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影检查在食管周围病变引起吞咽困难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时间:2022-10-12 12:40:46

造影检查在食管周围病变引起吞咽困难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我院相关住院病例,探讨造影检查在食管周围病变引起吞咽困难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研究我院2005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5年间100例食管周围病变患者食管造影影像和临床资料,拟总结造影检查在食管周围病变引起吞咽困难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在100例入选患者中,有40例(40.0%)为颈、胸椎骨质增生,32例(32.0%)为心血管性病变,12例(12.0%)为胸内甲状腺肿大,12例(12.0%)为纵隔淋巴结肿大,4例(4.0%)为左主支气管增宽。结论:食管造影是诊断与鉴别食管本身疾病较为敏感的检查方法,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食管周围病变;吞咽困难;造影;回顾性研究;病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08-008-1

临床医生都知,吞咽困难是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其病因很多,除常见的食管本身器质性病变外,还有食管邻近组织和器官之病变也常引起。本研究回顾研究我院2005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5年间100例食管周围病变患者食管造影影像和临床资料,拟总结造影检查在食管周围病变引起吞咽困难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中诊断吞咽困难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入选患者的所有病例均以吞咽困难在本院门诊初诊。本组共有100例患者,患者年龄介于22~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50±10.22)岁,其中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40例,性别比(男:女)为1.5:1。

1.2方法

1.2.1造影操作方法

患者空腹禁食水,造影前5―10min时肌肉注射山莨菪碱(654―2)20mg,使食管处于低张松弛状态,口服1袋干粉产气剂,后吞服180%一200%(W/v)微颗粒硫酸钡混悬液[1、2]。在影像增强器监视下,待钡流大部分通过后,摄取立位、双斜位及必要时加仰卧、俯卧位的充盈相和粘膜相。每一例均由放射医师一起对充盈相、粘膜相读片并结合临床资料做出诊断。

1.2.2试验方法

按事先制定表格,填写患者年龄、性别、诊断等相关信息,再进行分类统计。再对其进行分析等处理。

2结果

在100例入选患者中,有40例(40.0%)为颈、胸椎骨质增生,32例(32.0%)为心血管性病变,12例(12.0%)为胸内甲状腺肿大。12例(12.0%)为纵隔淋巴结肿大,4例(4.0%)为左主支气管增宽。

3讨论

众所周知,食管是由肌肉、粘膜组成的富有弹性的管腔,邻近组织或器官的病变、变异均可直接影响和压迫食管,造成食管受压、移位、变形,部分病人出现持续性吞咽困难的临床症状,有的甚至被误诊为食管癌[3]。食管周围病变引起吞咽困难较多(根据其影像学表现和发病原因可分为以下的几种:1.骨质增生,颈椎及上段胸椎与食管靠近,其间仅有筋膜与结缔组织相隔,因此与之相邻的椎体骨质增生,特别是前缘的骨质增生能直接压迫食管,形成一个或数个局限性压迹[4],食管吞咽可见明显的充盈缺损及钡剂绕流和分流现象;2.心血管因素;3.气管、甲状腺肿瘤;4.中后纵隔的肿瘤;5.淋巴结肿大)不仅影响日常工作与生活,而且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检查食管周围病变的方法有很多种,食管低张双对比造影是较为理想的一种方法,首先能发现食管位置的异常,上部食管多由于脊柱椎体骨质增生对食管后方局部产生压迫引起,另一常见原因为甲状腺肿大引起食管压迫,因食管与甲状腺的解剖关系密切,为颈部食管压迫的主要原因。胸部大血管异常可造成食管压迫(如:迷走右锁骨下动脉、主动脉弓异常、主动脉瘤等)。纵隔肿物压迫食管,常见有恶性淋巴瘤[5]。此法不仅可提供食管周围病变的部位,而且可以确定是什么性质的病变。

本研究结果示在100例入选患者中,有40例(40.0%)为颈、胸椎骨质增生,32例(32.0%)为心血管性病变,12例(12.0%)为胸内甲状腺肿大。12例(12.0%)为纵隔淋巴结肿大,4例(4.0%)为左主支气管增宽。表明,所有的患者在造影后均能准确得出患者的病因。总之,本研究结果再次证实,食管造影的资料较为可靠直观,在出现病变时有较为特异性的征象,是诊断与鉴别食管本身疾病较为敏感的检查方法,食管造影的影像结果为临床诊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荣独山,于快雄主编.x线诊断学一食管钡餐造影[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I,10一l1.

[2] 王国红,王维加,苏清亮,等.食管周围病变引起吞咽困难的诊断价值[J].包头医学,2008:32(3):151.

[3] 张玉琴,李亚军,伊力木.食管周围病变引起吞咽困难的X线分析(附14例)[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0,16(2):105-106.

[4] 刘庚年,朱绍同.X线征象分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752-753.

[5] 刘赓年,李松年主编.腹部放射诊断一食管的正常及异常x线征象[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29―30.

上一篇:28例老年肾衰病人血液透析护理报告 下一篇:腹腔镜模块化胃癌D2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