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达县歌乐沱乡大骨节病监测结果分析

时间:2022-10-12 12:45:40

色达县歌乐沱乡大骨节病监测结果分析

[摘要] 目的:通过对7~13岁儿童的调查,分析色达县歌乐沱乡大骨节病在高原半农半牧地区给人群带来的危害,评价大骨节病在该地区的活跃程度,为科学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大骨节病防治手册》“大骨节病诊断标准(GB16003―1995)”,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的研究方法,对2005~2006年抽样调查统计的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2005年调查儿童106例,临床Ι度以上检出41例,临床检出率为39%,X线检出5例、检出率为5%;2006年调查儿童80例,临床Ι度检出14例,临床检出率为18%,X线检出2例,检出率为3%。结论:按照大骨节病区病情变化特征的分类,分为“活跃病区、相对静止病区和静止病区”的标准,色达县歌乐沱乡大骨节病属于静止病区,提示要继续做好监测和预防大骨节病的健康教育。

[关键词] 大骨节病;流行病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R181.3+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7(a)-136-02

自1998年9月在色达县歌乐沱乡对69例成人调查中发现大骨节病患者21例,按照四川省大骨节病监测方案,分别于2005、2006年对居住并长期生活在该地区7~13岁儿童进行监测,用以评价大骨节病在高原地区的活跃程度,分析流行因素,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色达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歌乐沱乡1998年9月成人大骨节病调查;2005年4月、2006年5月对7~13岁儿童大骨节病临床和X线片检查登记表;人口、地理环境、退耕还林还草资料来源于大骨节病活跃病区监测点调查表。

1.2 方法

按照四川省大骨节病调查监测方案和大骨节病防治手册诊断标准(GB16003―1995),对接受检查的人群进行临床检查,摄手指、腕关节、踝关节、膝关节X线片,对7~13岁儿童拍摄右手正位X线片,在X线片下观察成人关节变化和儿童指骨骨骺端、干骺端的变化以及有无缺损现象。

1.3 数据处理

整理数据资科,建立Excel数据库,录入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监测结果

在1998年9月开展对歌乐沱乡15岁以上69例成人大骨节病调查中,通过临床检查和X线片检查,确诊患者21例,按照“四川省大骨节病监测方案”分别于2005年4月、2006年5月对该乡四个行政村人口、生活习俗、地理环境以及7~13岁儿童大骨节病进行监测,其临床和X线片检查结果。

2.2流行概况

自1998年开展监测以来,发现大骨节病在20世纪70~80年代在该地区流行,临床检查患者手指、腕关节、踝关节、膝关节多处受累、变形,丧失劳动能力。通过1998、2005、2006三年的监测发现大骨节病的临床检出率、X线检出率呈下降趋势,在7~13岁儿童中临床检出手指关节变形55人,X线检出7例儿童,其中手指骨关节变化缺损,骨骺端4例、干骺端3例,男性儿童X线检出5例,女性儿童X线检出2例,男女性别比为2.5∶1,男性儿童多于女性。

3 讨论

3.1 色达县歌乐沱乡大骨节病检出率下降原因分析

大骨节病是全身性疾病[1],多发为对称性关节受累,广泛横纹肌萎缩,然而内脏改变相对轻微,基本不影响智力发育,亦不影响生育,患者多为幼年感染,成年发病,成年后进入病区生活不发病。目前对大骨节病的致病因素还不完全明确,发病与地理环境,生产、生活习俗有关,能采取的预防是移民搬迁,病区换粮,改水等综合防治措施。歌乐沱乡位于色达县城东南方向,距县城110公里,海拔3 160 m,属高山洼谷地貌,是藏族聚居地,为半农半牧区,坡陡谷深,多为幽深高山峡谷,属山原凉温带气候,年均气温5.7℃,最冷为一月,为-5.5℃,最热七月15.7℃。日照率为56%,年均降水量780 mm,无霜期100 d,年内有冰雹、霜冻、洪涝等自然灾害,对人、畜、农作物、牧草有较大影响。群众多居住在半山腰,全乡耕地面积739亩,耕种的土地多为砂土,农作物以青稞、小麦、碗豆、葫豆等为主,主食以自产青稞为主,采用传统的粮食生产加工方式,在病区患者家中调查时发现,储藏的青稞中有霉变的颗粒,发病与目前研究的T-2毒素致病有关。随着国家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和九年义务教育制的实施,病区群众食用外地生产的粮食数量增加,儿童在学校读书实行寄宿制,与20世纪70~80年代人群相比,减少了自产粮食的摄入量,儿童在校读书实行寄宿制,大量食用外地生产的粮食,摄入本地自产的青稞较少。按照大骨节病对病区活跃程度监测,5~13岁儿童中无新发病例;手部X线检查仅有指骨骨端改变的病例;在X线改变者总数中,干骺端有改变者在10%以下的标准,因此,色达县歌乐沱乡大骨节病为静止病区。

3.2防治对策

通过监测资料分析,色达县歌乐沱乡大骨节病发病呈下降趋势,在国家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的同时,还应采取移民搬迁、改土、改种经济农作物、改水工程,加强对大骨节病病区群众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等综合防治措施,逐步改变病区群众旧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并加强对病区活跃情况的监测。

[参考文献]

[1]王志武,李群伟,刘宁,等.大骨节病防治手册[M].黑龙江:黑龙江科学出版社, 2002:2-3,7-9.

(收稿日期:2009-04-22)

上一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珍的含量 下一篇:脑卒中致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康复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