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沪渝会展产业比较分析

时间:2022-10-11 06:57:54

京津沪渝会展产业比较分析

摘要:近年来,京津沪渝四市的会展产业发展迅速,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促进了全国会展业的发展。四市政府均制定相应的会展业发展计划,支持会展业的发展,形成了会展业发展新格局。本文立足于京津沪渝四市会展产业的发展比较,拟在对京津沪渝四市会展产业发展现状、特征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京津沪渝 会展 产业 比较

我国会展业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这近四十年问不断成长,会展产业增加值逐年上升,场馆设备不断更新完善,带动各项产业发展,成为了国民经济新的推动力。

京、津、沪、渝是我国由中央政府直辖的四个城市,北京、天津地处华北,是环渤海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城市;上海地处长三角地区,是国际化都市、长三角的经济中心;重庆地处西南,位于长江上游,是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文章立足于京津沪渝的产业规模和结构、产业集群等要素,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四市会展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征,探究城市会展业与城市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以此作为经验借鉴。

一、京津沪渝会展产业规模比较

(一)会展产业规模比较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统计的《2015中国展览行业发展报告》显示:上海在2015年度我国办展数量和面积前十的城市中位列榜首,合计办展749场,展览面积1511万平米;重庆排名大幅上升,位列第三,办展749场,展览面积达702万平米;北京排名第四,办展415场,展览面积520.1万平米;天津排名第五,办展260场,展出面积346万平米。(见图1)

(二)会展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比较

北京市统计年鉴显示:2015年北京市会展收入达218.5亿元,相较于2004年的增长了3.3倍,年均增速18%,达到了高于(3DP的倍增式增长速度。

天津市会展产业值近五年的平均增幅均超过国内平均增幅水平的20%,并保持增长的趋势。

上海国家展览中心于2015年建成投入使用,同年上海的展出面积猛增230多万平方米,达到1599多万平方米,超过了北京和广州的总和。相比上年,展览减少20场,面积增加7232.55万平方米。

2016年重庆异军突起,会展行业发展迅速。全年共举办了597个展览、会议活动,与上年相比增长-20.2%:展出总面积787.8万m2,比上年增长了12.2%。

二、京津沪渝会展产业结构比较

(一)主导产业比较

北京的会展产业起步甚早,经过多年的发展产业结构愈发成熟,并且在承办展会方面成果显著,第三产业发展水平高。北京市政府力求打造国际会展城市,提出重点支持会展业的发展。

天津会展业肩负着带动天津滨海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但受限于第三产业不足,因而政府主导将是天津会展业近年发展的主要形式。2015年,中央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纲要,此举将促进天津的第三产业向高端化、市场化、品牌化升级,改善会展业受服务业制约的现状。

上海作为国内会展业产生和发展较早的城市,已成为我国会展产业发展的龙头城市、行业标杆。诸多优越条件使得上海的会展行业蓬勃发展,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会展产业链,维持了适合自身发展的行业机制。

重庆是我国最为年轻的省级直辖市,作为国家西部开发的经济重心,近年会展产业发展迅速,呈现出了减量、提质、增收的新趋势,但还存在着缺乏自主特色、市场管理机制不完善的弊端,导致投入产出比不足,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产业的联动效应尚有不足,制约了进一步的发展。

(二)产业结构效益比较

2015年北京市会展业收入达300亿元,产业结构效益保持良好,会展业对相关行业的带动系数维持在1:10以上,增加值占北京市GDP的比重超过了0.2%(发达国家标准),形成了会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会展业成为北京生产业的重要支撑。

2015年天津市生产总值(GDP)达到16538.19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会展业对全市(3DP拉动达到70多亿元。相较于北京、上海仍有较大的差距。

2015年上海市达到了全年生产总值(GDP)24964.99亿元,其中,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所占比重上升,占上海市生产总值的67.8%,会展业创造收入超400亿元。

重庆市2015年生产总值(GDP)为15719.72|元,同比增长11.0%,其中会展产业创造收入达到108.3亿元,同比增长了26.9%,拉动各行业消费868.4亿元。

三、产业集群比较

(一)形成机制比较

一般来说,经济基础越好的城市产业集群越多、越完整,产业集群发展越良好的城市经济增长就越快速。产业集群主要有两种类型,即政府推动型和市场推动型。在政府宏观调控的背景下,市场推动作用越大,会展产业发展趋势越好。京津沪渝相比较来看,整体上均属于政府推动型,从政府和市场发挥作用的详细视角来看,北京和上海属于会展产业市场作用更加凸显的类型,而天津和重庆相对落后,政府主导居多,市场尚不能发挥较大作用。

(二)集群主体比较

从会展产业集群的主体来看,四市文化、经济基础、市场开放程度、外部环境等条件不同,其会展产业也就存在着较大差异。北京、上海处于城市综合指数排列的前三之中,会展产业集群主体多元化,大型的国营、民营、外资会展企业均衡分布,协调发展。相较于天津和重庆,在会展产业内有着领先优势。天津和重庆的会展产业起步晚,基础较薄弱,服务业发展欠缺,在政府主要推动现状和传统产业为主的背景下,以中小型的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为主,鲜有外资企业。

(三)集群竞争力比较

北京会展整体实力强,会展产业聚集效果好,近年办展的条件有了极大改善,但受限于缺少设施齐全、规模较大的现代化单体场馆,会展场馆设施问题有待探索良好解决方案,且所处的京津冀地带亟需协同管理机制。

上海的集群竞争力强大,展馆数量及规模、现代化程度都居于全国首位,拥有强大的产业基础,且集群区位优势明显,在此举办的国际展览受城市产业链的约束性小,辐射范围广。

天津和重庆起步晚,相比北京、上海而言总体集群、产业园区少,聚集效果较差。天津以滨海产业新区为主,招展引会,而重庆的会展企业也发展迅速,集群化趋势向好。

四、结语

通过本文的探讨可以看出,京、津、沪、渝四个直辖市的会展产业均处于上升发展状态,并在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与产业集群上存在一定差异。总体而言,北京和上海的会展业发展优于经济起点较低的天津和重庆,其中上海的会展产业最为完善,产业基础强大,最接近国际会展城市的发展程度;北京会展产业近年仍呈倍增速度发展,但同时也受城市容量、场馆受限等问题困扰,在大国首都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优势下有望缓解;天津当前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升,城市展览业指数逐年上升,但服务业相对薄弱为会展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一定局限性;重庆的会展产业在四市中起步最晚,总体水平落后于其他会展城市,但发展速度较快,承办展会的数量和增值都迅速提高,会展企业逐步壮大,并且有较大的政策支持力度。

上一篇:我院学生学风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对不同承发包模式下工程供应链的网络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