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时间:2022-10-11 03:20:09

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按纳入标准查找病史,对98例再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应用大体评定量表(GAS)结合自知力恢复程度和回归社会后的社会功能进行评测。结果 98例中73例复发与停药有关,有无社会支持差异显著;与家族史、婚姻状况、前次住院的出院疗效等因素关系不明显。结论 病情复发或加重与未坚持服药有明显关系,心理社会干预措施作为维持治疗的补充手段,对该病的长期稳定与康复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复发;抗精神病药

Related Factor Analysis on 98 Re-onset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Meng Yuelan, Guo Hua. Zhumadian Mental Hospital of Henan Province, Zhumadian 463000,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ed factors to re-onset scihizophrenia. Methods According to certain criteria, the status of 98 re-onset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were analyzed. Assess their social functions out of hospital by using GAS and recognizing the level of recovery of lack of insight. Results 73 re-onset schizophrenia among these 98 are associated with antipsychotics with drausl.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ocial support. Re-onset schizophrenia isn't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family history, marital status, effect of treatment last time, etc. Conclusion Condition relapses or aggravates with do not insist taking a medicine has an obvious relation, psychosocial intervention measure is the complement means that maintains a treatment, to the long-term stability t schizophrenia hat should get sick with recover from illness to seem to be as importance.

【Key word】 Schizophrenia; Re-onset; Antipsychotics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精神疾病,具有家族聚集性,遗传度大约为60%~80%,且病情易复发[1]。在精神病住院病人中因病情复发而反复入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占有较大比例,通过调查98例反复入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分析寻找与病情复发的相关因素,从而做好防治工作,减少复发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为2002年3月~2006年7月再次入我院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入组标准: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末定型、精神分裂症紧张型、精神分裂症青春型、上次出院获显著疗效。排除标准:精神分裂症单纯型、精神分裂症残留型。共收集病例98例。

1.2 研究方法 根据本院出入院登记册,按入组标准,查阅现住院病历及既往住院病案,从初发年龄、住院次数、婚姻状况、家族史、疾病分型、病程、性格、出院时疗效、服药情况、首次发病和这次复发诱因,社会支持,逐一进行分析统计。

1.3 缓解期社会功能水平估计 以大体评定量表(GAS)为基础,结合自知力恢复程度,回归社会后能否上班,做家务,料理个人生活及生活懒散等情况进行评定。

1.4 统计方法 统计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 调查数98例,男40例占40%;女58例占59%;年龄14~59岁,平均年龄42岁;职业类别:工人51例占52%,知识分子12例占12%,其它35例占35%;婚姻状况:已婚30例占30%,未婚50例占51%,离婚和丧偶18例占18%。

2.2 个性及家族史 性格内向80人占81%,外向18人占18%;家族史阳性30例占31%,阴性68例占69%。

2.3 疾病分型 本次入院分型中未定型45例占46%,偏执型36例占37%,青春型15例占15%,紧张型2例占2%。

2.4 病程及入院次数 病程1年~32年,平均病程17年;入院次数2~14次,平均次数5次。

2.5 上次出院疗效及工作情况 上次出院疗效痊愈65例占66%,进步33例占34%。出院后能上班者25例占26%,休息者73例占74%。

2.6 与急性生活事件关系 首次发病有急性生活事件为诱因者55例占56%,本次病情复发有急性生活事件为诱因者25例占26%。这些急性生活事件皆为负性生活事件,如高考落榜、失恋、离婚、与家人冲突、亲人亡故、遭人责骂侮辱等,两者生活事件的数量经卡方检验χ2=25.60,P

2.7 与停药的关系 本次病情复发与停药和擅自减药有关者73例占74%,其中因症状消失认为无需服药或擅自减药14例,与药物副作用有关18例,因婚恋、怀孕等因素停药3例,因无人督促而停服38例。根据73例病历资料,以服药时间小于6个月为易发组,停药后复发率占74%,与服药时间大于6个月作比较(见表1),差异无显著性(P>0.05);从停药的方式看,也无特异性。而其中服药的剂量与折合氯丙嗪效价后比较,治疗剂量大、服药时间短,则易复发,差异有显著性(P<0.01)。

2.8 与社会支持体系有关 根据73例病历资料,以服药时间小于6个月为易发组,停药后复发率占74%,与服药时间大于6个月作比较(见表2),说明社会功能恢复状况与复发相关不大,但社会体系支持缺乏与复发有关,差别有意义,说明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要有人照料和社会关心。

3 讨 论

从本文统计来看,再入院精神分裂症人数占住院病人总数的60%,仍是逐年上升势头,说明复发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从疾病分型方面,本组病人从构成比例看以未定型最高42%,偏执型其次,表明近年来精神分裂症已趋于不典型化,未定型比例的增高,可能由于抗精神病药的使用,治疗不规则及反复多次住院,其临床症状常此起彼伏,或某些症状控制了,而另一些症状却迁延不愈,致临床相变得不典型,诊断未定型增高,并不一定是未定型易复发。

本组病例首次发病时有急性生活事件为诱因者占56%,但致病情复发的急性生活事件诱因仅占26%,差异极显著。这符合赵氏[2]关于精神障碍和生活事件研究,精神分裂症发作前数周或数日,有比非独立性生活事件显著高的独立性生活事件,正性事件,非独立性事件与精神分裂症无明显联系,而负性事件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或复发有关。致病情复发的生活事件减少,可能是患者与社会接触的减少必然使其生活内容单调贫乏,可统计的急性生活事件亦相应减少。

大多数再入院的病人复发与停药有关,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停药方式有擅自减药、拒服药、不规则服药等,但无论何种方式,不能坚持药物的维持治疗是复发的主要原因,已有许多文献有相关报道,本研究结果也证明减、停药物和不规则服药是复发的主要原因,复发率74%,与1998年文献报道71%一致[3]。进一步探讨停药原因有以下几种:①对维持治疗的重要性缺乏了解:患者及家属都认为病好了,随意减药停药;②药物不良反应,如有部分病人服药后伴体重增加显胖,影响外观形象或睡眠时间多,有因结婚、恋爱、怀孕等而停药。③有的患者独立生活在家中,无人监护、督促而停药等。这些都要求社会和家庭的支持;而病人在出院前,医生应确实做好出院后维持服药的知识宣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和生命质量要求提高,药厂在开发新药的同时要考虑到病人的切身利益,开发出安全的,有效的,不良反应少的药,从而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

有研究表明,家庭心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患者的复发率[4],本研究的结果也间接认同这一点,本研究无人照料患者复发率78%,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干预与药物治疗一样重要。对于家庭干预,我们可以通过开展集体家庭教育,提高患者对精神疾病有关知识的进一步了解,提高照顾者的照顾水平,从而降低复发率,促进病人康复。

4 结 论

本文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病人再入院由多方面原因造成,但最主要原因是患者未坚持服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药物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同时也提出采用一些心理社会干预措施,作为药物治疗的补充手段,对该病的长期稳定与康复显得尤为重要。

5 参考文献

[1]陈建芳,王伟勇,王世恒,等.同胞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染色体D6S274和D6S296位点的关联分析.中华精神科杂志,2005,38(2):73

[2]赵幸福,等.上海精神医学,1996,8(3):148-151

[3]蔡铁水,孔海珍.精神分裂症复发再入院204例.九江医学,1998,13(3):161-163

[4]李营,贾金鼎,张明松.家庭心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家庭环境及复发率的影响.中国临床康复杂志,2004,8(21):4185

(收稿时间:2007-07-28)

上一篇:改良森田疗法治疗网络成瘾1例报告 下一篇:军嫂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