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交际模式看英语口语与书面语的差异

时间:2022-10-11 11:45:27

从交际模式看英语口语与书面语的差异

作者简介请保留:1.凌丽(1989-)女,四川眉山人,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英美语言与文化。

摘 要:口语和书面语是文字的两种不同表达形式,两者在内容上大体一致,但在文体、结构等方面却相差径庭。英语口语交际依赖于特定的场景,属于及时交际,随机性较强,且话语语篇多由简短句子组成,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而英语书面语交际则属于一种规范正式的交际文体,不受时空限制,语篇结构紧凑,句子相对完整且逻辑性较强。本文旨从交际模式来看二者之间的差异。

关键词:英语口语 英语书面语 交际模式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b)-0000-00

语言是人类进行交际的载体。《圣经》中构建巴别塔这一情节,充分体现了语言的重要性。语言的最原始形式是口语,用于人类的日常交流,后来随着人类的演变以及文化的传承,继而出现了文字和书面语。相较于口语而言,书面语是一种规范的语体。随着当代各种多媒体的出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工具也变得五花八门,从最初的电报到电话,再到现在的电脑,无线通讯早已替代了传统的书信传递。各式各样的聊天工具逐渐模糊了口语和书面语的分界点,口语和书面语也渐渐趋同,但二者还是有本质的差别。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人群最多的语种,许多语言大家都着力研究英语口语和书面语,试图找出这两种语体之间的差异与共性,从而摸索出行之有效的英语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探讨英语口语与书面语的差异。

1 及时性差异

英语口语的最大特点就是听说为一体,发话者和说话者主要运用嘴和耳两种身体器官来进行话语交际;而英语书面语的特点则是读写为一体,交际的双方是作者与读者,换言之也可以说是读者与既成文本之间的交流。在英语口语中,发话者可立即根据受话者的回馈而及时调整会话策略和会话内容。由于这种会话的及时性,口语交际可以是面对面交际或者是多人交际。这种交际的及时性导致了会话在语篇衔接方面的不为紧凑,受话者可以随时打断发话者而成为新的发话者,话轮就是这样产生的。在多人口语交际中,因为受话者人数较多,话轮就显得毫无逻辑性,围绕的话题中心点也有可能随时变动。

在英语书面语中,语篇的衔接就较之为紧凑。由于读者不能与作者达成及时的交流,语篇的衔接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一般采用多种衔接手段:从语法角度看,主要有照应、替代、连接等手段;从词汇角度看,则主要有重复、搭配等手段。作者的写作意图就是使读者与既成文本达成共识,从而使读者读懂作者的中心思想。这种交际的非及时性直接结果可能会导致作者不能及时得到读者的回馈而导致交际失败,读者很有可能误解作者的思想。

2 情感性差异

众所周知,外国人讲话时多伴有肢体语言来辅助口语语言。在英语口语交际中,发话者通常多使用表达情感的词汇,并通过附属的肢体语言将这种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例如,当发话者说Wow表惊喜的时候,通常双眼睁大,眼神里流露出喜悦的光芒,并且双手呈现多种夸张手势;当说Aha表无可奈何的时候,通常耸肩并摊开双手;当说Oh, My God表不可思议的时候,通常手捂面部或者胸膛,并且面部流露出凝重的表情。这些肢体语言很好地诠释了发话者的情感,从而使发话者更容易与受话者达成情感共鸣。

在英语书面语交际中,作者的全部情感都体现在文本上,并通过一系列的标点符号来表达作者的情感语气。例如,停顿时用逗号,平铺直叙时用句号,感叹时用感叹号,疑问时用问号等。读者会根据文本内容的情感变化而做出相应的情感回馈。例如,当读者读到感动时会为之一动潸然泪下,当读到喜悦时会双眸放光嘴角生笑,当读到愤恨时会怒发冲冠捶胸顿足。当然,作者是看不到读者这种情感的宣泄,但读者能从既成文本中与作者感同身受,从某种角度来说也达成了作者与读者的一种情感共鸣。

3 场景性差异

在两种交际模式中,英语口语语篇句子独立,以简短句子为主;而在英语书面语中句子则相对完整。在英语口语交际中,发话者的只言片语通过几次话轮的补充与阐释,受话者也能揣摩出其中之意。口语交际中随机应变性较大,它是以一种即兴谈话形式进行,话语随时会被打断,形成支离破碎的句子。发话者在说话过程中之所以被受话者打断,一是受话者理解了发话者的说话涵义后同意或者驳斥发话者的说话内容,既而引出下一个话轮;二是受话者不理解发话者的说话涵义而向发话者诉求其说话涵义。通过进一步的阐释和沟通,发话者和受话者最终达到了交际的目的。这种口语交际模式的场景依赖性较强,必须依附一定的时间,地点和人物,这样交际才能正常进行。英语口语交际的信息是双向流动的,即发话者和受话者之间循环往复的流动。

然而由于科技的发达,无线通讯的兴起,录音留言打破了交际双方时间的限制,电话等沟通工具使异地交流成为了可能。但是这种交际属于一种不规范的口语交际,说话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虽达到了耳和嘴这两项身体器官的共鸣,可是依然无法获悉发话者在说话时所带的附属肢体语言,如眼神、手势等,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交际失败。

在英语书面语中,则讲究完整性与逻辑性,句子相对较长,多使用从句及被动句,从而显得更为客观,规范和合理。这种交际模式的场景依赖性不强,不受时空的限制,并且交流的不定性决定了信息只能是单向流动,即作者-书本-读者的流动。作者只能用完整并且富有逻辑性的句子向读者传递信息,如果像口语那样用简短残缺的句子表达涵义,读者可能一知半解,从而造成交际失败。

4 结语

本文主要从交际模式的及时性、情感性和场景性这三个方面论述了英语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在研究过程中,有一点是不可忽视的,即英语口语和书面语之间的差异不是绝对的,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趋同。英语口语和书面语包括了整个的听说读写系统,涉及面广,信息量大,因此在平时的外语学习中,广泛的英语学习者应灵活地将口语和书面语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听、说、读、写的整合,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习者的英语水平。英语教学者在教学实践中,也应该加强听力、口语、阅读以及写作之间的贯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Halliday, M A K. Spoken and Written Language[M]. Victoria, Australia: Deakin University Press, 1985.

[2]刘艳芝.探讨英语中口语与书面语的共性与差异[J].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

[3]汪昌琦,英语口语技巧入门[M].旅游教育出版社,1990.

[4]郑立华,叶剑如.从交际模式看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J].法国研究,2012(2).

上一篇:基于专题讨论探索大学生科研意识培养 下一篇:巧用分数配平化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