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莹莹的无边界战略

时间:2022-03-26 03:21:04

陈莹莹的无边界战略

中国内衣产业往何处去?受到冲击的制造业务如何面对国内国际经济环境的嬗变?产业转型之路怎么走?

面对这些中国内衣产业课题,嫣然端坐的万泉河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兼设计总监陈莹莹再度露出了其招牌式的笑靥:“我觉得要更进一步奠定我们的产品开发体系与供应链基础。”不经意间,这位年轻女子的智慧悄然流露。

跨越边界

对于内衣厂,陈莹莹有着与上一代迥然不同的思维。

七八年前接手时,尽管那时工厂运营状况尚好,但陈莹莹以其青春女性中罕见的商业智慧敏锐地感觉到这种低层次的制造力的隐忧。事实上,其判断很快在2005年开始冒头的“民工荒”大潮以及国际贸易新壁垒中被无情证实。但陈莹莹早就开始筹划走出工厂本身的资源范畴,而迈入更广阔的产业与市场空间。

首先,她亲自出动,在上海等大都市设立分支机构,与一些大品牌集团与海外大买家展开直接沟通。产品开发力的陈述、供应链的建设、服务理念的传达等让其一次次虎口拔牙,获得了以往想都不敢想的大采购订单。

庞大的生意带来了,可是万泉河并不能独自吃了这些订单。这时,陈莹莹再度跨出了自身企业的边界,在众多的制造商同业中遴选优质工厂,组成了制造商联盟。

今天,陈莹莹的这些战略举措给其他联盟制造商也带来了业务增长与制造能力的提高。同行不仅不再是冤家,还成了稳定的合作伙伴。而针对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对订单的低价争夺,陈莹莹再度发挥其商业才智,构建了产业上下游紧密合作的产业链体系,削减成本和提高效率,大大缓解了订单的国际化转移。而对于万泉河来说,更意味着一次次地跨越自身企业边界,突破自我,不仅带来了自身的价值提升,还很快建立起国际化的供应链体系。

开发体系

传统制造商总是处于低层次的OEM业务地位。有些企业也许通过频繁参展等手段实现了加工业务的规模化,然而赚取的依然是微薄的利润,而且还屡屡面临买家更换供应商的风险。然而,万泉河却实现了客户的稳定化,甚至一定的依赖性。这自然是因为万泉河提供了出色的增值服务:为客户提品开发服务。

为此,万泉河组建了数十人的设计开发团队,吸引了许多设计精英加盟。一些高校也纷纷伸出橄榄枝,要为万泉河提供相关服务。万泉河还特别购置了一大批设计软件与打板设备,完善了开发部门的配置。此外,一条小型流水线也被剥离出来,专门日夜为板房提供服务。而每一季,万泉河都要派遣开发团队赴世界主流都市,获取内衣潮流资讯。源源不绝的灵感不断注入设计师脑中,形成一张张漂亮的内衣设计图稿。通过PLM系统,万泉河的产品开发实现了与大买家的无缝衔接,提高了开发效率,节省了往返确认的时间与成本。现在,随着业务的增长,万泉河的开发团队还在扩大。

品牌延伸

长久以来,中国服装界总是在庞大的舆论机器影响下,认为自主品牌是唯一的出路。然而,十几年的产业实践证实了一个无从逃避的事实:一方面是对品牌运营的投入预估不充分,或曰实力不足:另一方面则是打造品牌的能力缺乏。

在陈莹莹看来,创建自主品牌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然而,她也清醒地意识到,传统制造业的思维模式绝对不能影响品牌的运营。但原有的制造与开发体系却的确形成了万泉河品牌构建的基石,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品质的保证也正在形成品牌的竞争力。陈莹莹这两年正在组合其他商业团队,她预计两年后就将推出自主品牌。

地域的扩张、价值链的延伸、同业合作藩篱的打破、以及积极和看起来不相关或者一般很难攀上的大集团与资本方等紧密合作,让万泉河创造了快速发展的商业成就,这正反映了近年来陈莹莹的长袖善舞,她似乎无形中在演绎着过去管理界所推崇的杰克・韦尔奇在GE推行的无边界理念。

上一篇:为品牌腾飞插上翅膀 下一篇:吉藁化纤高品质生物质纤维带来夏季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