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的甜醪糟

时间:2022-10-11 10:24:28

“甜醪糟――”听得街巷里一声吆喝,我们这些娃娃便争先恐后地跑出了家门,将那卖醪糟的“担子客”团团地围住,一个个或拿钱买或用家里的粮食去换,总要美美地喝一碗甜甜的、香香的醪糟才罢休。那时候的甜醪糟不贵,两三毛钱就能喝一大碗。若无钱时,也可以用玉米、豆子等杂粮去换。大人们经不住孩子的缠要,也乐意让孩子们去馋一回嘴。也常有老人们端上个凳子往摊旁一坐,边说着话,边品着味儿,热气冲着脸面,那胡子就翘翘的,脸上就泛起红红的光晕来。

卖甜醪糟的生意人就住在不远的邻村,他们大都是会手艺的外地人。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闪闪悠悠的担子,一头挑着盛醪糟的器具,一头担着铜瓢火锅,一边走,一边吆喝。到得村中一高处,放下担子,支起小火炉,安起小风箱。有了顾客,便向锅里舀一勺凉水,再加一勺醪糟醅,那小风箱就“噗嗒,噗嗒”地拉响了,那炉眼里的火苗就“呼―呼―”地烧旺了,不大会儿工夫,水就开了。再向滚开的醪糟里倒进一个打糊的鸡蛋,霎时蛋絮就飘飞起来,一碗色泽如乳,汁甜如蜜,气味浓香的鸡蛋醪糟就做好了。在烧醪糟的过程中,我们的小眼睛几乎是不离那“担子客”的每一个动作,直勾勾地盯着看,大气也不敢出一口,直到那香甜的味儿钻进了鼻孔,我们才放松了自己,才深深地吸进了那气味,才双手小心地接过那一碗冒着热气的鸡蛋醪糟,才急不可耐地贪婪地喝起来。

以后见有走街串巷卖醪糟曲的人,背个褡裢,里面装着用麻纸包好的曲块,挨村叫卖。人们便买了这“甜酒曲”,自己做醪糟醅。开始时并不熟悉,做的次数多了,也就自如起来。其实工艺流程并不复杂,只是将糯米浸泡后再上笼去蒸,尔后按一定比例拌匀酒曲,封严在盆或缸里,使其发酵。不长时间,就能闻到一股浓浓的酒气味儿了。无论是冬是夏,冲一碗醪糟去喝,其味香醇粘甜,令人清心爽身。这甜醪糟实在是普通百姓家里的高级饮料呢! 我在新疆部队时,也学着在家里时的样子,于夏日里做甜醪糟喝。但做了多次都失败了,无论怎样也做不好。既无酒气,亦无甜味。不知是应了新疆的气候干燥呢?还是应了水里的盐碱含量高呢?究竟什么原因一直搞不清楚。后来与妻儿回陕西老家探亲,父母亲听说后让我去请教在县供销社做饭的叔父。说他做了一辈子饭,但凡饮食烹调诸多事项没有不知道、不精通的。果然,叔父在仔细地听了我们讲的做醪糟的过程后,就指出了其中的毛病。他说做醪糟最忌的是油气,碗盆和手一定要洗干净,不能带一星星油气,若沾了油气,醪糟非瞎不可。叔父又教了我们做甑糕,做冻肉,做黄酒,做泡菜等家常吃食的制作方法,又给包了许多上好的醪糟曲子。回部队后,照着叔父说的去做,没有不成功的。

记得那一年在新疆过年,妻用在老家带的醪糟曲,早早地就做了一大盆甜醪糟。同事们登门,一人冲一碗清清淡淡、甜甜香香的醪糟喝。那味儿真叫绝了,酒气扑鼻,酸甜带香,直喝得客人们一个个伸出大拇指叫好。和我同在军区工作的维吾尔族干部哈孜木,他是群工部的翻译,当喝了第一次甜醪糟后,仍嫌不过瘾,又第二次登门讨喝。他是喝惯了牛奶的,可他觉得这个醪糟有一股特殊的气味儿,能和牛奶媲美。他硬要我教给他制作的方法,我把从老家叔父那里学来的方法和体会,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他回去一次就试做成功,高兴得到处宣传:“陕西的甜醪糟亚克西(好的意思)。”引得军区机关里的许多同志纷纷前来向我请教方法,讨要曲子,真个是好东西哪怕是在天涯海角都人见人爱呢!

上一篇:美丽的高粱 下一篇:从小到老的防胖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