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驱动雾化治疗小儿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观察

时间:2022-10-12 02:24:40

[摘要] 目的 探讨氧气驱动雾化治疗小儿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6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吸氧、抗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氧气驱动雾化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哮喘;儿童;急性期;氧气驱动雾化

[中图分类号] R72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11(b)-0082-03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严重影响患儿的学习、生活和活动,若治疗不当还有可能最终发展为成人哮喘而迁延不愈,损害肺功能,而患儿在急性发作期时症状更为严重,并有造成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的可能[1]。雾化吸入是临床治疗小儿哮喘的常用方法,具有用药剂量小、起效快、不良反应少等优势,已成为临床控制小儿哮喘的主要手段。本研究探讨氧气驱动雾化治疗小儿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哮喘患儿60例,临床症状均表现为咳嗽、咳痰、喘息以及呼吸困难等,且部分患儿伴有烦躁不安、端坐呼吸、面色苍白、口唇青紫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并均经病史询问、临床表现以及肺部听诊和肺功能测定等明确诊断,且诊断符合《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中相关标准,同时所有患儿均处于疾病急性发作期,症状程度分型符合中、重度标准[2]。将所有患儿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3~12岁,平均(5.6±1.2)岁,病程1~4年,平均(2.3±0.6)年,其中中度患儿17例,重度患儿13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11岁,平均(5.3±1.7)岁,病程1~3年,平均(2.1±0.7)年,其中中度患儿20例,重度患儿10例。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病症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吸氧、平喘、止咳、化痰以及抗炎等综合治疗。对照组仅行上述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氧气驱动雾化治疗:采用专门氧气驱动雾化装置,氧流量维持在4~6 L/min,吸入药物为1 ml布地奈德混悬液(商品名:普米克令舒,由AstraZeneca Pty Ltd.公司提供,批准文号:注册证号H20090902)+0.25 ml硫酸沙丁胺醇雾化液(商品名:万托林,由西班牙葛兰素史克集团公司提供,批准文号:注册证号H20090902),并用2 ml生理盐水稀释,2次/d,10~15 min/次。由受过专门培训的医护人员为患儿进行操作,以提高患儿雾化吸入治疗的舒适度和依从性。治疗5 d后评定两组的疗效。

1.3 观察指标

①加强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儿咳嗽、喘憋和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②测定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FEV1%和最大呼气峰值流速(PEF)等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治疗5 d内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肺部哮鸣音消失,肺功能检查恢复正常;有效:治疗5 d内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均有所缓解,肺部哮鸣音有所减少,肺功能检查基本恢复正常;无效:治疗5 d内患儿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肺部哮鸣音和肺功能检查等均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患儿咳嗽、喘憋和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2.3 两组治疗前后FEV1%和PEF变化的比较

治疗后两组FEV1%和PEF均明显提高(P

2.4 安全性

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有严重不良事件发生,所有患儿均可耐受,并完成足疗程治疗。

3 讨论

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典型的临床症状是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且严重发作时会出现烦躁不安、端坐呼吸、面色苍白、全身冒冷汗以及“三凹征”明确,严重病例还可能并发心力衰竭等,危及患儿生命,因此及时解除患儿气道痉挛和缺氧状态,消除气道炎症,降低气道反应性,保护和维持正常的肺功能具有重要意义[3-4]。

常规药物治疗包括口服和静脉用药等,但药效较慢,而且由于患儿自身生理特点口服和静脉该药均难以配合,且对于小儿哮喘的治疗来讲,避免或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增加患儿治疗依从性尤为重要。雾化吸入是利用高速氧气流量,使药液形成雾状,再由呼吸道吸入,达到治疗的目的,且吸入疗法具有作用快,不良反应少的特点,是目前小儿哮喘的首选治疗方法[5-6]。本研究中,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氧气驱动雾化治疗,结果显示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总之,氧气驱动雾化治疗在小儿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期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快速控制患儿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同时具有操作方便、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明丽,杨文东.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1):133-134.

[2]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试行)[J].中华儿科杂志,2004,42(2):100-106.

[3] 房玉环.氧气驱动雾化治疗小儿中重度哮喘急性发作临床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2,8(10):179-180.

[4] 徐晓艳,徐田田.单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和并用孟鲁司特治疗儿童中重度哮喘的作用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3):28-29.

[5] 孙淑贞,杨文东,李召芳.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与护理对策[J].全科护理,2011,9(6):493-495.

[6] 刘恩梅,彭才静.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防治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11,29(8):705-707.

[7] 黄英,王莹,龚财惠.619例儿童哮喘肺功能FEV1和PEF与小气道的关系[J].南方医学大学学报,2011,13(11):156-157.

[8] 朱志红,唐基忠.常规方法联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疗前沿,2013,8(20):43,60.

[9] 王艳芬.静脉注射及吸入激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山西医药杂志,2009,38(7):642.

[10] 翁学军.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观察[J].江苏医药,2004,30(1):54-55.

[11] 汤正芳.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1):63-65.

(收稿日期:2014-08-20 本文编辑:郭静娟)

上一篇:降钙素、睾酮及甲状旁腺激素与骨质疏松患者骨... 下一篇:孔荣顺副主任医师运用经方辨治危重症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