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跳绳活动的指导策略

时间:2022-10-11 08:42:55

大班幼儿跳绳活动的指导策略

跳绳是一项很好的体育运动形式,它能使整个大脑以及全身器官都处于有节奏的收缩与放松的交替之中,对循环、呼吸和新陈代谢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跳绳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运动,它包括跳、甩、握等基本动作,这些动作的产生与幼儿的力量、耐力、反应速度以及协调能力等密切相关。然而,在刚开始组织跳绳活动时,绝大部分孩子拿着绳子不知所措,在大班幼儿跳绳教学活动中,教师单一的教学方法以及不科学的反复训练往往导致幼儿无法准确地把握跳绳的要领,产生退缩情绪,从而对跳绳失去了兴趣。因此,在大班幼儿的跳绳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选择合适的组织与指导策略。

一、小步递进,有序练习

1.熟悉绳性。幼儿在真正拿绳之前还要巩固跳跃技能。下肢的跳跃是跳绳这一运动核心动作。幼儿在小班及中班的体育锻炼中跳跃技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相对于跳绳对“跳跃”的要求来说还比较薄弱。常表现为跳绳中跳跃力度控制差,脚掌落地缓冲差,身体保持平衡差等问题,所以在跳绳之前要有意识地针对以上几方面加强跳跃练习。

2.徒手摇绳。当幼儿能有控制地进行跳跃之后还要学习如何摇绳。在此环节首先要让幼儿学习如何拿绳。幼儿一开始拿绳时绳子在手心中的方向经常要搞错,教师可提供多次示范。其次还要教会幼儿如何调节绳子长度。绳子过长的话可以通过在手掌上绕圈来缩短绳子,注意绕圈的时候要按照顺时针来绕。幼儿会握绳会调节绳子的长度后,教师就可以让幼儿两手放在齐腰的身体两侧进行前后摇绳练习。

3.分解练习。在前几个环节的准备练习之后我们就可以请幼儿真正尝试拿起绳子跳过去了。但是在会连续性的跳绳之前幼儿还是得分解练习,即学会跳过一个。在这一环节幼儿往往会出现两个能力水平:(1)完全分解,即先把绳子摇过去落地之后,再双脚并拢跳过去然后再摇第二次。(2)摇跳合一,达到这一水平的孩子已经能把摇和跳两个动作协调地完成了。第二种水平以第一种水平为基础。有的幼儿在此环节练习的时候往往容易操之过急,还没有熟练地完全分解练习就尝试着摇绳和跳跃同步,结果其表现往往是一个都跳不过去。老师得让他们静下心来先进行完全分解练习,抡一下绳子跳一个。

4.连续跳绳。连续跳绳是跳绳学习的最后一环节,在此环节既要帮助幼儿将分解练习连起来,还要使幼儿的动作更加协调,跳得更多,跳得更快。在一开始练习的时候可以让幼儿跟着老师拍手的节奏来跳绳,拍一个跳一个,先慢后快,逐渐加快让幼儿没有明显的感觉,但是两下跳跃之间没有空闲停下来,其自然就会连续动作了。待幼儿会连续跳了之后还要引导幼儿提高跳绳技能。

在跳绳学习过程中,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练习目的和要求,前面阶段的练习是后面阶段的铺垫和准备,每个阶段的练习都会对跳绳学习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在指导孩子练习时要按阶段有侧重地练习,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因材施教,个别指导

幼儿有个别能力差异,在跳绳方面表现得也非常明显。差异造成幼儿学习速度有快慢,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也不一样,教师要根据幼儿学习的程度和遇到的问题困难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对于能力稍弱、协调性不好的幼儿,尽量降低跳绳难度要求,不至于让他们对自己失去信心。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简化步骤,增加难度来激发他们挑战自己的欲望。

三、正面引导,以点带面

表扬是一种积极的引导手段,在跳绳的指导中我们积极并适当运用它。首先我们坚持以精神表扬为主。当一个孩子最先学会跳绳的时候,我们寻找最具诱惑力的刺激方式来进行肯定:在家长栏中进行表扬,让爸爸妈妈都知道;在活动中给予优先,允许练习跳绳后玩其他游戏;并在跳绳中,请她当小老师来教其他小朋友。一系列的表扬优待措施使这个孩子成了班中的跳绳明星,让其他孩子好生羡慕,于是大家都加紧练习。其次还要不断地变换表扬刺激的方式。当一个孩子会跳绳时我们在家长栏中表扬;当有七八个孩子会跳绳了我们就在教室门外专门列一张光荣榜――“我会跳绳了”,孩子会跳绳了,就请他把自己的名字写在光荣榜上。当大部分孩子都会跳绳之后我们就在旁边再增加一张表扬栏“我能连续跳30下了”,请孩子写上姓名。不断变换的刺激引导幼儿不断地朝新的目标努力,更使孩子跳绳学习的速度不断加快,成功率不断提升。再有,以点带面的方式在大班幼儿的学习中也非常有用。大班好胜爱攀比,喜欢竞争性游戏,利用这一点为跳绳学习服务也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四、同伴互助、家园配合

孩子在练习跳绳的过程中需要有针对性地指导,但人数不少,老师精力也不够。这时候就需要挖掘其他教育资源,借助其他教育力量。同伴的互助给老师减轻许多负担。请“小老师”是运用同伴互助力量的好方法。在学习过程的一开始或结束时我们经常请一些领会较快的孩子当“小老师”来谈谈自己的学习经验,充当示范。“小老师”不光有面向集体的,还有“一对一”的。在跳绳学习的过程中个别幼儿由于学习进度慢往往会缺乏信心和动力,老师可以为他找“一对一”的小老师,每天督促练习,效果也非常明显。在跳绳指导中,“小老师”既能减轻老师的指导工作量,还能提升自己的跳绳技能。

总之,大班幼儿的跳绳教学活动不仅是对大班幼儿运动能力的挑战,更是对教师专业知识和经验的考验。教师不仅要为幼儿选择合适的材料,还要密切关注幼儿的发展特点和能力,进行科学、规范的指导,从而真正达到以跳绳促进大班幼儿运动能力发展的目的。

【作者单位:富川瑶族自治县第一幼儿园 广西】

上一篇:教学中预习的操作策略 下一篇:有助团结协作增强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