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进程

时间:2022-10-11 09:20:43

探讨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进程

【摘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的农业发展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同时,我国农业的信息化建设也获得了不小的成就。根据目前我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进程,依然存在着问题,从资金投入、科学规划、网络信息服务体系、专业的人才队伍等方面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加快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同时加快农村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速度。

【关键词】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

在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的农业经济形势发生重大的历史性改变,粗放的经营模式转变为以信息、技术等现代化生产要素来投入增长及集约型的经营模式;而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也由封闭式转变为开放式和市场化的经营模式,有机会加入国际竞争与WTO,并参与国际分工。农业经济管理一切的转变都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要素,不断的服务与现代化的转变,更要服从于现代化的转变。这样才能够加快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进程。

一、信息化进程对农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转变传统的经营模式。我国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较为单一,农业经济发展较慢,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弱。在农业经济管理中加快信息化的发展进程,通过现代的生物工程技术与高新技术等方式转变传统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将农业的发展转化成为资源密集型的农业,能够实现传统农业转变为知识化经营模式,从而转变农业经济管理形式。

2.提高农业经济的产业化经营。运用信息技术与开放式的市场经济,将农业经济管理发展到社会的前端。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市场的竞争力越来越激烈,农业的发展也要不断的创新。农业经济信息化进程,在实现农业经济管理、农村之间的相互联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能过加快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3.能够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主要以利用高新的设备和技术为前提;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是确保农业在各个领域中发展,利用高新设备和技术为主要途径。农业现展主要依靠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其中信息化就是软件,而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能够使经营者在农业加工、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获取高新的科学技术,更加有利于农业技术的推广和普及,避免或减少由于信息的偏差从而导致农业经济管理者在决策时出现失误。同时提高了农民的科学意识,这样就可以全面、快速的发展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有效的推动了农业经济管理现代化进程。

二、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1.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认识不全面

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受到限制,大多数的村领导没有全面的认识农业信息化建设,在实施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时,步骤及方法都存在着纰漏,也没有认识到服务体系的重要性,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发展与建设没有成为工作中的重点,导致村领导在工作中容易产生偏差,普遍认为农业信息化就是计算机技术,这是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进程发展缓慢。

2.农村的信息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

由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认识不足,存在设备不全、机构不全、经费短缺、人员兼职等现象。农村信息资源利用率低、开发不足、多头并进、条块分割,地区间、行业间、部门间都各自为阵,没有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与交换机制。农业信息系统、数据库等开发的总量不足。农业信息的实际应用与产品相背离,再加上资金投入的不足,信息采集的人员较少、采集的有效数据不足、无统一的采集标准、渠道狭窄,导致农业基层的科学信息存在严重的“孤岛化”现象。在农业生产中,信息化没有发挥应用的作用,无法满足农民的需求。由于各地区的信息主要是农产品价格的变动,加上产品特色不突出、种类少、宣传方式单一,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技术培训与技术推广的优势,难以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进程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

3.不健全的网络基础设施

资金是建设基础设施的重要条件,但是我国大部分的基层政府没有意识其中的重要性,并没有设立专门的资金来建设基础设施,严重的阻碍了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进程。而网络的基础设置主要是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普及,而我国部分地区的网络建设仍然没有得到普及。由于各村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影响了网络架设,导致农村的网络建设无法完善,使农业信息化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

4.信息化服务人才的短缺

在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进程中,除了需要先进的设备,更加需要高专业素质人才。由于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服务涉及到较多领域,对相关信息的采集、分析、计算、传输、储存等。这对农业经济管理人员要求更加严格,更加需要复合型的人才,由于人才的缺失,极大的影响了农业经济信息化发展进程。由于社会上所提供的职位没有达到人才的期望,导致人才大量流失。目前,关于农业经济信息化进程的研究较多,但是能够投入实践的却很少,导致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存在盲目性。

三、促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进程的建议

1.加强宣传力度,增强人们对信息化进程的认识

加大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进程的宣传力度,营造出良好的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氛围,从实际上处理好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对于农民与领导认识不足的问题,首先提高管理部门的重视度,转变管理人员对农业信息化的看法。通过管理部门向基层宣传信息化进程的先进性与必要性。增强农民对信息化利用的自觉性与意识,这样可以有效的促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的实施与普及,更加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2.建立健全网络体系

信息化网络体系主要包括基础的网络传输及专业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广播电视网络与电信业务网络。信息网络应用与信息资源的开发都是建立信息网络体系的主要内容,根据乡、县、村、市、厂家、商家、业主、农户的层次分工,形成左右相连、上下相联系、并全面涵盖所有内容的信息化网络体系,实现网络全球化进入到千家万户中,及时的获取有效的市场信息,使信息资源得到整合、信息市场得到规范,加快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进程。

3.增加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在加强信息化人才培养中,不仅要做好创新人才与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也要重视当地农民的技术培养。首先,实施强有力度的措施,做好对农业经济、信息技术、管理的 全面性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积极组织与社会相适应的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进程的专业队伍;其次,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也要提高,在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进程中,农民是农业信息化的使用者和参与者,只有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进程。

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进程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工程,能够把传统的农业模式转化为知识农业、使农业逐渐从信息化进程走向现代化,是目前传统农业经济管理变革的必然趋势。同时,相关部门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进程,与经济管理发展水平,从而保障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琴,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性[J],福建r业,2015(4):32.

[2]杨柳,关于提升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研究[J],农业经济,2016(7):54-55.

上一篇:戏曲脸谱走进校园的研究 下一篇:吉林地域传统元素与纪念品包装设计的结合