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环糊精包合冰片的制备工艺探析

时间:2022-10-12 12:31:04

β―环糊精包合冰片的制备工艺探析

摘 要:本研究主要是为了使包合物中最为有效的成分龙脑的稳定性能够提高,因此,研究将龙脑的包合率作为评价的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进行设计,并对胶体磨合法的最佳工艺进行一定的优化。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利用热质量分析法进行验证,发现冰片在经过包合以后的确形成了包合物,并且其热稳定性也得到了极大地提升。因此,可得出结论,通过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可有效提高龙脑的包合率和冰片的稳定性。

关键词: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

引言:

冰片可用于醒脑开窍,因此,常将其制成药物,但由于其挥发性过强,往往会造成极大的损失,为使其稳定性能够得到提高,人们一直在研究β-环糊精包合冰片的制备工艺,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这些研究结果仅能在实验室进行。本文就介绍了一种新的制备方法,并且能够有效应用于工业化生产中

一、材料

(一)仪器

岛津GC-2010气相色谱仪;立式胶体磨,型号为JTMAB50;热重分析仪器;超声波清洗器,型号为KQ-400DB;真空低温持续干燥机,型号为MJ1000ZG1-L4500;电热恒温状态下的鼓风干燥箱。

(二)药品及试剂

龙脑的对照物;水杨酸甲酯的对照品;β-环糊精;冰片,必须有60.3%的龙脑含量;除此以外,其他的试剂都是分析纯。

二、方法与结果

(一) 包合物中龙脑含量测定

1.系统适应性试验

需要准备FID的检测器以及毛细管柱,毛细管柱的温度应为150摄氏度,样本的进入口的温度为220摄氏度,而检测器的温度应为250摄氏度,另外需要氮气和氢气,整个分析时间为8分钟,龙脑和水杨酸甲酯保留的时间分别是6分钟和8分钟,水杨酸甲酯的理论上的板数不应当低于10000[1].

2.制备标准曲线

将水杨酸甲酯定量称取1.1533克,放置在容量瓶中,容量瓶的体积为250毫升,然后在其中加入无水乙醇进行溶解,稀释到一定刻度将其摇匀并作为内标溶液。将龙脑的对照品定量称取115.28毫克,放置在容量瓶中,容量瓶的体积为25毫升,然后在其中加入无水乙醇进行溶解,稀释到一定刻度将其摇匀并作为对照品溶液。将对照品的溶液分成1,2,3,4,5和10毫升,并放置于对应的容量瓶中,在其中加入1毫升的内标溶液,然后用乙酸乙酯进行稀释,摇匀之后进样1 L,进行测定。绘制坐标曲线,横坐标为龙脑的浓度,纵坐标为龙脑和水杨酸甲酯的面积比值,曲线绘制好之后进行线性回归方程的计算,方程是:Y=0.9024X+0.0028,r的值为0.9998,如果龙脑的浓度范围在0.4611~2.3056之间,则表示线性关系良好[2]。

3.平均校正因子测定

进样5次相同浓度的对照品溶液,经过计算的出所测的浓度的RSD和平均校正因子的浓度分别是2.5%和2.2%。

4.重复试验

将试品的溶液取5份通过样品测定法对其进行操作,可得出RSD的值为1.8%。

5.回收率试验

将样品适量进行定量称取,其浓度已知,在其中加入定量的龙脑对照品,进行测定,测定方法是样品测定法[3],平均回收率和RSD的值分别为97.1%和2.5%。

6.冰片含量测定

将等待测定的包合物定量称取0.5克,放置在锥形瓶之内,然后在其中加入2毫升的内标溶液和20毫升的乙醇,摇匀以后对其质量进行称取并放置在超声内30分钟,随后将其取出进行冷却,用乙醇对失去的质量进行补足,过滤之后得到的就是供试品溶液,然后吸取1μL并在其中加入气相色谱仪,对包合物中龙脑的含量进行测定和计算。

(二)胶体磨包合冰片正交试验

1.制备包合物的方法

在定量的水中加入一定的β-CD,摇匀之后将其倒入胶体磨中,用乙醇溶解的冰片进行研磨,然后取出放置于低温连续干燥机内干燥一小时,对其质量进行称取,就可得到白色包合物,将其碾碎,利用无水乙醇清洗,直至没有冰片味道,将没有被包合的冰片洗掉,放置在恒温鼓风干燥箱中,就可获得待测的样品[4]。

2.正交试验设计

本次正交试验将评价指标定位龙脑的包合率,对包合效果会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β-CD和冰片的比例、进行研磨的时间和所加入的水的量,因此要进行试验需要使用L9(34)正交表,选择最优工艺。通过对试验因素进行分析,另外考虑到在包合物的影响因素中,加水量并不会构成多达影响,因此,为了节约成本,加水量只需1.5倍就可以了,也就是说,冰片和 -环糊精的之比为1:10,进行研磨的时间为二十分钟。

(三)包合验证试验

通过对三批工艺使用正交优选条件进行验证,其中龙脑的包合率分别为96.5%,98.6%,99.2%,平均值为98.1%,由此可说明本研究的工艺参数是稳定的、可行的。

(四)包合物鉴定

1.薄层色谱法

对包合物、冰片和β-环糊精的混合物定量称取1克,在其中加入20毫升的乙醚,进行20分钟的超声处理,过滤之后将乙醚液挥干,在残渣中加入2毫升的乙酸乙酯进行溶解,将其作为对照品溶液。另外取适量冰片,加入乙酸乙酯制成对照品溶液。将溶液点于硅胶G薄板层上,展开剂使用的是甲苯,经过展开、晾干的操作之后,加入乙醇溶液,在105摄氏度的高温下进行烘干,直到斑点显色十分清晰。将冰片与包合物的提取色谱进行对比,发现前者有相同颜色的两个斑点,而后者没有,由此可知冰片经过包合以后形成了包合物[5]。

2.热质量分析法

对冰片中的包合物进行验证主要采用的是热质量分析法,通过其可制成热质量曲线,从而对包片是否被包合进行判断。通过对结果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包合物确实已经形成。另外,在包合之后,还极大地提高了其热稳定性。

三、讨论

本研究对 -CD包合物的制备采用的是胶体研磨法,比起水溶液法等制备方法来效果更加明显,操作起来也更加简单方便。通过正交试验对β-CD的最佳工艺进行了优化,并且通过了三个试验结果的验证。最后的结果显示,3批龙脑的包合率均十分之高,平均值达到了98.1%,这一结果与正交试验得到的结果是十分贴近的,由此可说明此工艺是稳定的、可行的,并且可以运用到大型工业化的生产中,而不只是局限于实验室的小规模制备。

四、结束语

因为冰片的挥发性过强,使得在药物的制备及储存中损失较大,而将其制成包合物以后,能够极大地增强冰片的稳定性。本文就对此进行了研究。

参考文献:

[1]夏开元,闫如楠,杨维佳. 应用β-环糊精保存牛黄解毒片中挥发油成分的实验研究[J].中成药研究,2012,(9):5-6.

[2]潘超,国大亮,赵宇. 京万红凝胶中冰片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及放大实验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10):3115-3117.

[3]袁敏,w仁勇,王平. 白石降压胶囊中冰片β-环糊精包合工艺的研究及其包合物鉴定[J].齐鲁药事,2012,(4):242-245.

[4]王小平,廖公铁,侯世祥.蟾蜍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与鉴定[J].华西药学杂志,2013,(12):138-142.

[5]段丽萍,刘波,唐秀梅. 伤益凝胶中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研究[J].云南中医药杂志,2013,(5):1952-1955.

上一篇:城市园林发展趋势 下一篇:有关建设工程智能化管理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