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市茶店乡发展中药材特色农村经济调研浅析

时间:2022-10-12 02:56:50

林州市茶店乡发展中药材特色农村经济调研浅析

[中图分类号]F32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650(2013)07-0015-01

一、基本情况

茶店乡是林州市一个典型的山区乡。全乡下辖23个行政村,3.4万口人,总面积90平方公里,其中山峦丘陵面积占到90%,是一个交通不便、土地贫瘠、自然条件较差的省级扶贫开发重点乡镇。

近年来,乡党委、乡政府立足乡情,抢抓机遇,突出重点,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和林药间作,形成了以、黄芩、血参、辛夷等四大品种为重点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创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富民强乡之路。

二、中药材发展现状

经过几年的努力发展,茶店乡的中药材产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截止到目前,全乡药材种植户已达4900余户,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7万余亩,已建成中药材万亩区1个、千亩方3个、百亩园8个,亩均收入在1500-2000元,总产值可达5640多万元。随着中药材种植的广泛推广,原先撂荒的土地得到有效开垦,群众收入也明显增多。据测算,仅种植药材一项产值可拉动全乡人均纯收入增加1500元以上。为提高中药材产业的效益,茶店乡以药材协会为载体,围绕药材产业基本形成了一条以种植、加工、购销、运输为主的产业链。目前全乡共有中药材协会3家、中药材专业合作社21个、专业经纪人40余名。

三、主要做法

1.发挥六大优势,大力推广中药材种植

1.1地理优势

茶店乡气候土壤适宜中药材生长,而且境内药材资源丰富,在山坡上野生的柴胡、、血参等中药材品质上乘,药性都比较好,深受市场欢迎。二是效益优势。药材耐贫瘠,种药材与种粮食相比,投入少、收益高。根据近几年的市场行情,在山坡地、旱薄地种植中药材亩收入在1500-2000元,与同等条件下种植粮食作物相比,每亩可增收500-1500元。而且大部分中药材品种生长期为2-3年,减少了耕种管理等大量繁重的体力劳动。群众种植积极性日益高涨。同时,中药材多为乔灌草品种,还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小气候等生态作用。

1.2基础优势

茶店乡在18个村共完成退耕地造林6400余亩,为林药间作提供了大量的土地。同时抓住国家改善农村人畜饮水的政策机遇和开展水利大会战的机遇,目前在山区各村的路边、田间地头共建成旱井水窖6000余眼,每年能蓄住雨水10万方以上,有效解决了山区群众种药材的用水问题。

1.3群众优势

许多山区群众具有种植、采挖中药材的经验,而且经过近几年的推广种植,大部分群众已从思想上、收益上、技术上接受了这一产业,大规模发展中药材种植有很好的群众基础。五是市场优势。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保健意识日益增强,传统中医药发展更加迅速,对中药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中药材市场价格持续走高,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六是组织优势。通过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群众从种药材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群众种药材积极性越来越高,对干部越来越信任依赖,支部的凝聚力也越来越强,为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抓住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协会及合作社的契机,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引发了群众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的热情。

2.落实四项措施,把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

2.1从零散种植向集中种植发展

茶店的中药材种植面积虽然有了一定的规模,但大都是一家一户在山坡上比较零散的种植,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为此,茶店乡采取土地流转的形式,流转土地2100余亩,将集体土地、退耕还林地等由村委会集中收回经营权,再向外统一承包,集中连片种植,实现集约化生产,加强管理,提高效益。为加快中药材发展,每年拿出10万元用于扶持中药材发展。对种植药材20亩以上的大户,每亩按20元标准进行奖补;对种植药材50亩以上的大户,乡里负责免费提供药苗和药籽;对建成千亩方、百亩园的村分别给予2万元和5000元的奖励,同时对村支书、主任和主抓副职都要给予奖励。采用补贴农户、免费供种、土地流转大户种植、药材合作社提销服务、技术指导等途径引导群众广泛种植,通过重点村带动,形成以点带面,以局部带全局的发展势头。

2.2从粗浅经营向精深加工发展

以前药农从地里收获中药材后,大多是经过简单的晾晒后直接出售,价格偏低,收益不高。为此,茶店乡与城郊药材切片加工企业联合,对药材进行加工再出售,提高药材种植效益,真正实现从卖“草”向卖“药”的转变。目前正在洽谈新上一家药材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发展药材深加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

2.3从分散销售向专业市场发展

充分发挥中药材种植协会及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在帮扶方面,实行种植能手及党员干部包农户责任制,每个种植能手都要帮扶5户以上,包种植、包技术、包资金,扶持弱势家庭走上致富路。目前,全乡的帮扶比例达到90%以上;在销售方面,实行统一购销,避免恶性竞争。到销售时期,中药材协会、中药材经纪人统一组织、统一收购、统一销售,最大限度地提高药材的价格。在市场方面,在原有的磊城、胡家沟药材收购点基础上,在茶店中心集镇发展一个中药材交易市场,逐渐形成一定规模的中药材专业交易集散市场。

2.4从单一品种向多样品种发展

在巩固扩大原有的、黄芩、柴胡等优势品种基础上,瞄准药材市场,引进新品种。今年引进的杭菊,市场反映好,现在进行精包装进行出售,比原先效益提高多倍。投资60万元,对胡家沟、红星、北马沟等村中药材进行品种优化、技术改造,产品升级。今后要新引进市场需求量大的冬凌草、板蓝根等品种,丰富种植品种,逐步形成成一村一品的种植格局。

上一篇:林州市农业产业化情况调研浅析 下一篇:西北地区新农村建设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