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特拉唑嗪联合普适泰应用治疗非细菌性前列腺炎320例临床研究

时间:2022-10-12 01:29:50

盐酸特拉唑嗪联合普适泰应用治疗非细菌性前列腺炎320例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观察盐酸特拉唑嗪联合普适泰治疗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本治疗选择953例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病人,随机分为3组。A组(盐酸特拉唑嗪联合普适泰)、B组(盐酸特拉唑嗪)、C组(普适泰)进行疗效观察,治疗8周后,参照美国国家健康机构慢性前列腺炎症评分(NIH-CPSI)及前列腺液常规、尿流率方面进行评价。结果:A组(联合组),320例病人治愈208例,治愈率65.0%;B组318例病人,治愈162例,治愈率50.8%;C组315例病人,治愈157例,治愈率49.8%。3组在治愈方面经χ2检验,P

[关键词] 盐酸特拉唑嗪;普适泰;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中图分类号]R679+.33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1(c)-050-02

我院2001年3月~2006年3月,采用盐酸特拉唑嗪联合普适泰治疗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共320例,并与单独应用盐酸特拉唑嗪及单独应用普适泰组进行对照,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为男性,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24.5岁,均为我院泌尿外科门诊病人,病程3个月~2年,平均1年6个月。NIH-CPSI评分,疼痛或不适症状:4~12分;排尿症状:2~10分;对患者影响及生活质量:3~12分。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15~20 ml/s。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A组(盐酸特拉唑嗪联合普适泰)、B组(单独应用盐酸特拉唑嗪)及C组(单独应用普适泰),并进行对照[1,2]。3组患者在年龄NIH-CPSI评分及前列腺液、尿流率检查方面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性差异。

1.2诊断依据

病史:既往健康,无尿路感染病史。症状及体征:有下腹、会阴、尿道、、耻骨上区及腰部疼痛等不适症状。泌尿外科查体(-)。尿液检查,尿Rt:WBC10个/HP;卵磷脂小体减少

1.3指标观察

指标有:NIH-CPSI评分、EPS常规与最大尿流率(Qmax)。

1.4评定标准

痊愈: NIH-CPSI各项评分为0,EPS:WBC20 ml/s。显效:NIH-CPSI各项评分不同程度下降,EPS:WBC≤10个/HP,Qmax≥20 ml/s。无效:NIH-CPSI各项评分同治疗前,EPS:WBS>10个/HP,Qmax

2 结果

A组:盐酸特拉唑嗪开始剂量1 mg,qn治疗14 d,症状改善后保持2 mg,qn;症状无缓解时增加剂量4 mg、qn,共持续8周。普适泰同时与盐酸特拉唑嗪服用,早晚各1次,每次1片,持续8周停药。B组:盐酸特拉唑嗪用服方法同A组。C组:普适泰服用方法同A组。3组治疗效果见表1~3。

3 讨论

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是泌尿外科男性常见病,占前列腺炎病人的60%以上,对病人的生存质量的影响几乎与前列腺癌相当,生活质量的影响与前列腺增生一致。有关研究表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病人前列腺液内有过量的无性细胞,在尿液等外界因素刺激下,尿道平滑肌痉挛使尿道高压形成,尿液返流入前列腺内,形成“化学性”前列腺炎;前列腺液中免疫球蛋白不增高。尿流动力学方面:排尿期行膀胱道造影,病人尿流率下降、膀胱颈、前列腺,尿道至尿道外括约肌部分松弛不全,静息期的最大尿道关闭压异常升高,为尿液返注入前列腺创造条件。本组病例依据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形成机制,应用a1受体阻滞剂联合普适泰,有效舒张尿道平滑,肌改善了尿流率。a1受体阻滞剂可有效阻滞平滑肌收缩。膀胱颈、前列腺尿道外括约肌存在a1受体,盐酸特拉唑嗪可有效阻滞a1受体,抑制尿道静息期关闭压升高,舒张膀胱颈、前列腺平滑肌及尿道外括约肌,改善尿流率,从而减少尿液返流入前列腺内,达到治疗目的,而普适泰为纯种天然花粉中提取脂溶性成份EA-10,水溶性成份P5,药理作用为阻断雄激素与受体结合收缩膀胱逼尿肌舒张尿道平滑肌,同时抑制内源性炎症合成,有抗感染、抗水肿作用。二种药物的联合应用增加了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及尿流率,达到治愈目的。本组320例病人,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均按医嘱服药,资料收集较详细,对比A组(盐酸特拉唑嗪+普适泰)320例中治愈208例,治愈率65%。B组(盐酸特拉唑嗪)318例中治愈162例,治愈率50.8%,C组(普适泰)315例中治愈157例,治愈率49.8%。经χ2检验,P

[参考文献]

[1]李宁枕,那彦群.舍尼通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研究[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3,23:36-37.

[2]邓月云.高特灵与安定联合用药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J].黑龙江医药,2003,2:74-77.

(收稿日期:2007-10-29)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血清睾酮的变化 下一篇:54例骨科患者院内感染临床分析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