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多媒体教学策略分析

时间:2022-10-11 10:48:47

小学音乐课多媒体教学策略分析

新课标明确指出:“艺术课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鉴赏能力,通过音乐、美术等各种艺术课程,使学生的各种艺术经验不断得到升华,从而获得更加完备的鉴赏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操”。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教学方式具有突出的优点,可以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本文主要分析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一、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小学音乐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从而让学生在音乐中学习和享受,培养音乐情操。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般以粉笔、黑板、钢琴或录音机作为教学手段,这样的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学生渴望更加丰富的多元化教学,多媒体技术正好满足了学生的这一需求,在教学中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多媒体技术将声、色、光等技术融合于一体,再经过教师的巧妙设计,能够很快地吸引学生的眼球,迅速地进入课堂教学情境当中。例如,在教授《鸭子拌嘴》这一课时,多媒体技术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合奏《鸭子拌嘴》,使学生开始接触和喜欢民间音乐,了解各种器乐。在讲授知识点前,教师先让学生观看动画片《鸭子拌嘴》,让学生在观看中听音乐,说出音乐中存在哪些打击乐器,而且播放了各种乐器的音色。这样一来,学生就对各种乐器的音色和形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器来表现狗叫的声音,用自己的方式制作一首《鸭子拌嘴》。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高昂,纷纷投入到创造的激情当中。

二、 小学音乐课多媒体技术应用分析

1.多媒体技术在教唱教学中的应用

在音乐教学中,教唱教学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即学生听范唱,老师教曲谱,学生学唱歌词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往往会导致学生喜欢音乐而不喜欢上音乐课。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首先要做的是使音乐课真正的“乐”起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将歌曲做成MIDI的音乐,其中乐谱的谱面跟教材中的相同,从而让学生一目了然了解这节课程的侧重点,而且MIDI的音乐效果要比录音机的音乐效果要好得多。

例如,在教授《春天》这一课时,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春天在哪里》的背景,使学生先初步感知一下春天的美景,同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和一些描写春天的美丽诗句。通过这样的情境设计,营造音乐学习的艺术氛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激起对春天的联想,进入音乐情境。

2.多媒体技术在欣赏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标要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听,就是其中一种提高学生音乐修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审美艺术的重要环节之一。传统的粉笔、黑板加录音机的教学模式,往往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得滔滔不绝,学生在听得下面昏昏欲睡。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则有效地改善了这一现状,不仅能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的魅力,同时也为音乐教学提供更多的方便。

例如,在引导学生欣赏《百鸟朝凤》的时候,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得音乐形象更加的生动。首先投影仪播放唢呐的外形,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教师向学生介绍唢呐的基本知识点,在乐曲声中,教师依次给学生播放一幅幅水墨画,加深学生对百鸟争鸣的印象。学生在试、听两个感官当中快乐地学习,整堂课都处于一种活跃的气氛当中。

新课标规定“要使得学生了解音乐艺术和姊妹艺术之间的联系,将音乐扩大化”。感知不同艺术对学生学习音乐、增加艺术见识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扩大课堂教学的内容,将狭隘的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开放式的学习。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教师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人文、地理、自然知识,而网络为教师课前准备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例如,将音乐家的名言或生活小故事穿插在课堂教学中,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也可以在课后到网上找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品进行观赏,从而起到了很好的扩展作用。

三、结语

在现代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多媒体给学生和老师带来了多种多样的方便,在音乐教学中更是如此。但是老师和学生在利用多媒体的时候要掌握好度,让多媒体成为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而不要成为多媒体的沉迷者,过度地依赖多媒体技术。

(责编 施夏珍)

上一篇:语文教材,如何是“好” 下一篇:巧安排 活调控 准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