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朵花盛开

时间:2022-10-11 11:42:18

为了使没一个适龄儿童能在同一片蓝天下茁壮成长,“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功到自然成”。为此,我经过细心了解,认真分析,查找有的孩子成为差生的原因,发现有的是由于受到家长无端的训斥,甚至棍棒教育;有的是由于教师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有的是由于学习方法不当,成绩不佳,造成过重的思想负担,最终自暴自弃;有的是由于缺乏起码的学习习惯。

学习欲望、学习方法、学习成绩是语文学习过程中互为因果的三个环节,优等生学习过程是良性循环的过程,即:欲望强,方法得当,成绩优秀,欲望更强。差生的学习过程则是恶性循环过程,即:欲望低,方法不当,成绩差,欲望更低。那么,差生的出路在哪里呢?我总结了两条具体的做法,供同行们评论并予以指正。

一、 关爱“差生”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全部技巧在于如何爱学生。”人都是有感情的,差生也有丰富的感情世界。由于他们常常受到冷眼,所以外表给人总是冷漠的,有时甚至有些不近情理。因此,要转化他们,必须大力进行感情投资。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老师有感情,才会听取老师的教诲,对差生真心爱护,热心关怀,用爱心温暖他们冰冷的心,增进了解,以换取信任,消除他们与教师之间的心理隔阂,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在这种情况下,对差生及时进行引导,会产生理想的教育效果。

如我班叶啸是一名曾经让我及科任老师头痛的“差生”。上课迟到,作业不做不交是常有的事,上课睡觉、喧哗、顶撞老师也不足为奇,学习成绩很差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然而,一个偶然的事件改变了一切。那是一天下午最后一堂课,由于在课上大声喧哗,他被我严厉地批评了一通,就像往常一样,他没有为自己的行为认错,而是眼中充满了愤怒,两只拳头也攥的紧紧的,真有点要和我打架的味道。放学后,学生们都列队回家了,我把他单独请到了教室外面,准备进行又一次交锋。正在这时候,一个学生鼻子突然出血了,等我从医院回来,天已经快黑了,我想他一定早已溜走了,因为趁老师一不注意他就开溜的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可出乎我意料的是,当我急匆匆地赶回来,远远地看到一个小黑影还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一种莫名的感觉涌上我的心头,我轻轻地对他说:“天快黑了,你就坐我的自行车回家吧”。他猛一抬头,眼睛异常光亮,然后一声不吭地坐在我的车后面……。让我吃惊的是,从第二天开始,至少在我的课堂上,他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他努力让自己坐的端正点,努力地跟着上课的节奏,努力地做着作业……。在一次家长会上,他的爷爷(因父母离异,他跟爷爷一起生活)说起了那天的情景:“孩子回家后说是老师送他回家的,而且还说了好几遍”。我突然好像明白了一切。此后,我多次和他心平气和地谈心,帮他补习以前的功课,慢慢的,他变了,不仅在我的课堂上变了,在别的的教师的课堂上也变了,语文、数学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二、 教给“差生”学习方法

面对班上近半的差生,要去一个个补课是不现实的。实践证明,除了培养他们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信心、学习毅力外,还要帮助“差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自学能力。于是我针对“差生”学习方法的差错,主要采取以下四点措施:

1、 降低知识阶梯的坡度让差生自己上

先教会学生查字典,过段时间找些生字搞查字典比赛,开始量少一点,慢一点,他们查找了,学会了,感到很愉快,这样降低坡度,让差生自己也能攀得上,久而久之,差生开始由等待老师喂知识,变为自己探求知识了。

2、教差生认识并驾驭大脑内部机器

差生有的以为自己脑子笨,有的把脑子看成人民币,怕用光了将来没有了,我给学生讲“用讲废退”大脑工作的规律讲记忆窍门,讲观察的方法,思维的规律。由于讲得是差生的心理状态,他们爱听。许多差生有在音、体、美方面的特长,我先引导他们进行能力转移,请爱玩球的学生说说怎样传球,爱画画的同学评评为什么这幅面比那幅画好,爱唱歌的同学说说许冠杰和张学友的各自特点。常常一人说,大家听,边听边记,记完了读一读,学生都觉得有意思,这样学生的脑子都在转,我告诉他们这就是学语文,教材中文章就是写这些有趣的事,指导《我家的猫》、《荔枝》这样的文章,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大脑也开始分析起文章哪段写得好,哪些句子写得逼真,久而久之,他们就认识并学会了驾驶大脑这部机器了。

3、 让学生每节课有所得

我力争每堂课都把学习重点在课前告诉学生,让学生学习重点之外,再自学些新内容,让差生掌握一半,最差的学生还要少一些。如学《故乡》我让好学生查文章写作背景,理解社会意义,告诉差生不必听课文分析,只要记住几个字、词,课文写得几个人物,会复述大意,就算完成任务了。在形式上是退了一步,但实际上他上课忙着记字词、看书、记课文大意,这比在课堂40分钟陪坐收获要大。事实证明,大部分差生都具有达到及格水平的智力,他们课堂学习认真,紧张起来后,鼓励他们追上中等学生程度是可以办到的。

4、 教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感,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差生大都羡慕好同学那种始终如一的学习习惯,利用这种羡慕,学期初向上的心理,帮助差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采用检查的形式,人与人竞争,组与组比赛完成作业的情况,没有完成的除了补上计划练习外,还得受到全组同学的批评,特别是作文,我要求降低些,但要自己写,并且要当天完成,谁写不完我就陪着他在教室里写,这样,就堵死了差生每天拖欠作业的后路,就自然养成完成作业的习惯,慢慢地,从降低知识台阶的高度开始,依靠差生内部积极因素,一点点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总之,差生问题已经是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对这一问题的严重性的认识将随着历史的进展而日益深刻,如问不使差生继续扩大和优等生的差距,这是社会、教师、家长及差生本人的愿望。提高差生的成绩,语文学科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无论多差的学生都终日在汉语的环境里,语文能力提高了,学生就能增强征服理科的信心,学习成绩的好转又常常伴随着道德品质的好转。

在高科技时代,信息时代,改革时代,学生的社会生活观念,生活方式,发生了广泛深刻的变化。用空洞的说教,枯燥的方式,粗暴的打骂方式来教育差生已与时代格格不入。我们需要潜意识的情感渗透,需要默默的心灵感应。毫无疑问,这样的结果必定是事半功倍。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差生的教育不是一朝

一夕的事件,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教师是辛勤的园丁,不仅应是一名教学能手,更应是一名教育艺术家,要让每一个生命开出绚丽的花朵。

上一篇:初中化学教学改革初探 下一篇:浅谈局域网环境下的Windows基础知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