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眉冷对肌无力 壮志欲圆金牌梦

时间:2022-10-11 05:54:15

有一种严重的疾病,它干扰了神经对肌肉下达 “指令” 的传递,使肌肉变得“不听使唤”,全身软弱无力,最终因呼吸肌瘫痪而夺走生命,这种病叫重症肌无力。然而,有一位顽强的运动员,她患的就是这种可怕的疾病,但她却敢与疾病抗争,横眉冷对顽症,依然是自行车赛场上的一支利剑,一往无前地与时间角逐,她的名字叫王艳。

英雄出少年

1973年,王艳出生在大连郊区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正是清贫的家境,使幼年就务农的王艳不仅身体长得结实,像个男孩子,而且从小磨砺坚韧顽强的意志品质。在王艳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现任国家级教练李红新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她身上有运动员的潜质,便把她选入当地的自行车队。

训练中,李教练发现王艳爆发力好,属于力量型选手,而且反应灵敏,技术全面,尤其是她的意志十分顽强,成绩提高很快。参加训练10个月后,王艳参加了一次5万米的比赛,在冲过终点后,竟然倒地休克五分钟。如此拼搏精神令所有在场人员肃然起敬。

由于王艳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在李教练的指点下,成绩突飞猛进。1987年,王艳第一次参加全国青年自行车比赛就夺得二金一银;1990年加入国家队;1992年参加巴塞罗那奥运会获得1千米争先赛第八名;1995年参加在日本举行的世界杯大奖赛获得场地1千米争先赛冠军;1997年又夺得澳大利亚世界杯20千米记时赛冠军;……在重大比赛中所获的成绩已不胜枚举。

肌无力缠身

天有不测风云。早在1995年的训练中王艳就发现,有时很容易疲乏,尤其是在训练快要结束时。由于休息后会好转,因此她也没在意。可是,情况越来越严重。1997年,王艳发现自己在自行车比赛的后半阶段双手握不住车把,到了次年3月,她的左眼角下垂,这才去医院检查。医生作出了诊断,王艳患的是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影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向肌肉传递信息的是一种称为乙酰胆碱的化学物质。重症肌无力病人的血液中会出现一种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的物质,它干扰了正常神经信号的传递,导致肌肉疲软无力,最严重时会出现肌无力危象而危及生命。

王艳做了全身CT检查,发现同时患有胸腺瘤。医生说,如果将胸腺瘤切除的话,部分重症肌无力病人的症状会好转。王艳接受了医生的建议,在北京肿瘤医院进行了开胸手术,医生从王艳的心脏旁边取出的肿瘤足有巴掌大小。手术后,王艳良好的身体素质使病情恢复得较快,大大出乎医生和教练的意料,术后第八天她就下床行走,三个月后开始了正常训练。

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王艳又重返赛场,并在1998年9月的全国锦标赛上获得200米争先赛冠军和500米计时赛亚军。年底,她在曼谷亚运会上夺得200米争先赛冠军。之后,倔强的王艳又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屡屡在大赛中创佳绩。1999年,在哥伦比亚举行的世界锦标赛的赛场上,王艳创造了200米计时赛五年来世界最好成绩。在悉尼奥运会上,她不负众望,以顽强的毅力夺得女子500米计时赛第四名。

“换血”再夺冠

奥运会归来后,王艳再次病倒,浑身乏力,一点劲也没有。她和其他重症肌无力的病人一样,面临着病情难以控制的困境。药物治疗的效果开始走下坡路,王艳以前一直在服用中药,这次她想试试西医能否有所突破。

王艳找到了北京医院知名的神经免疫学专家许贤豪大夫。许大夫作了仔细检查,认为王艳的病情虽然比较严重,但目前的治疗手段先进,并非没有治愈的希望。然而,王艳是名运动员,和普通人的治疗有所不同。为了避免误服禁药,很多激素类药物都不能使用。后来发现,王艳还伴有胸腺增生,为了让她尽早恢复训练,治疗的重点还是放在肌无力上。许贤豪医生决定采用血浆交换疗法。

血浆交换疗法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有效手段。由于导致重症肌无力的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存在于血浆中,因此,给王艳输入新鲜的血浆,替换出她自身的血浆,可以降低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水平,故有迅速改善临床症状之功效,并能维持数月。同时,许贤豪医生还慎重地选用一些免疫抑制药物,以巩固治疗。

今年1月,王艳在一星期内接受了三次“换血”,总量达到4000毫升。春节过后,她感到症状减轻了许多,便开始进行恢复性训练。仅仅两个多月,她又一次重返赛场。5月在上海举行的全国场地自行车冠军赛中,大病初愈的王艳毫无疲态,驾驭的坐骑如同离弦之箭,一举夺得女子200米争先赛冠军。

有人说王艳是中国的“阿姆斯特朗”,确实没有丝毫过分。阿姆斯特朗是自行车运动史上的传奇英雄,他在癌痊愈后,依靠自己的努力和拼搏,连夺两届环法自行车赛冠军。王艳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只要还能在赛场上拼搏,她将奋力在雅典奥运会上摘金。

上一篇:“重量级”杀手--坏死性胰腺炎 下一篇:“挖肉补疮”话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