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前沿 第12期

时间:2022-10-11 01:12:40

科技前沿 第12期

焦点

“奋进号”绝唱之重任

【本刊综合报道】经过数次推迟发射,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于5月16日上午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

这将是其升空19年来的最后一次演出。这架造价20亿美元的航天飞机首飞于1992年5月7日,“奋进号”共执行了25次飞行任务。

“奋进号”此次太空之行为期16天,主要任务是为国际空间站搭载阿尔法磁谱仪2(AMS-02)。该项目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负责,有包括中国科研人员在内来自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的56个科研机构参与。

阿尔法磁谱仪实验是国际空间站唯一的大型科学实验,阿尔法磁谱仪的目标是寻找由反物质组成的宇宙、寻找暗物质和宇宙高能射线的来源。

丁肇中曾多次解释该项目关于反物质和暗物质的理论基础。从理论上说,大爆炸以后物质与反物质的数量应该一样多。借助于加速器中的对撞,人类目前已经知道,所有的物质都有反物质;现在需要知道的,是有没有反物质组成的宇宙。

而在人类所在的宇宙组成中,整个宇宙的质量仅有4%是发光物质,有23%是不发光物质,称之为暗物质;剩下的73%则属于暗能量。

阿尔法磁谱仪最令人激动的任务是第一项,即寻找反物质宇宙。而完成这一任务,需要借助于宇宙高能射线。在地面上,由于宇宙射线中带电粒子会被大气层吸收而无法观测到。阿尔法磁谱仪则将带着超导磁铁升入太空进行观察。

丁肇中的实验设计分两个步骤。第一步,阿尔法磁谱仪1用来掌握磁体在太空中运作的基本技术;第二步,阿尔法磁谱仪2用来寻找反物质。1998年6月,阿尔法磁谱仪1(AMS-01)搭载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太空飞行十天,成为人类送入宇宙空间的第一个大型磁谱仪。

今年这次阿尔法磁谱仪上天,是丁肇中实验中的第二步,也是决定性的一步。

中国大陆有中科院电工所、高能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等八个团队参与磁谱仪项目;中国台湾也有“中央研究院”、中山科学院等团队参与。丁肇中认为,中国参与该项目,不仅对中国的高校进行国际合作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中国航天技术发展很重要,中国可以由此得到阿尔法磁谱仪实验所发展的先进航天技术,如用于空间的快电子系统。

今年7月,“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将进行最后一次飞行,随后航天飞机将全部退役。

关键词

预知天命伦理争

西班牙国家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宣称,人类有望可以通过科学方法测出自己寿命的长短。这一研究引发争议。

这项测试通过测量人类染色体末端称为“端粒”的部分,准确显示出人类衰老的速度。已有研究指出,人类细胞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多,“端粒”将逐步变短,最终,过短的“端粒”会令细胞停止生长,终结寿命。研究者通过度量“端粒”的长短并经过测试,得出一个人的“生物年龄”。

这项服务将在2011年底推出,收费仅需500欧元。但这项测试引发伦理争议,有人认为“预知天命”是可怕的,宁愿顺其自然。

进展

自闭症风险何来

在美国举行的国际自闭症研究大会上,研究人员宣布:母亲孕期出现发烧等病症,会增加孩子患自闭症的风险。

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神经发育研究专家发现,母亲孕期感冒不会提高孩子罹患自闭症的风险,但母亲孕期因病发烧,其孩子今后患自闭症的几率将提高一倍。另外一项研究发现,如果母亲孕期罹患糖尿病(包括II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慢性高血压、孕前肥胖症这三种疾病中的一种或以上,则其孩子罹患自闭症的风险将至少增加60%。

喜马拉雅山75%冰川萎缩

印度科学家发现,近一二十年来,喜马拉雅山75%的冰川在萎缩。

印度科学家比较了1989年至2004年间喜马拉雅山2190条冰川在不同时期的卫星图像,发现有75%的冰川在萎缩,17%的冰川显示稳定,只有8%的冰川面积在增长。

虽然数据并不乐观,但研究者说,喜马拉雅山的多数冰川仍处于健康状态,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

上一篇:学术观点 第12期 下一篇:产业新闻 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