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关法律问题

时间:2022-10-12 12:41:14

浅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关法律问题

【摘 要】由于我国工程建设领域中间服务市场还不够完善、成熟,所以广大业主方都会通过工程项目管理企业,来实现对工程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的控制与管理。工程项目管理,是指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在业主委托下,根据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的实施进行阶段性或全过程的管理、服务。项目管理在法律层面形成了项目管理企业与业主方之间的委托合同关系。本文以项目管理服务合同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相关法律问题。

【关键词】工程项目管理;委托合同;法律问题

一、前言

建设项目工程的实施是一个具有投资大、周期长、质量要求高、作业环境复杂、不可控因素多等特点的系统工程,但同时它也具有其自身客观规律,通过利用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手段,就可有效实现项目的预期目标。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是指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在业主委托下,根据合同约定,对工程项目组织(总承包/专项承包)的实施进行阶段性或全过程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性管理与服务。其主要职能体现为三控、三管、一协调,其中三控是指成本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三管是指合同管理、安全管理、信息管理;一协调是指施工组织的协调。

在法律层面,项目管理形成了项目管理企业与业主方之间的委托合同关系。项目管理企业在业主方向其支付相应的管理费用后,开始对项目全过程(从项目决策、实施到使用)进行管理,同时也要承担相应责任。

二、项目管理的内容分析

建设项目从前期决策到具体实施,再到项目使用,随着建设项目流程的推进,项目管理的内容也会随之变化。项目管理内容主要包括了前期策划、项目设计管理、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变更管理、项目施工管理、投资管理、资料管理及相关手续办理。

项目前期策划:它是指按照项目功能的目标与要求,对项目进行的总体设计与规划,并对其加以筛选,最终形成总体规划方案。总体规划方案是可行性研究的重要依据,也是项目设计、实施的总纲领。

设计管理:目前的项目设计还存在着较多问题,首先是相关设计规范与工程实践的不匹配;其次是未全面考虑业主方的使用需求,造成使用功能不达标;最后,项目的结构设计、土建设计与装修设计的严重脱节,加大了项目管理各项工作衔接的难度,也增加了工程造价。另外,多数的项目管理企业对设计管理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

变更管理:变更管理包括了设计变更与项目计划变更两方面。前者是指设计单位对原设计图纸、文件中相关内容进行的修改与变动。设计变更的产生原因可能是设计单位的错误、遗漏,业主方对使用功能的要求,也可能是主管部门等客观情况的要求。设计变更会对工程质量、投资控制、工程进度产生直接的影响。项目计划变更,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施工进度、实际成本,对项目计划进行的调整。

三、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问题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主要体现在合同管理方面,具体说来就是在签署委托合同过程中应当注意的相关事项。当业主方决定聘请项目管理企业对建设工程进行项目管理后,可采用招投标方法,选择专业实力强、性价比合理的项目管理企业,并与之签署委托合同。在签署合同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一)项目管理企业资质的考察

由于项目管理涉及到工程项目的方方面面,所以要保证项目管理工作的高质量,就必须充分重视项目管理企业的管理经验、技术水平。业主方在选择项目管理企业时,必须要全面考察企业的管理资质、技术水平,以及设计能力。就目前我国建筑领域的管理企业而言,都还较为不成熟,所以要求项目管理企业在各方面技术都做到精通还是较为困难的。如果业主方为了追求各管理环节的尽善尽美,而选聘多个项目管理企业分别负责不同方面的管理,又会导致企业责任的不明确,对工程进度、质量等方面产生影响。综上所述,总包制度是较为折中、合理的方法,业主方只选择一家实力较强的项目管理企业,而特殊技术环节的技术服务由聘请相关专业单位提供,所有相关专业单位都由项目管理企业统一管理。

(二)委托合同主体内容的确定

项目管理委托合同主体内容即是项目管理的具体内容。在拟定委托合同时,项目管理企业和业主方就要根据工程目标、造价等具体情况,共同协商后对各项项目管理内容加以确定,并将其体现在合同中。在确定项目管理内容时,要力求做到准确、全面、详尽。

(三)责权的划分

为了使项目管理企业和业主方对各自的权利、责任加以明确,保证项目管理有序、顺利地实施,就需要在委托合同中对项目管理企业与业主方进行明确的责权划分。业主方主要负责工程使用功能的确定以及项目投资控制,项目管理企业主要负责工程相关技术事宜的处理,并负责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管理。为缩短工程周期、降低工程造价,使项目管理企业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就要在工程技术方面,适当扩大项目管理企业权限,以减少相关审批事宜。业主方可以在招投标、工程变更、签约、工程验收、工程款项支付及审核等方面授权项目管理企业全面负责。同时,为让业主方利益得到有效保障,采取相关措施对其进行监督也是非常必要的。首先,业主方要对汇报制度加以完善。在委托合同中要明确规定重要事项和定期汇报制度。其次,在如关键设备、材料采购、总包方招标等重大事项上,业主方要派人参与监督。最后,明确约定业主方具有最终决定权。在调整使用功能、变更投资等重大事项上,必须经由业主方书面确认才能执行。在监督过程中,业主方有权利否决项目管理企业的行为。

(四)项目管理期限的约定

一般情况下,项目管理内容的完成就标志着项目管理的完成,是约定项目管理期限的标准。对于项目管理企业,约定项目管理期限是出于服务费用的考虑,在实际工期超过预计工期的情况下,依照项目管理期限就可确定服务费用的增加与否。通常情况下,只要工程逾期不是由业主方原因所造成的,都不应当增加服务费用,相反的,项目管理企业才是违约方,应承担违约责任。为体现公平,在由业主方原因导致工程逾期、工程逾期超过半年或更长时间的情况下,项目管理企业都应获得相应的额外服务费作为赔偿。

(五)审批手续办理

建设工程的实施需要办理较多复杂的手续,由于业主方对相关手续的不了解,如果自行办理,不仅会耗费较多的人力、财力,还可能难以短时间通过审批。因此,为了保证审批手续办理的效率,业主方应将相关手续的办理事宜交由项目管理企业处理,由于项目管理企业是专业单位,对相关手续较为了解,所以能较快地完成审批手续办理。

参考文献:

[1]卢建强.“法商时代”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中的法律问题及案例分析[J].建筑机械(下半月),2012,(3):64-70.

[2]韩华.法律问题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 (7):268-268.

[3]张皓玮.浅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关法律问题[J].科园月刊,2011,(1):28-29.

[4]孙奎月.项目管理中的法律问题[J].施工企业管理,2008,(12):114-115.

[5]高印立.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典型法律问题探讨[J].建筑经济,2009,(5):23-26.

上一篇:浅谈地价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下一篇:工程质量监督委托执法模式改革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