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藁化纤高品质生物质纤维带来夏季清凉

时间:2022-10-11 11:53:16

吉藁化纤高品质生物质纤维带来夏季清凉

在5月26日于上海召开的原料论坛(天竹2011)上,河北吉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主任李振峰以精彩的演讲揭示了吉藁天竹、圣麻、丝维尔三大新型纤维的生产研发过程及市场推广状态。炎炎夏日到来,吉藁化纤的这三大创新型纤维给消费者制造清凉与舒适。

天竹:低碳时代的潮流选择

良好的可纺性和服用性能使其在众多新型纤维中脱颖而出,使天竹纤维迅速发展成为继棉毛丝麻之后的一个重要纺织原料之一,成为继“棉、毛、丝、麻”后的“第五元素”。

据本刊记者在北京及杭州调查发现,由于今年高温提前在各地出现,竹纤维制品的上市时间和销售量都较往年提早。

在杭州西湖边的龙翔桥服饰城,记者发现除了传统的巾被之外,女士个性内衣系列中以竹纤维为推销特色的产品十分丰富,涵盖内裤、吊带、文胸等。在北京市场,竹纤维家纺用品占据主流,如新华百货的竹纤维凉席床单,2.3mx2.5m规格的竹纤维凉席布的售价为折后价245元/米。价格没有阻挡购买的消费者热情,有的顾客是去年已经购买,今年又来购买,除了自用,还有送人的。在记者询问中,凉爽、易于打理存储、健康环保成为消费者选择竹纤维凉席布的主要原因。在百荣世贸商城等批发市场,竹纤维袜品、巾被依然是旺销品,竹纤维内衣和婴儿用品销售在持续攀升中。一家孚日产品的铺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孚日的品牌效应,竹纤维毛巾的销量近年来一直很好。

同时记者也发现,市场对于天竹的认知率还较为薄弱,无论是消费者还是销售人员,对于竹纤维已经有一定认知,但是对于是否是天竹纤维产品则并不清晰。少部分购买过孚日、竹兰朵等品牌产品的消费者对于天竹已有认知。他们普遍认为,大品牌运用的竹纤维更可信,质量更好。

天竹纤维是河北吉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利用我国广泛生产的竹子为原料,生产的新型竹浆纤维素纤维。天竹纤维是采用四川、云南、福建、湖南等地有机生态的新鲜竹子为原料,经制浆、纺丝等发明专利技术制造而成的再生纤维素纤维,其良好的可纺性和服用性能使其在众多新型纤维中脱颖而出,尤其是在2005年天竹产业联盟成立后,联盟以巩固、提升、链接、增长为主题,使天竹纤维迅速发展成为继棉毛丝麻之后的一个重要纺织原料之一。

天竹产业联盟现有成员78家,其中竹浆纤维3家,纺纱企业18家,织造企业17家,成品生产企业20家,渠道品牌企业12家,出口贸易企业4家,染整3家,检测1家。联盟成员从最初的原料加工到最终成衣织造,以及品牌加盟连锁销售,涵盖了整个产业链上各工序。

天竹作为一种纤维,虽然大众认知还有待提升,在业内却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天竹纤维突出的吸湿性、良好的透气性、优异的染色性、优良的可纺性让天竹已经在家纺、针织、机织、无纺、医用等各个领域大显身手。

随着天竹纤维产业化、市场化、优质化、差别化、功能化、品牌化的发展,广泛应用于毛巾、服装、床品、袜子、针织内衣等领域。因消费者对竹文化有着深厚的情感,对竹与熊猫有着不可分离的联想,对竹纤维不可替代的舒适性等优良性能的喜爱,天竹纤维产品风靡国内外市场,被纺织业内专家称为纺织领域中继“棉、毛、丝、麻”之后的“第五元素”。

追求自然是人的天性,在时下,低碳环保成为潮流,这种潮流随着人类对生存、未来的理性认识而将得到长期延续,并将不断升温。在这种背景之下,天竹纤维在低碳方面的卓越表现也为产品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前景。

竹子千百年来在中华文化中是“君子”的象征,如果说古代人咏竹是以其外形的“直”引申出了“气节、正直”之义,以竹子构造的“中空外实”借指为“谦虚、虚心”,那么从经济和科学角度而言,竹子在低碳经济中的表现也足以担当“君子”之称。

据测算,生产1吨棉花需要10亩耕地,按1吨竹纤维代替1吨棉花计算,则目前我国竹纤维生产已经节约了140万亩耕地资源。河北吉藁化纤自1999年开发成功到2010年共生产竹浆纤维近14万吨,累计使用竹材近120万吨,拉动竹材的价格从200元/吨提升到现在的500元/吨,仅此一项可使当地农民增收40000万元,并且带动了我国近几年增加竹林面积100万公顷。

一条约400克重的涤纶裤“一生”所消耗的能量大约是200千瓦时,相当于排放47千克二氧化碳,是其自身重量的117倍。每公顷竹林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20-40吨,释放氧气15-20吨。每亩产竹3.5-4吨,可生产约500公斤天竹纤维,所需的电能600千瓦时(一度电就要产生0.637公斤的二氧化碳),折算为二氧化碳约为014吨,远远低于竹林所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竹子是一种速生植物,2-3年便可成材,生长过程不用灌溉、不用施肥、不用农药。此外,天竹纤维可生物降解,“取之于自然,用之于自然”,环保天性满足环保型消费者的意愿。

据李振峰介绍,天竹纤维的功能产品在不断研发之中。如智能调温纤维、白竹碳负氧离子纤维等。智能调温纤维将相变调温材料和天竹纤维的制造技术相结合,使其具有蓄热、放热双向温度调节功能,是一种性能优良、用途广泛的纺织原料。白竹碳负氧离子纤维是以微纳米级白色竹碳粉末为功能添加剂,采用共混法植入纤维内部,使纤维具有较强的发射远红外线、释放负氧离子和吸附功能。

根据天竹产业“十二五”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实现中国竹纤维大发展、大气象、大格局。

大发展:功能性及有色天竹3万吨/年,高强力天竹3万吨/年,天竹长丝2万吨/年,普通纤维17万吨/年。到“十二五”期末,我国天竹纤维总产量将达25万吨/年,其中服装用比65%,家纺30%,产业用5%,联盟成员达到100家。

大气象:2011年吉林集团竹浆长丝大规模生产,2011年3月台湾高强力天竹纤维规模生产,2011年5月天竹空调、阻燃、负离子纤维规模生产,2011年6月天竹色纺纤维规模生产,2015年实现天竹纤维多功能化、系列化产品。

大格局:2011年元月安徽天竹纤维基地正式生产;2011年3月台湾高强力纤维基地投产;2012年四川天竹率先打造成精制竹浆粕基地,用来生产高强天竹短纤维、天竹长丝;云南竹浆生产基地用来做高档针织内衣,福建作为重要的原料补充基地;2015年实现河北、吉林、山东、四川、湖南、安徽、福建、云南等全国各地共同发展。

圣麻纤维:会保健的亲情纤维

夏季到来,人们对麻纺产品的兴趣大增。无论是大型商场还是街边小店,麻纺类织物及用品占据了重要位置。消费者对麻的热情来自于传统的经验:麻的透气、凉爽。但是,麻纺织物的易皱、刺痒等缺点也让消费者感到美中不足。麻,能变得更温柔些吗?

吉藁化纤的圣麻纤维将给人们带来惊喜。圣麻纤维是河北吉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历时一年多时间、经过多次小试、中试、规模生

产成功后推向市场的,是继天竹纤维之后又一种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技术成熟,并已申请了国家专利。

麻起源于中国,有“国纺源头,万年衣祖”之称。麻也是珍贵的纺织材,纺织常用的麻资源主要包括苎麻、亚麻、大麻等种类。

实验数据表明,圣麻纤维的干湿断裂伸长率要比普通粘胶纤维的高,尤其是干强断裂伸长率达到25.21%,说明麻浆纤维的初始模量大,耐磨性好,纤维具有较大的抗弯变形能力。圣麻纤维不仅动、静摩擦系数较小,而且差值也较小,仅为0.0615,表明圣麻纤维及其制品手感滑爽。圣麻纤维的质量比电阻比普通粘胶的低,说明麻浆纤维的导电性能比普通粘胶纤维要好,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

吉藁公司采用蒸煮、漂白、制胶、纺丝、后处理等高科技工艺路线,把麻材中的纤维素提取出来,并保留了麻材天然抗菌、抑螨物质,可纺性好,常规化纺设备就能满足纺纱要求,染色亮丽,穿着舒适,同时又具有麻织物的特性。圣麻纤维添补了化纤行业原料空白,也为天然麻的综合利用找到了新的途径,解决了有些麻不能直接用于纺纱织造和麻纺下脚料浪费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由于圣麻纤维具有可纺性好、染色亮丽、穿着舒适的特点,它能够弥补天然麻纤维的不足,而且还能够和天然麻纤维混纺生产一些轻薄织物,以便提高麻织物的档次。

研究证明,圣麻纤维有较好的吸湿性和导湿性,由于再生纤维素大分子间氢键较少,再加上它的结构呈梅花型,表面有沟痕,所以它的吸湿性、导湿性较好,给人一种吸湿排汗、凉爽的感觉。

圣麻纤维还有天然的抑菌防霉、灭螨驱螨性:麻材具有天然的抗菌物质,该物质是由多种抗菌药物组成,具有广谱性,我们在生产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这种物质(酚类),使其架接在圣麻纤维大分子链上不受破坏,使其具有抑菌防霉、灭螨驱螨性能,经国家棉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具有较好的抑菌、防霉性此外,圣麻纤维具有良好的染色均匀性。圣麻纤维可以在水中溶胀,使活性染料迅速吸附于圣麻纤维并在纤维中扩散,初染率高,半染时间短,上染百分率高,固色率好,染色亮丽,染色30分钟固色率达75%。

由于圣麻纤维具有上述特性,纯圣麻纤维织物具有紧密、光洁、舒适的质感。圣麻纤维与其他纤维混纺、交织可以产生不同效果。如与棉混纺,将使织物呈现柔软、坚实、细腻;与毛混纺,可给织物带来滑爽、挺括、舒适质感:与丝混纺,织物具有柔滑、富弹、丰满特性;而与化纤混纺的织物舒适、透气,同时具备抗皱功能。

据了解,圣麻纤维会先后到辽宁、山东、河北、浙江等多家企业进行成功试纺,从低支纱到高支纱、从平纹布到斜纹布、最后到染色。吉藁公司初步探索了一些纺纱、织布、染整经验,随着圣麻纤维市场开发的不断深入,圣麻纤维的前景将越来越广阔。

“圣麻纤维是懂亲情的纤维、会保健的纤维、高品质的纤维”,李振峰在报告中说。

“四季如春”是人们追求的一种境界。一年四季,人们衣着随着温度高低而增减。如今,一种纤维能够让春天常在,这是忽悠还是现实?吉藁化纤研制的丝维尔智能调温纤维将给出自己的答案。

丝维尔智能调温纤维是一种新型纤维,具有吸湿性能好,适应性能强的特点,它能随外界环境的变化,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自动调节温度,比一般常规织物更具舒适性,使穿着者有如处在“恒温生活”中的舒适感觉。

听上去很美,可是这种“恒温”是如何制造的呢?智能空调纤维制品与传统的纺织品的区别在于保温机理不同。传统的衣物主要是通过绝热方法来避免皮肤温度降低过多,主要取决于滞留在织物内部的静止空气量,所以厚度越大、密度越小,绝热效果越好。而智能空调纤维的保温机理则是能为人体提供舒适“微气候环境”的全新保温机理,能够热调节而不仅仅是热隔绝。

李振峰解释说:丝维尔调温纤维是在纤维纺丝胶液中加入相变材料,使相变材料嵌入在纤维中,从而具有良好的调温功能。当外界环境温度升高时,相变材料吸收热量,从固态变为液态,降低了体表温度。相反,当外界环境温度降低时,相变材料放出热量,从液态变为固态,减少了人体向周围放出的热量,保持住人体的正常体温,使人体处于一种舒适的状态。据李振峰介绍,智能调温纤维主动地调节周围的温度为人体提供了舒适的“衣内微气候”环境,可在温度急剧变化环境过程中反复循环使用。

河北吉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的智能调温纤维,其技术已申报国家三项发明专利,并于2007年通过纺织工业协会的科学技术鉴定。成为国内首家开发智能调温纤维产品的企业,填补了我国在此领域的一项空白。2008年被列入中国纺织工业重点推广项目。2009年通过了石家庄市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并获得中国纺织协会纺织之光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2010年丝维尔调温纤维的销售量突破150吨;2011年将达到500吨的生产规模。2010年11月成功地利用天竹纤维替代了普通棉型基材,将天竹纤维的柔软滑爽和智能调温功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生产出了天竹调温纤维。“2011年丝维尔智能调温纤维将达到500吨的生产规模”,李振峰透露说。

实验证明,丝维尔智能调温纤维具有良好的调温功能和染色性能。在调温功能测试中,调温纤维棉布包内温度明显低于涤纶和腈纶,最大温差为4℃;比较达到50℃时间,调温纤维较涤纶和腈纶延后一个半小时。智能调温纤维升温速率始终低进口调温纤维和腈纶纤维;前40分钟与进口调温纤维温差较大,40分钟以后,与进口调温腈纶纤维的温差较大:最大温差均为2℃。染色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同一时间下空调纤维的上染百分率没有粘胶纤维的高,原因是调温纤维内含有较多的相变材料微胶囊。

丝维尔智能调温纤维可与棉、腈纶纤维、涤纶纤维、芳纶等产业纤维混纺。也可把它置入织物的夹层中。可制贴身内衣、针织服装、妇女服装(如连衣裙等)、衬衫、裤子、某些专用服装(如宇航员太空服和南极科考工作者工作服等)。在家饰方面,它可制床罩、床单、床垫和毯子。

上一篇:陈莹莹的无边界战略 下一篇:小围巾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