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二轮复习有效性策略初探

时间:2022-10-11 01:27:46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有效性策略初探

摘 要:在生物学科学习中,学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不够重视、学习能力不足、学习时间不够、学习方法不对、应试能力不够等。教师应当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在此针对高三二轮复习提出以下策略。即:进一步加强基础知识的识记、归纳、整理和综合,形成知识网络;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关键词:学生;有效性;策略

一、进一步加强基础知识的识记、归纳、整理和综合,形成知识网络

分专题进行,在三模前完成。专题的目的是对重要知识、主干知识进行深化,对相似或相近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和比较,对易错知识进行辨析。在专题复习中,坚持以课本为基础,以考纲为根本,做到一泛二精三理解。泛读:熟读各个知识点。包括文字部分、插图、小资料、实验等。精读:熟悉生物学中的一些名词性概念、结论性语句。准确运用生物学术语答题。理解:理解重要生物学概念、生理作用和生理过程、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

二、注重能力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基础知识整理归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以下三种能力:

1.帮助学生学会构建――知识的整体性。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容易。要求学生熟背基础知识点。

2.帮助学生学会联想――知识的内在联系

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联线与其他多个知识点相联系,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方式。而联想能力在答题时非常重要,题干再高大上,答案也是落在书本上的或隐藏在题干中的,关键是你能想到和找出来。

3.帮助学生学会应用――知识的拓展性

在二轮复习中,要通过专题复习和综合训练,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另外,针对高考中学生惧怕的题型要加强训练:一是生物图形、图表信息题,二是实验、实习和研究性课题。要通过专题复习、提高学生识图、析图及绘图能力,达到考纲中“能用文字、图表、图解等形式阐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的要求。

三、突出应试训练,提高应试技巧和心理素质

选择题部分: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辨析要求比较高,建议把学生常错的选项进行变式训练,并授以一定解题技巧:(1)如审题要审关键词,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往提示了解题的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握相关概念的内涵。(2)错选要抓住错的。一般来说,“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3)对选项采用排除法。(4)绝对用语一般错。(5)正选困难就倒推。该方法主要应用在遗传题涉及推测亲本或子代基因型及比例的题型中。

非选择题部分:首先知识点要过关,特别是有关图形辨析、曲线变化、概念模型要熟记,同时还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解题规范和技巧:(1)学会寻找“关键词”:在做非选择题时,一定要注意材料、题干、设问、图表中的关键词,它会告诉我们试题要考查的内容和要求我们回答的知识。能否准确找到关键词是正确答题的关键一步。(2)学会找出隐含条件,如“子代表现型之比为9∶3∶3∶1”就应知道亲本的基因型是有两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说明亲本为纯合子。(3)答案的寻找遵循“从题干和教材原话”中去寻找和组织。从近年来试题命题情况看,除了一些需要深入分析和归纳的试题答案外,许多非选择题的答案都是教材上相关内容的原话,或者题干、设问中的词语、语句组合而成。如果具备这种从“从题干和教材原话”中去寻找和组织答案的能力,解题就会很轻松。(4)答案要求“科学、合理、规范”。答案要注意科学性,答案要尽量简洁,答要点。文字描述要准确、完整。数据单位要书写规范,不要漏写。规范答题方式:不写错别字,字要写清楚不潦草,杜绝不规范的符号和简称。教师上课时常有不规范的写法,误导学生,所以规范学生必须先规范自己。

上一篇:新课标下化学课堂有效教学探微 下一篇:高师生数学阅读心理现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