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对间质性肺疾病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11 12:45:24

[摘要] 目的 评价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对间质性肺疾病(ILD)的治疗效果。方法筛选了临床确诊的ILD患者40例,分组使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及激素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治疗。观察不同组间的症状缓解率、肺部病灶面积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各为20例,3个月后评价治疗效果,两组间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I组不良反应8例,Ⅱ组不良反应3例。结论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对肺间质纤维化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口服治疗使用方便而且不良反应小,可以作为肺间质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关键词]间质性肺疾病;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08(2009)19-0018-01

ILD是一组弥漫性的肺实质性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笔者对40例ILD患者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筛选2003年1月~2009年1月在本院诊断及其他医院诊断后在本院治疗的ILD患者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36-81岁,中位年龄60.9岁。吸烟指数>400支/年者18例;病史在6个月以内的为22例,1~3年16例,3年以上者2例。既往患有肺部疾病史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例、真菌及细菌性肺炎1例、肺结核3例。本文采用无外科肺活检标准。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行HRCT及肺功能检查,排除已知原因导致的ILD类疾病。

1.2 方法 I组:泼尼松20 mg/d,硫唑嘌呤75 mg/d;Ⅱ组:泼尼松20 m昏/d,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1800 mg/d。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为意大利赞邦制药出品,600 mg/片规格。

1.3 观察指标 以3个月为治疗观察点,评估患者气短、胸闷、咳嗽等症状的改善情况及肺功能指标变化,胸部CT评价病灶面积的改变(病灶进展扩大或吸收好转),分为有效和无效两类。同时观察肝肾功损害、口腔真菌生长、院内感染、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2 结果

I组治疗后复查胸部CT,病灶面积显著吸收好转2例,病灶有改善、吸收有效14例,症状持续无明显缓解者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0.0%;Ⅱ组病灶显著吸收好转6例,有效为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5.0%。两组间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I组不良反应:消化道反应(主要为食欲不振、腹泻)5例,口炎1例,口腔真菌感染2例;Ⅱ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为:消化道出血1例,耳鸣1例,血压升高1例。

3 讨论

ILD起病隐匿,主要症状是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干咳。随着肺纤维化的发展,发作性干咳和气促逐渐加重。进展的速度有明显的个体差异,经过数月和数年发展为呼吸衰竭和肺源性心脏病。起病后平均存活时间为3.2―5年。传统的治疗是糖皮质激素与细胞毒性药物联合应用可改善、缓解患者的症状与病情,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乙酰半胱氨酸(N-乙酰基-3-巯基丙氨)是一种新型的黏痰溶解剂,具有较强的黏液溶解作用。其分子中所含的巯基(-SH)能使痰中糖蛋白多肽链的二硫键(-s―s-)断裂,从而降低痰的黏滞性,并使痰液化而易咳出。另外其是合成谷胱甘肽(GSH)的必需氨基酸,在保持适当的CSH水平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有助于保护细胞因体内CSH水平过低而导致细胞毒素损害。本研究观察中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进行肺间质疾病的治疗,以3个月疗效为观察终点,糖皮质激素+乙酰半胱氨酸组和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组在症状缓解、肺部炎症渗出吸收及蜂窝状肺结构改善方面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两组之间差异不明显。而在不良反应发生频率方面,其明显低于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组。可见乙酰半胱氨酸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总之,随着对ILD的发病机制的逐渐认识,不断会有新的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但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作为一个使用方便、疗效肯定,副作用少的药物,仍会广泛使用于临床治疗。

上一篇:广西中年人饮食因素与便秘发病率的相关性调查 下一篇:事业单位人员脂肪肝患病情况及与体重指数、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