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规划纲要》指导下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实践与策略

时间:2022-10-12 12:59:49

《教育规划纲要》指导下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实践与策略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和训练引起更多方面的重视。文章通过厘清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中遇到的教育理念学习、课程价值定位、教学技能训练等理论和实践问题,总结和提出内化纲要精神、服务基础教育、完善课程体系、强化能力培养、拓展实践方式等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策略和途径,深入开展微格教学技能训练与评价,加强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促使其满足并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下课程教学的需要。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能力;微格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9-0018-04

前言

2010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创新培养模式,增强实习实践环节,强化师德修养和教学能力训练,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教师教育开放化,教师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滞后于国家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教师职前培养中高学历与低素质矛盾突出、职后培训存在流于形式且与实际需求相脱节,严重影响到教师素质的提高和课程改革目标的实施。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效落实新课程“三维目标”,解决师范生作为教学新手的观念冲突,加快新教师专业成熟进程,积极促进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掌握熟练的教学技巧、胜任新时期的基础教学成为当前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视域下高师院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师资培养的核心目标之一。

一 教师专业发展下高师院校实践教学存在问题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地成长过程,主要由职前培养、资格任用和在职培训三个阶段所组成。高师院校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虽然具有较为坚实的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但教学技能理论和实践的课程情景知识较为欠缺,严重影响《教育规划纲要》的贯彻实施。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也呈现出教学环境复杂化、教师角色多元化和教学模式多样化特点。因此,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在训练的理念、内容、方法和模式等方面出现一些亟待急需解决的问题和不足,只有厘清以下问题并做出相应的改革和调整,才能与新课程理念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相适应。

1、新课程理念学习欠缺,关注基础教育不足

长期以来,高师院校缺少与基层教学单位建立密切有效的伙伴关系和深入的教学实践研究,实践教学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陈旧,缺乏新课程理念及相关课程标准的认识与学习,导致理论教学、教育实践与基础教育改革的实际需求相脱节,难以对高师院校学生的教师角色培养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发挥应有的作用。

2、实践课程价值定位不准,教学实践安排不合理

固有观念中实践性知识远不及专业学术性知识的重要。对实践性知识的作用认识不清、理论课程与教育实习关系处理不当,使得教学实习课程目标定位不准、教学实践的功能及价值被边缘化。与国外相比,我国师范院校普遍存在教育实践形式单一、时间集中、地点分散且约束性较强,近年虽有所改善但实践的形式和过程仍缺乏连续性和循环性,学生不能通过连贯的教学体验过程来验证理论并运用理论来促进其教学能力更有效地提高和发展。

3、校内技能训练意识淡薄,校外课堂锻炼时间有限

据调查了解,多数高师院校缺少教师教学技能理论及教学技能训练课程的设置,而少部分院校把微格教学技能训练只作为考察内容纳入到教学法课程(54课时)或教学实习中,课时也仅有12-16学时,与国外教学技能训练课时相比严重不足,根本起不到训练教学技能的作用。而部分实习学校对实习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存有疑虑,学生实习期间更多的是承担大量教辅工作,缺乏足够的课堂教学锻炼,教育实践的价值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和发挥。

4、师资队伍不健全,培训经验及资源有限

目前,师范院校缺乏固定的教学技能培训教师,实习指导和教学技能培训工作主要由有教学经验或教授教法课的教师担任,他们多是凭个人经验指导训练工作,缺乏对基层教学工作的全面认知及相关经验,难以对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专业指导。同时,教学技能训练与课程改革的经验总结和深入研讨不足,各学科教师收集、整理、制作示范课例的意识淡薄,相关技能培训教材和示范辅导资料较少,从而影响教学技能的培训效果。

二 教师专业发展下微格教学培训实践和探新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应该是他们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自行建构的,而不是灌输的。微格教学作为训练师范生和在职教师掌握和提高课堂教学技能的有效方法,在沟通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上起着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它为师范生实习、就业及未来的教师生涯提供更好的学习平台。

1、微格教学的创立和发展

20世纪60年代,由斯坦福大学教授阿伦及同事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施“角色扮演”的微格教学训练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师范生或在职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从1963年开始很快受到欧美各国政府的认可并迅速被传播推广开来,成为教师培训的基本课程。我国内地从1986年开始在北京教育学院开展学习和研究。1990年以后,原国家教委师范司利用世界银行贷款的资助在全国师范院校中陆续建立起了微格教学实验室,并于1994年至1995年间在北京清华大学电教中心举办了多期微格教学及系统运用培训班。从此,微格教学在我国得到进一步的推广与发展。而在当今课程改革形势下,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信息技术手段在教育教学中的渗透,也促使微格教学在理论与实践、观念与培训等方面得到丰富和提高,不仅强调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技能培训,而且还注重以学导为主的教学模式训练。

2、微格教学技能的培训实践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师院校学生人数较多,学历层次和能力基础高低不同,为微格教学技能培训带来诸多不便。因此,针对学生的层次特点和知识、能力基础以及教学技能的难易程度,我们采取导师制的微格教学培训程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训练理念,运用多种学习和训练方式,对教学技能进行动态组合训练。教学技能培训主要分为前期准备、中期训练和后期反馈三个阶段。具体的训练流程如图1。

上一篇:高职语文教学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下一篇:高等学校课程价值取向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