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科技建筑开发工作研究

时间:2022-10-12 02:04:23

低碳科技建筑开发工作研究

耗是涂料的一百倍还要多,无论是无光漆,还是有光漆,它们的总耗能只有三十几兆焦,而瓷砖的话却有400多兆焦。有10倍以上的差距。其他如总水耗、COD、VOD、固体废弃物、室温效应、二氧化硫排量和二氧化碳的排量,瓷砖的数据大概都在10倍,甚至于10倍以上于涂料。所以无论哪一种涂料,即使是有光漆,其总能耗相比其他建筑材料而言,都是非常低的。墙漆是低碳装置的最佳选择,是低碳建筑的时装。相比于瓷砖、金属板、大理石、玻璃幕墙等,翰高墙漆涂料的生产过程、使用过程以及材料本身的能源消耗情况,都是最低的,而且涂料能提供给一个建筑时尚的外貌。比较典型的建筑如日本、希腊。日本的民居,以显示材料的本色为主。希腊是阳光城,用的白色相对较多。再如我国的大城市北京和上海,有不同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如北京的建筑,偏重于庄严、大气,上海则是一个时尚、现代的风貌。在不同的区域,体现不同的建筑风格,我们都可以通过涂料所营造的独特景象来实现。比如仿花岗岩,仿瓷砖、仿木材、仿金属板等,都可以做到惟妙惟肖、真假难辩。资源、能源是有限的,它一定会制约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我们只有用低碳的生活方式才能够扩展人类发展的空间。现在通常所说的科技地产,包括低碳科技地产,指的都是在住宅及其他的民用建筑领域,采用了一些比较先进的技术,这些技术的核心或是主要方面涉及到低碳,涉及到建筑的能耗,同时更重要的是涉及到我们人类的需要,如室内环境对资源的消耗等。因此当涉及到低碳这个话题时,各界的争论是相当多的。借用总理在哥本哈根大会上代表中国官方的正式承诺:我们要在2005年的基础上,每单位GDP要再节约40到45%。

就北京而言,在现有节能65%的基础上要争取做到再节约40%到45%,才会是公认地低碳建筑,而其他一些零散的低碳或者节能措施,不能认为该建筑就是低碳建筑。就住宅及民用建筑而言,因其开发量在低碳科技建筑的开发要点全国而言比重极大,所以实际上指的主要就是民用建筑能耗,这个能耗目前来看占绝大部分的是采暖和制冷。现在一谈到低碳,很多人会把其他的一些因素,比如交通罗列进来,虽然这些领域也很重要,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可操作性。假设我们在北京的三环旁边的地铁站附近建了一个小区,和在良乡已经有热销的楼盘附近建一个小区,哪个更低碳?有的观点认为自己的交通方便就是低碳。甚至有一些号称低碳楼盘的项目就提到,我们这儿方便,方便到哪儿了?只有一条,旁边有一个家乐福大型超市。这并不是笑话。号称专门做科技绿色地产的房地产公司,在整个项目里几乎没有用任何的节能环保措施,保温、太阳能都没有应用,这怎么能称为低碳?楼盘旁边有一个大超市,业主就方便了,就不用再开车,连地铁都不用坐。这就是所谓的低碳。所以说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强调的这种节能,指的是使用阶段,在使用阶段,把其他的包括建造的阶段都罗列进来,看似有理,实际上根本就无法操作。一栋木头房子和一个钢筋混凝土的房子,如何比较?显然不可能鼓励去建造那样的房子,没有可行性。所以强调低碳还是应该以使用中为主,以人的需要为主,依次衡量。说到低碳很多人就会提到成本的问题,认为低碳建筑就是高成本建筑。实际上做低碳建筑,成本并不见得会增加很多。中国目前的房价很高,增加的成本都是属于10%以下。

低碳建筑中有其标准的不同。比如大量的普通房子,普通房子的低碳措施非常重要,需要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比如冬季侧重于温度。中高档的房子实际上要更关注给予住户完整的节能环境,特别重要的是“新风”,更高标准的如冬季要关注湿度问题等,这些都是人们健康所需要的。所以就低碳责任来讲,房地产公司与国家这方面的政策是有关联的,就是共同有区别的责任。建造高档楼盘相对于这个人群的房子,人均占有的居室面积非常大,这时就应认为他同时具有更好的经济条件,他应当像发达国家一样,承担更多的减排责任,而且实际上他们消耗的能源数量也是非常多的。要依靠低碳新技术为客户打造出独有的使用价值。我们有很多项目采用了一些太阳能设备,结果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就是说我们增加了成本,理论上也增加了价值,这个价值不可用,因为它导致的水的温度忽冷忽热、忽强忽弱,因为使用太阳能导致了屋面的大面积漏水,引起了群体性的纠纷和投诉,这种投诉的影响非常严重。所以说在这方面的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首先必须给客户带来切实的好处,同时也要解决一些负面的、潜在的问题。比如上海教师公寓楼的大火,就属于这方面的问题,目的是想做外保温,但是外保温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用什么施工管理却没有认真考虑,结果比碳排放增加带来的损失大得多。最近北京温度比较低,夜间最低零下11度,白天最高也才零下3度,在这个环境下大家可能深有体会。北京的风尚国际公寓是中国早期建造的高素质、低能耗的房子。人们熟知的是南面的三座告别空调暖气,恒温恒湿的楼,实际上现在更主张开发企业、科研人员关注其北边的三栋楼,这是一个被动节能的典范,是以户式为单位的采暖制冷设施,保温隔热完全一样。

晚上零下11度的条件下,该楼盘有个广东住户家里在不开取暖设备的情况下保证了15度的室温。这是最低的温度,这位广东住户认为这个温度很好了,在广东冬天就达不到这样的温度。该楼盘大多数房间基本上都是17度,在北京的气侯条件下,比如零下2度到5度左右,这样的房子不需要任何采暖设备就能实现18到20度的室温,完全靠人和家用电器的发热,因为它的密闭各方面非常好,同时它有以户为单位带热交换的新风。没有带热交换新风的节能房子,要么起不到节能作用,要么虽然节能了,但是空气质量会急剧恶化。该楼盘一期是配了户式空调的房子,现在冬天从室外就可以看出开的人很少。在室内能保证18到20度这样一个温度的话,具有非常好的推广意义,在我们国家包括北方地区的保障房、经济适用房都完全可以去做到。算了一下它的费用,住在这样的房子里,每一户采暖上的花费相当于传统收费的三分之一。如一个110多平米的房子,按照北京目前采暖每平米30块钱标准,应缴付3300多元取暖费,这样按目前最低温度比较低的这种温度来算的话,一天也就10块钱的电费,直接就是电暖气,如果使用其他效率更高的采暖设施,比如热泵等,费用还会下降,所以说其现实意义就很突出,室内环境温度得到了保证。如朗诗的项目。朗诗在七八年前是一个很小的公司,短短的这七年左右的时间,发展成了一个资产70亿的大型房地产公司,这是科技地产方面的一个榜样,其产品中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要给客户带来独有的价值。这种价值因为其极高的标准,而使得其他企业难以企及。一些在房地产排名前几位的大型房企,在北京重要的项目中,真正在施工管理上或者在开发团队中技术力量的配比上,人员数都非常少。如一个三四十万平米的一个小区,工程部的人员可能只是连经理都不到四个人。然而事实上在这样的一个项目中,需要配备专业的研究院,数十人的技术团队,其目的就是要获得更多的技术支持以解决更多的问题。建房子的核心是给老百姓用,要让老百姓用起来特别高兴,愿意多花钱去买你的房子,与此同时,还要助力政府完成节能减排的战略指标。

在北京高舒适度低能耗这样的建筑还是比较少的,这样的项目,给人带来的好处是带有排他性的。说冬天有加湿,它对人的健康意义非常地大。所以做这样的房子要求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要保证每一项技术措施的严格性。例如风尚的幕墙当时没有别的保温材料使用了聚苯板。有专家提出如果有人破坏点火怎么办?这一问题其实早已解决。在2001年的时候在有限的条件下就采取了若干的措施。比如说所有的窗口都是金属窗套的,在后来发生过的火灾中,没有对他的幕墙结构造成任何破坏,也没有对室内环境造成任何破坏,同时没有对上层住户造成破坏,更不要说上上层。仅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某一户着了火到上一户的窗下就被阻住。当然最理想的防火安全方案就是使用不燃材料,这需要在每一个环节中付出一些代价,作出很多的研讨。我很荣幸地参加了加拿大温哥华冬季奥运会的主体育馆改造,我的团队为这个体育馆提供了防止冬季雪天屋顶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我们要在充气膜的下面通热风,通多大量的风、多高温度的风能够保证屋顶上不积雪,这是我们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通过严格的计算,我们提供给加方一些数据,反馈的效果相当不错。我们的计算机能够模拟冬季当气温达到了某种程度之后,实际室内某一点的温度非常接近的程度,这样就有效地指挥了供热、化雪的措施,从而没有增加额外的投入。

总之,我们要做的就是依靠低碳新技术,为客户打造出独有的使用价值,能提供更安全、健康、舒适的环境,更低的能耗去排放,同时获得更好的市场反映。

上一篇:财政局效能和服务水平提升方案 下一篇:地下工程节能采光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