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边的小豆豆》中人物刻画的教育反思

时间:2022-10-11 05:11:32

《窗边的小豆豆》中人物刻画的教育反思

黑柳彻子,是日本著名作家,著名演员,电视节目主持人。《窗边的小豆豆》,是黑柳彻子根据其童年往事所创作的著名儿童文学作品。在《窗边的小豆豆》中,黑柳彻子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小豆豆、小林校长等一系列人物角色,并运用充满自嘲与调侃的文学语言讲述小豆豆的成长过程,以此来表现存在于教育中的各种问题。通过对《窗边的小豆豆》中人物形象的刻画进行分析,探讨作者在作品中阐述的对于现代教育的深刻思考,同时展示黑柳彻子在儿童文学创作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人物刻画教育反思黑柳彻子(1933年~),是日本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日本文学俱乐部”会员、著名演员和电视节目主持人。黑柳彻子擅长于运用其特有的调侃式自嘲来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刻画,同时对故事中的内容进行叙述,其代表作品有《窗边的小豆豆》《丢三落四的小豆豆》《小时候就在想的事》等。其中《窗边的小豆豆》于1981年一经出版,就在全球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并被译为33种语言出版发行。《窗边的小豆豆》以作者黑柳彻子为原型,讲述了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转到巴学园学习的小豆豆的成长经历,作者在作品中运用了活泼的文学语言,成功的在作品中塑造了小豆豆和小林校长等人物形象,并通过对小豆豆成长过程的叙述来表述自己对于现代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的看法,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一、《窗边的小豆豆》中主要人物角色的刻画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常常通过描述和刻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来表达整部作品的内容和中心主旨,儿童文学作品也不例外。黑柳彻子在其儿童文学作品《窗边的小豆豆》中,以自己的童年往事为素材,细腻生动的在作品中塑造了小豆豆、小林校长和其他与小豆豆或巴学园相关的人物角色,并通过在文学作品中对于这些人物形象的刻画来充实作品内容,直接或间接、正面或侧面的表现作品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其中在《窗边的小豆豆》中,对于小豆豆和小林校长的人物角色的刻画生动形象,极为准确的描绘了以“小豆豆”为代表的“顽劣”的学生以及“因材施教”,具有新现代教育理念的小林校长。对于这两个主要人物角色的刻画,作者黑柳彻子从人物的语言、行为等各个方面进行细致的描绘,使人物形象具有真实性和典型性的特点。例如,在《窗边的小豆豆》中,为了表现小豆豆与众不同的“顽劣”表现,作者在作品的开篇并没有直接交代小豆豆的种种异样的行为,而是通过妈妈对小豆豆的担心以及妈妈对之前与小豆豆班主任交谈情节的回忆,来引出小豆豆在原来就读的学校中的种种“恶行”。比如,“班主任明确地对她说:‘有府上的小姐在,整个班里都不得安宁。’”随后班主任一一列举了小豆豆接二连三的异常举动,并以此来宣泄对于小豆豆的不满。又如,当妈妈带着小豆豆来到新学校的时候,小豆豆欢喜地表示:“我可喜欢这个学校啦!”而妈妈却担心的是校长是否喜欢小豆豆。足以见得小豆豆的行为有悖于社会上约定俗成的“好孩子”的标准。然而,也正是因为作者对小豆豆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行为举止等方面的生动活泼的描绘,小林校长这一人物角色才可以更加形象的表现出来。例如,初次见面,小豆豆好奇地问“您是校长先生,还是电车站的人呀?”在妈妈还没来得及为小豆豆解释的时候,校长就已经“抢先笑着答道:‘我是校长啊!’”在《窗边的小豆豆》中,作者正是通过这些正面或是侧面描写来刻画各个人物形象,以表现作品内容和中心主旨。

二、《窗边的小豆豆》中的教育反思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受到广大读者和批评家的欢迎和好评,都并非是无缘无故的,《窗边的小豆豆》所以受到广泛赞誉,不仅仅是其作为儿童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也源于作品本身对当时教育现状的抨击和新的现代教育理论的赞扬。从传统的学校教育的角度看,《窗边的小豆豆》中的“小豆豆”显然是一个令人头疼的“坏孩子”,她总是不断地打开然后关上课桌的抽屉,并且站在教室的窗台边大声的喊叫,扰乱课堂秩序。于此同时,她还在画画时画到了纸张的外面。小豆豆的种种行为都与传统意义上的“好孩子”背道而驰,于是原来就读的学校的老师并不喜欢小豆豆,可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追究到根源,小豆豆所以将书桌开开关关,只是因为学校里的抽斗和家里的不一样,是小孩子对于新鲜事物产生的好奇心驱使下的一种试探。同样,大声的与广告宣传员打招呼,虽然打乱了课堂秩序,却只是小孩子对于生活和外面世界的喜爱情感的一种表达。然而,这些本质上并无大碍的小孩子行为,却被传统教育认为是“恶行”,不可饶恕。同样,小林校长的教育方法则更为人性,如他尊重每一个孩子,即便是这些被原来学校退学的“顽劣”学生;他愿意花费4个小时的时间来认真地聆听小豆豆心里的各种真实想法;在授课的过程中,小林校长也不拘泥于传统课堂上的固定模式,而是引导和鼓励学生亲自实践、感悟,等等。正因如此,小豆豆以及其他被退学的孩子在学习和家庭生活中有了极大的进步,学习对于他们而言不再是痛苦的事情。

综上所述,黑柳彻子无论是在文学写作方面还是在社会反思、教育思考等方面,都有着优秀的表现,都为日本文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并为我国儿童文学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启示。

参考文献:

[1]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南海出版社,2003.

[2]韦苇.外国儿童文学发展史.少年儿童出版社,2007,12.

[3]臧佩红.日本近现代教育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12.

上一篇:农田水利基础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探讨 下一篇:人文化教学思想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渗透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