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职业教育中存在问题及相关对策

时间:2022-10-11 06:15:47

简论职业教育中存在问题及相关对策

【摘 要】 技工教育可持续发展是指技工教育与经济双向互动、和谐发展。即技工教育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智力和技能支持,同时经济决定教育的发展,通过市场调节为教育系统不断注入新的动力,保持技工教育持续发展的生机与活力。这种双向互动的市场调节机制促成教育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技工教育 问题 创新 措施 职业教育经过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新世纪初的低潮期后,近几年又呈回升趋势。表现在各职业学校招生人数逐年递增,学校规模逐年扩大,社会热度逐年提高;大学生就业困难,使许多学生及家长对升学的选择更趋于理性化;社会需要大批有文化且掌握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这为技校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渠道。

1 职业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客观上存在的问题

1.1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重普教、轻职教的情况仍为普遍,造成职教生源很差。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根本不会选择技校就读,这是不争的实事。在现实生活中,鄙薄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许多人把职业教育视为“次等教育”甚至“末流教育”,认为只有普通教育才是“正途”,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技工教育在几乎取消分数线的情况下,招生仍然十分困难。招收进来的学生更是五花八门,给学校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1.2 经费投入不足不平衡。在经费投入方面,普高和技校的投入极不平衡,目前技工学校的经费主要靠收取学杂费来维持运转,职教经费主要转移到学生身上来负担。由于认识不足,关心和支持职业教育的社会氛围不够,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1.3 良性循环的培训机制还未形成。一方面舆论界在宣传,技术工人成为“香饽饽”、“高级技工的年薪超过研究生、大学教授的年薪”、“××单位急招高级技工”、“高级技工人才青黄不接”,另一方面,高级技工人才培养机制仍然未能真正形成,高级技工很难从职校培养出来。学生就业火爆仅是一种表面现象,表现在学生就业的岗位技术含量不高,稳定性差,流动性大,只能作为企业廉价劳动力使用。企业许多技术含量高的岗位,技校生难以适应。

2 针对以上情况应采取的措施

2.1 树立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的办学理念。可持续发展观认为,人类的发展要与自然的发展相和谐,当代人的发展要考虑后代的发展,自己现在的发展要考虑未来的发展,自我的发展要考虑他人的发展。技工教育应致力于“可持续发展”人才的培养,致力于从目标到课程结构、内容到方法形式上突出“职业核心能力”的系统改革,这种改革有必要进行双向拓展,既关注技能培训重心的高移,满足受教育者提高技能层次的需求,增强办学的可持续发展潜力,也关注向高等职业教育的提升,架设升学“立交桥”,满足受教育者向提高学历层次发展的需求,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对接。诚然,这种双向拓展对于相对薄弱的技工教育而言是艰难的,但采取从部分课程和特色专业着手,进行循序渐进的改革依然可行。在教学改革上,要扬新教法,运用多元智力理论指导教学改革实践,开展分层次教学、行为引导型教学等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教学方法,提高培训质量。在培训手段上,可更多地采用多媒体课件和仿真技术手段,模拟工作场景,锻炼和培养学生解决未来职业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技术难题的能力,并加强与用人单位和其他机构的联系与合作,提升学生职业适应能力,共同培养适应市场变化需求的、与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发展相和谐的,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2.2 树立面向市场的办学理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头十年的技术与教育计划”指出,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计划不仅是靠需求驱动的,而且是靠发展需求驱动的。技工教育应主动并适应超前于经济的发展需求,其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就蕴藏在主动灵活适应经济发展需求的变化进程中。这里不仅仅有个技工教育进行适应性改革的问题,而且还有个坚持稳健发展以超前意识估计社会需求变化的问题。首先,学校应密切关注和多方收集来自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用人信息,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的导向作用,设立相应的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机构,充实人员,掌握、运用好市场信息资源。通过与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实现信息联网,实现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信息的沟通和对接。其次,技工教育应在成人教育、在职培训以及职业性基础教育的领域有所作为,拓展领域,完善功能。如果从培养目标上兼顾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从办学层次上兼顾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从办学机制上兼顾不同层次与不同需求,从培训形式上兼顾脱产与在职、一次性与分段培训,全日制与业余等多选择性,那么职业继续教育特别是专门性的职业技能开发,在科学创新技术更新形势下所迫切需求的技工教育,势必会进一步繁荣起来。如果把技工教育发展的思路进一步发散,开展面向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职业基础培训,面向城市打工族的职业技能培训,面向社会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转岗和创业培训,面向出国人员的国际劳务输出培训,还将拓展出一个具有强势需求的大市场,技工教育将大有可为。

2.3 推进专业和课程体系的创新。依据经济社会的发展适时调整、改造和创新专业。建立科学的专业调节机制,保证专业的适需性;建立与能力为本相对应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改变专业设置重复、课程模式雷同、办学层次单一的现状;逐步推行“订单式”的课程体系,在培训平台上多留“接口”,使用人单位、学生都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课程菜单,从而满足多样性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品牌和形象是市场经济中企业发展的成功之策和综合竞争力的外在标志,也是技工学校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谋求发展的制胜之道。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把技工学校做大做强,做精做优,做专做特,做出名气,树好形象,是技工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策略。

参考文献

1 梁建梅.中职教育生源危机的成因与解决设想.中国职工教育,

2010(4)

2 林苏.大职业教育视角下的高职人才培训.职工电化教育,2008

(1)

3 刘小兰.高职人文素质教育刍议.科教论坛,2011(11)

上一篇:浅谈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训练 下一篇:浅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