样是PCI术后炎症反应的敏感指标,二者对PCI术后再狭窄及其他不良事件可能具有 一定的预测价值。

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可以显著降低术后支架内和病变内的再狭窄发生率,降低靶病变再血 管化治疗率和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最早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是强 生公司生产的Cypher支架,其应用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已被大规模临床试验已经证实,但因其 价格昂贵,受益人群相对有限。近年来,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Firebird支架已广泛应用于 临床,并且临床试验已证实国产Firebird支架是安全和有效的,其支架内再狭窄率明显低于 普通金属支架[8,9],在本文的亚组分析中,我们发现Cypher支架组与Firebird 支架组患者同时点的CRP与IL_2水平无统计学上的差异,这从另一角度证实了其应用的安全 性与有效性。

参考文献

[1]HehrleinC, WeinschenkI, MetzJ. Long period of balloon inflammation and the implantation of stents potentiate smooth musclecell death. Possible role of chronic vascular injury in restenosis[J]. Int J Cardio vasc intervent, 199 9, 2(1):21-26.

[2]Farb A, Weber DK, Kolodgie FD, et al. Morphological predictor s of restenosis after coronary stenting in humans[J]. Circulation, 2002, 105(9 ):2974-2980.

[3]Gaspardone A, Grea F, Versaci F, et al. Gioffre PA. Predictive value of C_r eactive protein after successful coronary_artery stenting in patients with stabl e angina[J]. Am J Cardiol, 1998, 82(3):515-518.

[4]Grander W, Dichtl W, Prokop W, et al. C_reactive protein plasma levels but not factor Ⅶ activity predict clinical outcom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elective coronary intervention[J]. Pachinger O Clin Cardiol, 2004, 27(4):211-216.

[5]Hoshida S, Nishino M, Takeda T, et al. A persistent increase in C_reactive

protein is a risk factor for restenosis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angina who are n ot receiving statins[J]. Atherosclerosis, 2004, 173(2):285-290.

[6]Weis M, Hartmann A, Scheuermann EH, et al. Soluble IL_2 receptor levels as

a marker of coronary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 after heart transplantation[J].J Heart Lung Transplant, 1998, 17(7):294-298.

[7]Takeshita S, Isshiki T, Ochiai M, et al.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s i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increased activity observed in polymorphonuclear leuko cytes but not T lymphocytes[J]. Atherosclerosis, 1997, 135(4):187-192.

[8]王健,颜红兵.非选择性冠心病患者应用国产西罗莫司药物洗脱支架6个月随访研究[J ].中国医师杂志,2007,9(7):873-874.

[9]陈方,高阅春.国产与进口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比较[J].中华心 血管病杂志,2006,34(11):994-996.

上一篇:他汀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影响及其在预防脑梗死... 下一篇:轻度肾功能不全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