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公路文化的挖掘与思索

时间:2022-10-11 09:26:41

小议公路文化的挖掘与思索

本文作者:王永祥工作单位:杭州市萧山区公路管理处

在公路建设中,我们不但要打造公路的精品工程,而且要捡拾并保护好公路沿线历史文化的残渣碎片。如作为青六公路起点地名的“青风亭”(注:吴越春秋《越绝书》记载———航坞山东麓筑石塘,石塘起点称塘头。塘头为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千年旧称,系浙江最早的围海工程,航坞山东北麓堤塘处原有一亭,寓意赞歌为官两袖青风或钱塘风明月之意,青风亭毁于初期),不但是千年的地名标志、更是公路起点的一景;琉新线起点的“琉璃阁”(注:杭州市萧山区党山镇老堤塘路旁原有一琉璃阁,四周墙壁用玻璃制作,阁内置煤油灯,系旧时为钱塘江上行船作航标灯所用,大部分毁于初期)、新东公路起点的新凉亭都有过美丽而动人的传说,就连被碾压了一个多世纪的镇水兽(注:系用石头雕成的牛头,寓意钱塘江潮水碰到牛头就会自动退去)仍在清末的堤塘路下不屈地仰着头,希望看守这片曾得到它佑护过的热土。我们创建品质生活不仅仅一味地求新,要保护和供奉先祖们留下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为萧然大地所做的丰功伟绩,“初月出云、长虹饮涧”的星拱桥和“雕刻精细、桥势端庄”的洲口桥、螺山大桥、黄家大桥(注:均为有悠久历史的古桥)留存下来的不仅仅是一件件艺术瑰宝,而且是一个个修桥铺路造凉亭的动人故事,现代的文明公路建设不仅要光大和保护好这些公路沿线的文物古迹、人文景观,而且要成为宣传悠久历史文化的知识长廊,更要为建设和谐社会注入应有的活力。在公路弯道取直和拓宽改造中,新老路交叉口留下了不少三角空地和杂边地,在确保公路安全前提下增设一些富有创意的艺术性绿化小品、雕塑,甚至路边绿化丛中放置几块鹅卵石也会让人联想翩翩、精神焕发。

俗话说“建一时、养终身”、“三分靠建设、七分靠养护”,这是对养护管理最大的肯定。在这终身养护过程中,公路部门和地方政府要大力挖掘、整理本土文化、将文化元素渗透到各条主干公路上,创建成一批具有文化教育底蕴、富有地方特色、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品牌文化,让公路沿线和谐设施成为文明公路的品牌代言。(一)公路养护应将百姓的安全出行放在首位,打造亲民的“安全品牌”在公路日常使用中,很多事故多发的桥头、路口我们不经意间就会发现百姓们通过念佛颂经、乞求菩萨保佑的“南无阿弥陀佛”的镇凶塔,虽然设置这种迷信的小塔不可能杜绝事故,但这也是一种百姓对减少交通事故的善良祝愿与精神寄托。古人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我们为什么不能在公路建设、养护、管理中把这些路口考虑得更加周到、改造的更加完善,不能把安全警示做得更加醒目,让科学规范的公路设施、交通信号灯来解决百姓的精神乞求,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因此,合理、规范的路口渠化岛、交通环岛,繁忙路口的下穿通道、立交便桥,路口温磬的安全提示标志、标线不仅是一种可有可无的公路附属设施,而是一种不可缺少的便民、安全交通设施,体现的是一种是否“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这种文化的创建可以潜移默化地教育和营造行人车辆自觉维护安全行车的良好风气和文明礼让的行车习惯。(二)公路是展示生态文明的首要载体,打造优质的“环境品牌”无论是外出观光旅游还是出门上班,一出家门,映入眼帘的是道路两旁的卫生景观,感受的是道路的平整舒适,品味的是沿线的风土人情。因此公路作为文化窗口的载体,两侧的环境改善越来越被各级领导所重视,纷纷将公路作为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通过对公路沿线环境的综合整治活动,彻底拆除公路两侧非法搭建的建筑物、构筑物、棚摊、棚厕、残墙断壁;清除沿线有妨观瞻的路边露天粪缸、暴露垃圾、非法广告招牌等现象;取缔沿路摊贩和各类马路市场;着力整治公路沿线乱拉乱接的各类线杆,消除“脏、乱、差”的没落文化。用乔灌结合、花草相衬、错落有致,自然与造景相结合的植物语言美化公路环境、消除视觉污染,使公路焕发出生机与妩媚,使公路两旁绿树成荫、鲜花飘香,达到“车在路上行,人在景中游”的和谐境界。这一品牌的树立,改善的是投资环境,树起的是经济品牌,提升的是人居品位。

公路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公路应服务于沿线经济和谐发展和人民群众的便捷出行。近年来,由于立法和管理滞后,导致不少公路两侧大量的广告设施杂乱无序,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影响了交通安全、破坏了公路景观。对这些有妨观瞻、内容不雅的非公路标牌必须彻底清理,保证公路稀缺性广告宣传资源的合理使用、有序开发,维护公路资源的公共利益。同时公路部门除设置“事故报警电话”、“公路救助电话”、“公路投诉电话”等便民服务外,要为企业着想,方便企业客户寻找,要在合适的路口集中制作规范厂名指路牌、旅游景点导向牌,无偿为企业、游客提供温馨的指路服务。车辆外出,难免会遇到不称心的小毛小病和意外事故,公路部门不尽要完善应急救助系统,展示“急难险困”的救助服务功能,而且要在收费站、测量点、养护站、所配备免费使用的应急服务设施、常用急救药物、免费茶水等,展示“人民公路人民建、建好公路为人民”的服务文化。

公路不但是精神文化建设中最具传播力、感染力的舞台,而且通过对“出行考察”能反现出一个公民、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和文明素质,从每一个个体在道路上的点滴小事可窥一斑而见全豹。因此弘扬时代新风、构建和谐社会,要在公路发展中提炼出“精品亮点”。(一)公路是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要打造“精品园区”公路沿线企业的厂容厂貌,虽是个体的形象,反映的却是管理水平和执政能力。对落户园区企业的围墙、传达室应进行必要的外立面统一,在彰显企业个体形象的同时,力求体现整个工业区块的整体性、协调性、品位性、文化性,营造一种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创业氛围。这直接关系到投资者对投资落户的信任度、满意度。建设靓丽的时代大道、江东大道、四季大道、保税大道不仅仅是一种品牌,更是招商引资的战略之举、是竞争力、是美誉度。(二)以点带面、以线窜景,让农村新貌成为“精品亮点”跨入新世纪,农村康庄公路和联村联网工程建设,不仅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村村通公交的民生工程,更是拉近了城乡之间的距离。因此,公路在向农村延伸中要成为传播社会进步理念和幸福健康生活方式的桥梁和纽带。整齐划一的新农村规划、整洁静逸的原生态的乡村环境,田园风光的精品亮点,让公路成为山清水秀的景观大道、环境优美的生态走廊、经济发展的惠民之路。我们要在公路的规划设计、建设养护、日常管理等各个阶段围绕公路文化这一主题,着力挖掘和打造公路沿线的文化底蕴,展示公路文化的魅力,使每一条公路能真正成为生态路、文化路、景观路,达到“车在路上行,人在景中游”的和谐境界,让公路成为和谐社会的靓丽窗口,成为传播文明新风的舞台。

上一篇:音乐教学的文化功能解析 下一篇:三国文化在软实力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